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高考作文:你能得多少分

点赞:18271 浏览:8225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素材运用:理工科院校考不考作文?过多地纠结于这个问题,无异,于曲解了作文的终极意义.作文不是考试的关卡,而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一个过程.作文难,因为写作是一个创造性的行为.想一想,写作是不是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创造机会呢?

民国高考作文:你能得多少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清华大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话题拓展:我的创造、作文不难、考试不是目的

理工科院系考不考作文、作文题目该怎么出,素来见仁见智众说不一,不禁想起民国时期的“高考作文”来.

1932年清华大学的国文考试,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为“孙行者”,要考生对下联.此题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结果只有三位考生对上,较佳一联对的是“胡适之”.一为神话人物,一为当代大儒,“孙”对“胡”(猢狲),“行”对“适”,“者”对“之”,既有趣又合乎要求.另一位考生答得更好,他写的是南北朝著名数学家祖冲之,更是“绝配”.


出这道题的是清华名教授、国学大师陈寅恪.陈寅恪希望通过“对对子”的形式来检阅考生的国学修养,其初衷和用心之良苦不言而喻了.

一些文学青年挥笔写文每每得心应手易如反掌,但在数学面前却往往如临深渊束手无策.1930年,26岁的青年诗人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他写的《生活杂感》短小精悍却极富哲思,打动了主考官闻一多,破例给了他98分的高分.结果,虽然臧克家数学考试只吃了“零蛋”,还是被青岛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了.

1929年,钱钟点书报考清华大学,数学考试只得了15分,但国文和英文成绩特别优秀,当时的清华校长罗家伦破格录取了他.从此,20世纪的中国文坛多了一位学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