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瑕疵举例

点赞:4023 浏览:134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大型历史记录片《世界历史》是继《大国的崛起》之后电视台推出的又一部普及世界历史的力作.该片的播出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的好评.遗憾的是,片中也出现了一些“硬伤”性’的错误,这些错误既有中国学者的叙述不慎,也有外国学者的描述不准确.这里有必要指出这些错误,以便在以后重播中加以纠正.下面仅就笔者所知道的一些错误予以指出.

在第5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丹波茨博士在谈到博塔对亚述文明的考古发现时说:

博塔是摩苏尔的法国领事,他对当地传说中古迹的事非常感兴趣.法国人在博塔的启发下迅速意识到伊拉克北部的古迹非同寻常,因为《圣经》中提到了亚述人,亚述人对犹大王国的征服,还有亚述人对拉西什等地的围困等等

这里,亚述人征服的希伯来人的王国不是犹大王国,而是以色列王国(KingdomofIsrael).公元前11世纪末,希伯来人建立了统一的王国,第一位国王是扫罗.到公元前933年,最后一位国王所罗门去世后,统一王国走向了分裂,北方的耶罗波安一世建立了北国以色列(即以色列王国),管辖除犹大支派和便雅悯支派以外的北方10个支派,南方的罗波安以犹大支派为主建立了南国犹大(即犹大王国,KingdomofJudah).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攻陷北国以色列首都撒玛利亚,灭亡了以色列王国,并把以色列民掳往亚述各地,将外地异族居民移入北国以色列地,北方10支派在与外族的长期杂居中逐渐被同化,在历史上宣告消失,这就是著名的历史之谜“丢失的十支派”.南国犹大王国在以色列王国灭亡后继续存在,直到公元前587年被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灭亡.因此,波茨博士所说的“亚述人对犹大王国的征服”是错误的,亚述人征服的不是犹大王国,而是以色列王国.在这里,不可能是翻译的错误,因为他明确地说道:“TheAssyr-iaisknownintheBible,AssyriaconqueredtheJudah,Assyria等”

《世界历史》瑕疵举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王国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同样在这一集中,讲到犹太古代历史时说:

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古代历史进入最辉煌的时期――大卫统治时期,等所罗门统治时期,耶路撒冷城终于建成了.后来对犹太人影响极其深远的圣殿也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今天圣殿仅剩一面哭墙,但是它是犹太人的精神支柱.


这里,作者的意思是,今天的哭墙是所罗门圣殿幸存下来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所罗门圣殿留下的.所罗门圣殿又称第一圣殿,建成于公元前957年,它在公元前587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灭亡犹大王国时被彻底摧毁.波斯国王居鲁士二世灭亡新巴比伦王国后,于公元前538年允许被掳到巴比伦的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第二圣殿到公元前516年最终建成.公元70年,第二圣殿被罗马人彻底摧毁,仅存院落西墙的一段,即哭墙.因此,今天的哭墙或西墙,不是所罗门圣殿遗留下的,而是第二圣殿幸存下来的.对于所罗门圣殿,其中遗址至今也没能挖掘出来,虽然我们不能因此而彻底否定所罗门圣殿存在的真实性,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哭墙决不是所罗门圣殿的一部分.

第10集《古希腊文明的回声》中,在讲到伯罗奔尼撒战争时说:“公元前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的失败而结束,这标志着雅典政治开始衰落.”但其提供的画面却是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院》,而且上面的字幕是“伯罗奔尼撒战争”.作为影视记录片,为了在介绍时的生动或直观,配上一些观赏性较强的影视资料或美术作品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明显的错配并加上错误的文字解释却有失科学性.

第15集《古代罗马文化》在介绍拉丁铭文时讲到:

从一枚公元前7世纪的斗篷别针普雷内斯大饰针上,考古学家发现了最早的拉丁铭文,文字从左到右刻着制作者的名字:“马尼乌斯为努美里鸟斯制作了我.”

关于拉丁铭文出现的时间问题,在学术界颇有分歧,有学者认为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年拉丁姆地区出土的陶器碎片,并认为它是所有语言中最早的文本书写,但当代学术界基本上否定了这种观点,认为这只是一种臆造,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也有人认为最早的拉丁铭文是普雷内斯大饰针上的文字,但它作为最早的拉丁铭文证据也被学术界否定了,认为它只不过是一种作伪.亚瑟戈登曾在他的专著《普雷内斯铭文书写的真实性问题》(The,InscribeFibulaPraenestina:Problems0fAuthenticity)中专门讨论过这一问题.真正得到学术界公认的现存铭文的最早考古证明是公元前6世纪晚期被称为“黑宝石”的罗马广场界标石碑,它是一块石头上的铭文碎片,其四周都有用古体拉丁文书写的铭文.这个石柱于1898年在波尼广场上发现,那里正是古人认为的罗马城的奠基者罗慕路斯的坟墓并有“黑石”作为标志的地方.虽然这些铭文破损很厉害,而且学术界至今也未完全理解其意义,但它作为最早的拉丁铭文的证据,却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

第96集《犹太复国主义及以色列建国》在讲到犹太历史的时候说:

所罗门文韬武略,耗时7年在耶路撒冷锡安建造了金碧辉煌的耶和华圣殿,犹太教神圣的约柜放在圣殿内,这是犹太历史上的第一圣殿.等公元前587年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率大军灭了犹大国.耶路撒冷圣殿被毁,包括国王、贵族、工匠在内的数万名犹太人,作为俘虏被押往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沦为囚徒的犹太人在巴比伦受尽凌辱,日夜思念回归耶路撒冷.

这段话中有三个地方值得商榷.第一,犹太教的上帝不能称耶和华,耶和华是基督教对上帝的称呼.犹太教上帝的名字在希伯来文《托拉》中是以4个希伯来文辅音符号代表的,这4个字母相当于英文字母YHWH,按原来正确的读法,应为“雅赫维”或“亚卫”,英译为Jehveh.由于犹太人不敢妄称上帝的名字,所以当遇到YHWH这代表上帝名字的4个字母时,他们不读“雅赫维”而改读“阿东乃”(Adonm),意为“我的主”(MyLord).因此,犹太教的上帝不能称耶和华.第二,灭亡犹大王国的是新巴比伦王国而不是巴比伦王国.巴比伦王国是阿摩利人苏穆阿布姆于公元前1894年建立的,前1595年被北方入侵的赫梯人所灭亡.新巴比伦王国是由迦勒底人那波帕拉沙尔于公元前626年建立的,公元前539年为波斯帝国所灭.这两个王国相距将近1000年,灭亡犹大王国的是新巴比伦王国而不是巴比伦王国.第三,被掳的犹太人在巴比伦并不是受尽凌辱,相反,他们在那里生活很好.首先,被掳犹太人在帝国内的政治地位并不低,并不是通常认为的那样被集体卖为奴隶.国王约雅斤不但没有被作为“犯人”对待,而且还被允许与其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他甚至仍被看作是他的国家的合法国王,当时巴比伦铭文中有关犹大国王及其王子的记载证明了这一点.其次,在经济上,新巴比伦王国对被征服民族也并没有实行不同于本民族被统治阶级的政策.被掳犹太人被押送到巴比伦后,他们并没有被分散隔离,而是集中安置在一些村庄里,让他们在这些村庄里安居乐业.有学者经过研究认为这些被掳者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比在巴勒斯坦更好.正因为如此,当居鲁士下诏犹太人回归时,很多人宁愿留在曾经“囚居”他们的巴比伦也不愿回去.事实上,后来回归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那种认为沦为囚徒的犹太人在巴比伦“受尽凌辱”的看法与历史事实有些不符.

(实习编辑:严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