失道寡

点赞:31431 浏览:1519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春秋五霸,秦穆公为一霸.

秦国由边卑小国崛起而为新兴霸权,有一个地缘战略优势,坐西朝东,三面无忧,而东向取天下.自周朝起,此地便是历代帝业之基,得关中者得天下,这个战略态势,管了近2000年,直到唐代.

失道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国际政治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得其势还须得其人,这位穆公,正是其人.雄才大略,虎视鹰扬,面向东方,一眼就看见了晋国.秦和晋,一个陕西一个山西,表里山河,好也罢坏也罢,注定是至为重要的战略关系,这种关系反应到穆公的床上(春秋无床正如汉朝无凳,应是枕席间),便是娶了晋国的公主做太太,正所谓“秦晋之好”.

这位太太不一般,她是重耳和夷吾的姐姐,山西媳妇,基本品质包括吃醋,也包括顾娘家,娘家的风声雨声,大姑奶奶声声入耳.

老丈人献公死了,晋国大乱,这对穆公来说,是家事国事天下事,岂能不管?这边厢哄住了哭天抹泪的太太,那边厢紧急会议,商量这事怎么管.

里克搞政变,杀了献公指定的继承人,而且一口气连杀两个,按里克的意思,他是要让重耳继位,但夷吾腿快,派人揣着地图跑来,从这儿到那儿,一大片地,只要回去就一刀割给秦国.礼是大礼,但穆公考虑的主要不是地盘,地盘很重要,但只盯着地盘,这叫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地盘是什么?地盘不过是坛坛罐罐,背起来就是个负担,这个道理,能想通的人不多,是一个,秦穆公也是一个.

所以,贪那几亩地是表面的,穆公考虑的主要是,重耳和夷吾,这两个小舅子哪个更合适,哪一个上台可以为秦国之崛起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便找来熟知晋国国情的人一问,夷吾这人心眼小,只怕HOLD不住.穆公一听,当场拍板:HOLD不住甚好,就是他了.

夷吾被一群兵马俑簇拥着登上王位,是为惠公.这位也知道自己以HOLD不住著称,一上来就拼命HOLD.接连办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杀了政变专家里克,当然,不能只杀他一个,连枝带叶杀得满地狼藉.

第二件是,坚决维护领土完整,原说要给秦国一片地做劳务费,现在不给了.

两件事都干得很好很给力,坚强果断,网上一片欢呼,惠公对自己很满意.

就有漏网的里克党羽飞奔到秦:大王大王,发兵打丫的!

穆公看了看太太,不说话.

一转眼就过了两年,晋国大饥荒,就有一个是否提供粮食援助的问题.穆公问百里奚,给不给啊?

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

这就是外交部发言人的发言,正气堂皇,天下人听进去了,穆公也听进去了,他说:“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当领导的不是东西,老百姓有什么罪过?


于是,黄河之上,千帆蔽日,秦国对晋国实行大规模人道主义援助,当时的人们称之为“泛舟之役”.

惠公脸红了没有,史上无载.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转过年来,秦国大饥.春秋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财主家也没多少余粮,况且去年的余粮都给了晋国,现在问题又摆在了晋国君臣面前,是否援助秦国?

惠公原本打算给的,还了人情好睡觉.但是,这位小心眼老板的手下偏就有精打细算的会计师,按着计算器给他算了一笔账:咱上次赖人家的劳务费,已经把人得罪了,这次就算是给了,人家也不感谢你.得罪人索性得罪到底,面子里子都别要.不给!

惠公连连点头,是这个理,不给!

旁边有个叫庆郑的,一听急了:“背施,无亲,兴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

这话我就不翻译了,惠公听不进去,我估计现在的人也听不进去.无论古今,大道理人皆爱说,但没人爱听.春秋之时,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已经甚多,而对善好的、正义的政治怀有理想的人还是不少.他们说大道理、也信大道理,比如百里奚和庆郑,都不是迂腐无能之辈,但他们穿过眼前的蝇头小利,看到了在政治生活、国际政治生活中践踏基本公义的长远后果.

人类生活太复杂,大道理常常不管用.人类生活太复杂,大道理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管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历史规律不可抗拒、不可抗拒!”一个人或国家永远把大道理踩在脚底下,终有一天会发现踩到雷或西瓜皮.比如在经过了这一串自以为得计的算计之后,有一个后果惠公没有想到,那就是失了他亲爱的姐姐之内助.种种迹象表明,穆公和太太伉俪情深,一般情况下,如果太太撒泼打滚护着娘家,秦断不会攻晋.但是现在,这不争气的弟弟把事都做下了,姐姐还能说什么呢?

第二年,度过了饥荒,兵精粮足,秦国的太太们打点行装,送丈夫出征.穆公夫人眼看着她的丈夫上了战车,去和她的弟弟生死对决.

惠公也许正需要这样一场战争,他需要战场上的胜利巩固他虚弱的王位.但非常遗憾的是,战争一起,就用上了那句话,叫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晋军连败,秦军节节逼近,惠公连忙把庆郑找来:

“寇深矣,若之何?”

读者肯定没有忘记,正是当初不听庆郑的劝才有了当下之局面.若在后世,哪怕全世界的人都记着呢,庆郑也肯定早忘了,他会对大王在这关键时刻的信任和信赖感激涕零,但那是春秋,那时的中国人还很不成熟,这位庆郑,他居然说:

“君实深之,可若何?”

你丫现在知道急了,早干什么去了?

―这是人话吗?这明明就是大嘴巴,或叫响亮的耳光.

惠公和两千年里的任何中国人一样,都被这大嘴巴打懵了,愣了一会儿,又愣了一会儿,大叫一声:

“放肆!”

但也正因为这是春秋,惠公没有说出下一句:“推出去斩了!”想了想,也确实没别的办法,只有御驾亲征,和姐夫拼了!

决心已下,头一件事就是,国君的战车由谁当车夫?这不是小事,这几乎关系战争的成败,试想千军万马之中,若是“咣当”一下,车翻了,那仗也不用打了.驾驶国君战车,这是司机、是卫士,是副司令甚至就是代司令,这个人必须在大将中选,为保险起见,还得请巫师参与考察和选拔,起了卦一看,如用庆郑,上上大吉!

此时若顺了天意,用了庆郑,想必庆郑的火也就消了,不会再闹意气,毕竟这是国之大战,这是委以重任、性命相托,但偏偏是惠公的火还没消呢,死了张屠夫,不吃带毛猪,我还偏不用你!

庆郑看着战车套上战马,惠公上了战车.忍了忍,没忍住,还是说了:从古至今,两军交兵,都要用国产马;现在,这进口的郑国马,漂亮倒是漂亮,做仪仗队可以,但冷不丁上战场,人不熟路也不熟,“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只怕大王您会后悔.

―都是好话,苦口婆心,可是惠公心眼儿小啊,到现在还一口气还憋在心里闹腾呢,庆郑话没说完,宝马豪车已经扬长而去.

此一去,便是兵败如山倒,晋公为秦囚!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月分解.等不及的,可看《春秋左传注》(1990年5月第2版)355-357页.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