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言好事但赏佳俗纷纷那有时

点赞:13405 浏览:579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同一时代倘使出现两个出新的艺术家,则总是以异向或反向探求和发挥为根本特征的.”(见《天衡印话》)艺术需要多种风格并存,名家立身岂能雷同.白爽在《话》文中认为鞠稚儒的印作“只体现了‘众工之事’的技术精湛”,“而在观念上仅仅是一具空壳.”我认为,“技巧是不可少的,是重要的.没有技巧即没有艺术.”(见《天衡印话》)技巧只是一种手段,无论风格的工与放,古与新,其价值本无高低之分,能够充分实现艺术创造的手段即是最好的手段.写意与工稳、传统与现代都可以运用篆刻语言作极端创意.要正确评论某家艺术,必须下苦功夫去实践、体会和探究,如果仅仅是浮光掠影或缺乏一定的深度,恣意贬低别人,那是远远触及不到其中的实质且是不合情理的.另外,技法的精湛实际上体现出作者的形式构成修养,对作品反复推敲、加工和改造是体现作品完美的先决条件.如吴昌硕粗成之印,往往置案头数日,辄持向败革上着意磨擦,以取古致.(见陈巨来:《安持精舍印话》)若不强调技艺的精湛或对功力的轻视,所失去的是先贤那种久经考验的合理,只能在今后历史的选择中增加被淘汰的可能.至于篆刻观念,前已阐述,想要补充的是我更趋向鞠稚儒印作中那种恬淡中和、古艳华贵又浑穆灵动的气象,追求那种“皓月当空,明湖泊舟,停桂楫,坐春风,品清苕,咏香草”的至清之境.如果说以这样的心态创作“就是没有想象力,没有灵感,一切随机性和偶然性都已不复存在,且是对现代篆刻艺术的最大反动”,我想这种片面的论定是难以服人的.“想象力如没有传统的长期熏陶、强行、刻意,难免不流于杜撰和浅薄”(徐正廉评印),而“灵感”则是深思熟虑后的智慧火花,“随机”和“偶然”也正是深厚积淀的结果.白石老人乃印坛之大英雄,其功之卓自不再言.他的印作气魄宏大,下刀痛狠,有一剑抉云开山之势.但中国的艺术向来是主含蓄的.单刀直入,不免锋芒毕露而抛筋露骨,失去蕴藉,虽有其“随机性”和“偶然性”的存在,却不耐人寻味,在艺术上还未归正味,所以后学者,如“不作分析”地如法炮制,取其皮毛,就会扬其短而弃其长,产生出无穷的弊病,既损害了齐白石,也危及自己的艺术生命.”(见《天衡印话》)

寄言好事但赏佳俗纷纷那有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美术馆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在《话》文中,白爽谈到鞠稚儒所创作的、带有探索性的“细金文”印,乃“明清二三流印人早已走过的老路”,取法于声誉不佳的《飞鸿堂印谱》.这类“细金文”印作品的成功之处,拙文《迥出时流成一格》中,曾介绍过,此不赘述.需要补充的是,鞠稚懦对此类印风有其独到的想法(鞠文:《书法之友》,总第52期),他本人认为只是一种尝试,“不成熟是肯定的”,从前亦不敢轻易示人.鞠稚儒才30来岁,风格井未定型,肯定要有一个继承、巩固、延伸和合理演变的过程.但不管如何,“在这个将太多的把戏当作创新的时代,圆朱文任何微小的突破都有着极大的价值”.(徐正廉:《书法报》,总第816期)他的印作屡屡能够获奖,多少能说明这一点.《飞鸿堂印谱》是乾隆年间汪启淑辑拓的一部大型集体印谱,由于作者众多,又受时代的局限,瑕瑜互见.但其影响甚大,历来从中借鉴、学习者甚多.如昊昌硕早年之《朴巢印存》中的许多作品,亦不免受其影响.(祝遂之:《印学论丛》,西冷印社,1984年版)我们不能苟求前人,亦不能轻易否认今人的艰辛探索.我们可以从砖文、陶文、封泥、青花瓷碗底印戳等形式中讨生活,为何不可以从历代相传的印谱中汲取点对自己有用的养分再则,前人包括许多开宗立派者未必是尽善尽美者,需要我们不断地加以完善.因此,后来的继承者有可能比他们更为成熟完美.如吴让之把邓石如流派推到新的境界,因而吴昌硕有“学完白不若取径与让翁”之说.再如丁敬“开浙宗法门,无愧为西泠祖师.然风貌初创,欠完美则不免.”曲园老人曾言:“后人事事不如古人,而刻印一事,转以后人为胜,良有以也.”“所以,数典忘祖则不足以语传统,同样不足以语出新”.(见《天衡印话》)


看惯了大写意,鞠稚儒的篆刻作品自然有他的力量与内涵,在这急匆匆的现代社会和人生中,他苦心、静心、耐心地研磨出一方方与他性情相近而又精妙入微的作品.因而,它有复古式的迷人,精心布局的章法营造出清心澹泊,如梦如幻的意境.鞠稚儒“花费在圆朱文方面的努力尤其值得称道,他要从回旋余地甚小的‘精工’领域里‘栽花结果’诚属难事,而他时累累业绩却又有目共睹.”(蔡树农:《书法导报》,总第557期)鞠稚儒印作的秀雅恬静,在崇尚大刀阔斧印风的当今,也颇突出.(童衍方评印)最近,他的印作被中国美术馆,为篆刻界争得了荣誉,这是并非偶然的.如果这是“偏于一端自我封闭的结果”,我情愿甘坐“冷板凳”,深自韬晦,戒浮躁,耐寂寞,锤心炼意,去“偏于一端”作“自我封闭”.

最近获读《天衡印话》一书,有韩天衡关于篆刻批评的一则,特录之与白爽和鞠稚儒共勉,并以此作结束语.“印艺当提倡艺术批评,褒贬自由.然褒贬得当也非易事.褒贬他人关乎到自身的学养、审美、人品、居心.凡批评,皆可取.多者取其百,少则取其一,即使纯出偏见,也足以令强者励志奋发.故挨批评者毋需耿耿也.诚然,批评是一面双面镜,批评他人的同时也在揭示自己,它正一无遮盖地反映出批评者的学力、修养与人格的高下与尊卑.批评宜审慎批评当提炼再提炼,为求客观、公允、友善,可鉴复可运.科学化了的批评,较之任性、轻率、浅愤的批评要艰辛一百倍.也可贵一百倍.我们提倡科学的批评,科学的批评普及之时,正是艺苑百花争妍斗胜之日.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