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佛塔盛行的渊源

点赞:22816 浏览:1053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从先秦至19世纪中叶,一直遵循着传统的发展脉络,几乎没有受到外来建筑的影响,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独立的体系,但是却有一项外来建筑能够在这其中与中国传统建筑并存发展,甚至风靡一时,这就是佛塔.佛塔随着印度佛教的传播而传入中国,在中国的热土上盛行千年,并成为一种具有中国哲学气质和人文内涵的独特建筑.文章通过分析佛塔中国化的过程及原因,讨论这一外来建筑典范在中国兴衰的原因,希望为外来建筑在中国的发展提供启示.

关 键 词:佛教,塔,覆钵式塔,楼阁式塔,道教,易卦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来就十分的深厚,可贵的是它又极具包容性,能把外来事物的优势结合自身长处物尽所用,从而沿着自己的特色而发展.而作为传统宗教建筑艺术中的代表者“佛塔”就正是这种物尽所用的典范之一.我国早期的古代建筑物中有楼有阁,有台有榭,有廊有庑,有民居有桥梁有陵墓,但唯独没有塔寺.随着佛教在汉魏时期的传入,佛塔建筑开始进入中国,佛塔那高耸的形态与中国的传统楼阁相比,正好满足了当时人们崇尚登高的“求仙”心理,所以这个时候,佛塔被当作迎候仙人,追求世外洞天、长生不老的神仙方术的最佳建筑,在中国被大量的修建起来.它的建筑样式在进入中国的初期就因为汉代道家神仙思想的要求,产生了显著改变,即由原始的印度覆钵式塔变为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楼阁式塔,这种成功的转型为为它以后辉煌灿烂的中国化道路迈出了第一步.

魏晋南北朝以后,佛教因佛玄合流开始受到喜清谈好玄学的统治者的重视,佛塔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并被大量兴建.玄学中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佛教“梵人合一”、“彼此不二”的世界观有着相通之处,所以从那时开始,人们又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即玄学的眼光)来关注佛教,且逐渐摆脱了以往视佛教为一种道术的观念.在当时那种纷乱的年代,统治阶层需要佛教和玄学中对自然和人性本善的追求来慰藉自己的心灵,需要给自己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避现实,逃离到塔寺中去,对佛教甚为钟情,修建佛塔也成为了他们填补自己心灵空虚和恐惧的方式,并且把佛塔的坚固性加以提高,改造成了防火防震的砖石结构.


隋唐以后,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安定,文化艺术的高度发达而迎来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时期.统治者认识到,中国佛教不但是为己,也是为人民的,不但求个人解脱,也求社会群体的安宁福祉,佛教既然可以让人们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当然也可以成为统治者用来教化民众的最好工具.于是,当权者在这个时候把佛教引入到自己的统治中来,他们要用思想而不是武力来征服民众,这才是保持统治长久的最佳方法.为了加强佛塔给信徒带来视觉和心灵的震撼力,让人远观便可以体会出佛教神圣的化身,统治者强调了对佛塔外观的设计,塔檐的形态成为了这时建造的重点,密檐式塔在这时开始出现了.它不需要人登临,只求以豪华装饰的外观成为征服人的重点,以供信徒们膜拜.其效果类似于中世纪时的哥特式教堂,而那轻盈灵巧、高耸挺拔的尖顶,给人一种强烈上升的运动感,仿佛要摆脱地心引力,把人带向天国.与此同时,随着佛教在文人中的推广,佛塔在建筑形式上还被赋予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观,这种完全宗教性质的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陶冶下,搭起了文人们体味人生与沟通自然的桥梁.山岭高耸之地、山腰显著之处,江河之滨正是诗情画意的建塔胜地.于是流行于诗人间的楼阁式塔从寺院里脱离出来,被大量的修建于风景秀美壮丽的自然景观之中,而环塔的回廊也建造得更加的宽敞、安全合理,外部设立栏杆,门窗开口也尽量的加宽,以开拓人们的视野,方便人们登临.

到了宋代,由于文化的发展和科学的空前进步使造塔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发展,而统治阶层对道家文化的痴迷,使佛塔在融合了当时流行的易卦风水学的建筑学特色.在这个时候,不仅是佛塔修建的地理位置考究,而且塔中蕴涵的数字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例如塔级数一般为奇数,常见的层数为五、七、九、十一、十,而它的平面边形则为偶数,如四、六、八、十二角.易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显著标志之一.在易卦文化中:天数为奇数、阳数,有上升、前进、生长等意,天在上,向高处发展要用天数,即基数,地数为偶数,阴数,地在下,平面展开要用地数即偶数,佛塔建筑的这一奇偶(阴阳)结合,象征天覆地载,高天后地,吉祥如意.易卦文化是中国风水学重要的基础,中国风水学在“阴阳五行宇宙气场效应”的框架下,形成了系统的“天人感应”思想.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就是探寻天、地、人三个场的统一与否,合则吉,不合则不吉.天地人的关系需要调和,所以塔成为中国风水中消灾镇邪之物和增补形势的要件,为中国风水文化中与万物特别是于人的调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被赋予了独特的中国易经文化内涵.所以这就难怪当时中国的佛塔一般都选择建造在风水形胜之地,并且考虑与当地自然景观和其他建筑相调和.

唐宋以后,人们又利用不同的材料建造过金塔、银塔、珍珠塔、塔、珐琅塔等等,质料的昂贵,更显示出塔的佛光流溢,多彩多姿.直到元明清时期,传统佛塔已趋衰落,有艺术成就的不多.随着教的兴起,带动出现了教式塔.它的外形像一个瓶,又叫“瓶形塔”.但是这种塔却缺少了中国本土文化的支持,而没有大的发展.随着佛教在中国的衰落,佛塔在以后的建造也失去了积极的意义,元以后,中国佛塔逐渐衰落了.

佛塔在经过如此漫长的演变和辉煌,为何没有继续发展,而是从此止步不前,原因何在在中国古代,佛教始终未能获得独立的地位,无法避免世俗皇权的干预,作为一种强调出世的宗教,佛教倡导自由平等,就这点来看佛教与作为封建统治的主要理论工具的儒家的冲突是根本的,不容调和的,更准确地说,佛教与封建专制制度是根本不能相容的,这正是法难叠起的根本原因.橘生淮南则为橘,逾北则为枳,佛教在中国的命运也是如此.陈寅恪说过只有经过国人改造的中国化的佛教才在中国得以生存发展,产生重大长久的影响.确实如此,从佛教对儒家的步步退让,从一再忍让却还是频频而至的法难,我们不由得不提出这样的疑问:中国真的接受了佛教吗或许应该说是中国改造了佛教.我们再来说说佛塔,中国并不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信仰的主动权掌握在皇帝手中.由于他们是整个国家的管理者和操纵者,势必对世俗的功利的重视是放在首位的.而宗教,特别是佛教,由于其自身的教义具有教化民众、统一民众思想的功能,所以它只是掌权者巩固自己权利的一枚棋子,成为为世俗的政治、功利怎么写作的工具而已.而中国的百姓是现实的,他们是在长达千年的历史中都是属于统治者管辖范围以内的劳动阶级.他们长期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没有独立的地位和人格.所以,在衣食住行尚受制于人的时候,他们哪里还有闲情来研究佛教文化的精神呢兴修佛塔和信仰佛教对他们而言,也许是可以填补他们心灵的空虚,使他们忘记现实的不平等,希望可以从对佛的信仰中得到解脱,拥有美好的未来,甚至命运也因此而更改.然而长期的不能如愿让他们知道了拜倒在佛前寻求的也不过是短暂的心理解脱,而且真正的现实是,由于中国人治的传统,佛塔的建造大部分都来自统治者的意愿,既费人力又费财力,却没有给百姓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也就是说建塔的是百姓,受利的却是统治者.长期的佛教信仰并没有让百姓看到自己的出路何在,仍是在下层地位痛苦的挣扎着,长期受压迫的日子没有尽头.一代又一代的人拜倒在佛前,许下了愿望,以为佛能够实现他们哪怕最微不足道的可怜愿望.直到后来,他们发现轮回的虔诚换来的却是无尽的苦难,对现实的要求也化为了泡影.于是,他们对佛的力量产生了怀疑,对那一座座看似美丽而神圣的佛塔建立功德之说产生了怀疑,最后心理的怀疑始终不能解释便采取了放弃.人的精神垮了,实际行动便也没有了意义.信仰失去了,那么信仰的对象便也没了地位.人毕竟活在现实中,试问: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的时候,精神的信仰能支持多久虽然佛塔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辉煌,但是实际上当百姓真正自由的时候,他们可以肯定的回答,佛塔的存在对社会发展并没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这种不具有现实意义的建筑被时间所淘汰,随着时代的消亡而消亡了,辉煌只停留在了过去.

佛塔既是外来的,又是民族的,它的存在是和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相互选择的结果.虽然在中国众多著名古典建筑中佛塔并不是最耀眼的一种,但是从它在中国古代的盛行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在进行中国本土化、民族化的同时把一种原本纯粹为宗教怎么写作的事物赋予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我们不但从制度和技术方面的改变来关注它,最主要的是可以站在文化观念的角度来探讨它如何把一种外来的建筑种类和中国本土传统文化淋漓尽致的结合.种种历史的流变,使得中国的佛塔在中国建筑史上拥有了丰富的传统中国文化的内涵,也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古代宗教建筑的发展、文化内涵并吸收其精髓提供了一面很好的镜子.这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中国建筑史上的突破.在现在这样一个日益国际化的时代,佛塔的成功可以让我们借古鉴今:在我们本土的建筑艺术体系受到外来因素干扰而出现徘徊情绪的时候,要用我们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感来挖掘它的优势和特点,这样才能开辟出中国建筑艺术尚未发展的新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