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视阈中的水族双歌与土家族民歌

点赞:6833 浏览:227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民歌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创作之一,也是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生产劳动、节日喜庆、婚丧祭祀等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聚居在黔东南桂西北的水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而其中最有特色的无疑是水族双歌.

生活在武陵山区的土家族,民间歌谣特别发达.土家族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触景生情、遇事而歌、随编随唱,创作了数量众多的民歌:“一头芝麻撒上天,土家山歌万万千.大江大河流不尽,土家山歌唱不完.”这些民歌在民间以口传的方式代代相传,成为土家族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族双歌和土家族民歌同属南方民歌,都符合民歌的基本条件:“第一,民众必得喜欢这些歌,必得唱这些歌;――它们必得‘在民众里活着’――第二,这些歌必得经过多年的口传而能够留存.”在比较文学的视阈中考察水族双歌和土家族民歌,我们发现它们在结构形式、艺术手法、文化功能等方面,既有相同的地方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其原因在于它们虽然都是民间相传的歌谣,但产生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却不同.

一、结构形式

水族双歌,水语称“旭早”,意思是成双成对演唱的歌,即不是一个人吟唱而是有应答者;有的也称“旭凡”,意为有唱有说的歌,即歌手在吟唱时穿插有说白.水族双歌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主要分为说白与吟唱相结合的双歌和无说白只有吟唱的双歌两大类.其中既有说白又有歌唱表演的双歌,具有戏剧的一些特征.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一首水族双歌中有多个角色、有一定的故事内容和矛盾冲突,需要说白(相当于舞台的画外音)来介绍演唱的角色、缘由及与故事相关的其他内容.如《打渔人和龙女》前面的说白介绍打鱼人遇见龙女,龙女表示愿意作打鱼人的妻子,然后开始吟唱:“(渔人)随河走,才到海边./海湾边,遇见龙女./因打渔,有幸见龙./两相爱,命该相同./咱休息,畅谈一会./互相爱,在大海上./丢拦网,和你成亲./我的龙女呵!/(龙女)常在海,不在岸边,/常在洋,从不上岸./这一回,海边休息./在海边,遇你撒网,/站在船里./到河边,与你成亲./今相逢,十分高兴./咱玩耍,从今了结./我的撒网人啊!”通过吟唱来吐露心声,达到两情相悦的目的.

有些双歌的说白内容多,不仅在开头有,在吟唱的中间有,而且在故事的结尾还有,如《龙女和鱼郎》前面是说白,用大约300字的来介绍基本情况:佑在父母死后,被哥哥霸占家产,只能以打鱼为生.龙女爱上了佑,就故意让他钓着,但佑被吓跑,于是龙女找来獭猫去传话,要佑去采药来治疗龙女的钩伤.佑不辞劳苦,找来草药治好了龙女的伤.于是,佑与龙女对歌表明心迹:“(佑唱):那尼河,绿水泱泱,/河中鱼,来来往往./听人说,水下龙宫,/亮堂堂,玉嵌金镶./你龙女,预示吉祥,/好比那,林中凤凰/.我渔郎,对比敬仰./等(龙女唱):钓鱼人,常在河边;/打鱼人,常在深滩./我龙女,水中游玩,常简你孤孤单单./空肚皮,看守鱼竿;风雨里,无人照管,/孤苦人,非常可怜!”随着故事的发展,又有几段说白来交待人物关系和故事发展的有关情况:佑与龙女结婚后,过着幸福的日子;佑觉得应该感谢獭猫,同时请他到龙宫向龙女的父母报喜;龙女父母知道后派虾兵蟹将杀死獭猫,押送龙女回来与佑诀别.整首双歌完整的故事情节、紧张的矛盾冲突、多个人物形象通过说白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戏剧链.可以说,就是一出讲述青年男女相爱的悲剧.

土家族民歌没有说白,但有一部分是词、乐、舞三者结合的同一体民歌.“土家族民歌作为歌词与乐曲的同一体而产生的时候,是与土家族舞蹈这个视觉手段相结合的.词、乐、舞三位―体统称为乐.乐作为词、乐、舞的同―体产生和存在,是土家族人民表达情感之天然需要而造成的.” 这种人们一边唱、一边跳的表演形式,具有歌舞的特征.如唱摆手歌就是词、乐、舞结合的同一体.摆手歌也叫“舍巴歌”,是土家族世代相传的古歌,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开天辟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生产劳动、民间传说等.摆手歌是在举行摆手舞活动中演唱,摆手舞是土家族一种载歌载舞的大型歌舞,具有独特的形式和民族风格,气息浓郁,舞姿优美,节奏明快,清代诗人彭施铎有描述摆手歌舞的《竹枝词》:“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人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既给人造成视觉的美感,又给人带来听觉的冲击,从而抒发热烈的感情,具有歌舞的整体效果.

比较文学视阈中的水族双歌与土家族民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民歌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艺术手法

民歌多采用人民新闻乐见的艺术手法来抒发情感,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水族双歌和土家族民歌为了更好体现民歌的娱乐、教化功能,很多时候都采用隐喻手法.

既有歌词的字面意思,还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如《种桃李歌》:“(出支):天仙造,桃李树种,/桃树种,撒坡东边,/李树种,撒山北岭./春日暖,雨水调匀,/桃李树,枝叶青青./春开花,夏结果实,/见桃李,人人高兴./(对支):柚桔种,天仙造来./多年生,长在山旁./夏季暖,枝叶茂盛,/深秋至,柚桔成长./地方人,看见柚桔,/拢树旁,仔细观望;/我兴奋,扛把锄头,/挖桔苗,栽在园里,/移柚树,栽在村旁./让柚树,树开鲜花,/果实壮,甜如蜜糖.”此歌表面看来,是人们看见桃李树长得茂盛、果实丰收而发出感叹,其实,它还有更深层的意蕴.茂盛的枝叶、硕大的果实,隐喻的是家庭的繁荣兴旺.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土家族民歌中大量出现.土家族人感情热烈、性情爽直,在青年男女交往恋爱过程中,往往是直接表达情感或借用隐喻手法表达炙烈的情感.如:“大田栽秧行对行,/中间留个鲤鱼塘./鲤鱼塘内好洗澡,/情妹房中好歇凉.”再如:“一对鲤鱼乖(“漂亮”之意)又乖,/摇头摆尾上滩来.小郎没有吃鱼份,/手提丝网撒不开.”鱼在传统和民间文化中是婚姻爱情的象征或的隐喻.《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雎鸠关关和鸣并在河洲捕鱼象征“君子”求“淑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鱼水之欢”来比喻夫妻之间的和谐美满,而“钓鱼”很多时候则指某人在外拈花惹草.歌中“鲤鱼塘内好洗澡,情妹房中好歇凉”、“小郎没有吃鱼份,手提丝网撒不开”,其实就是隐喻男女双方的.

在具体的民歌中,与隐喻联系在一起使用时,水族双歌多用拟人手法而土家族民歌多采用比兴手法.水族双歌的寓言性强,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通过动、植物之间的对歌,来表达某种思想情感.人与植物对歌(《伯妈与梨树》)、植物与植物对歌(《李子和枇杷》)、动物与动物对歌如《鸭子和天鹅》、《白鹤与乌鸦》、《金鸡与凤凰》、《斑鸠与白竹鸡》、《猴子与山羊》、《阳雀与布谷鸟》等.

比兴艺术是民歌中最为常用和重要的表现手法. 从《诗经》中的到两汉乐府民歌和南 北朝乐府民歌,其以比兴为主要特征的形象化表 现手法历来为人们所借鉴.土家族民歌多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触景生情、随感而歌,因此就修辞手法而言常用比兴和双关.如:“大田薅秧行对行,/一路(“行”之意)青来一路黄./秧子黄来欠粪草,/情妹焦来欠小郎.”由在田里薅秧看见成对成行的秧子起兴,用秧子焦黄不茂盛引出歌唱的内涵――情妹憔悴是缺乏情郎的关爱.又如:“叫鸡(即”公鸡”)打架有客来,/剪刀落地有布裁,/情美见哥微微笑,/一定有话在心怀.”土家族民间认为公鸡打架是客人到来的前兆,看见公鸡打架起兴,引出情哥与情妹见面互诉衷肠.


三、文化功能

民歌具有强大的文化功能,在传播历史知识、族群社交、道德教化、娱乐消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水族双歌和土家族民歌除了具有上述民歌共有的文化功能之外,彼此还有自己特殊的文化功能――水族双歌注重渲染气氛,土家族民歌强化个人情感的宣泄.

水族先民是古越人的一支(骆越人),后迁徙到今贵州东南部和广西北部毗邻地区.由于所处的环境相对集中而封闭,养成了他们重传统、重亲情、重团体和淡薄知足的性格特征.这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同时,水草肥沃、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很适合人聚居生活.在这种优美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生产环境中生存的水族人,生活相对稳定,维持生计没有大的问题.人们除了关心物质生活外,还关心精神生活,在欢快热烈的酒席上或庄重肃穆的丧葬中演唱双歌,因为参与者多而可以很好地渲染气氛.如宴请客人喝酒,主人唱敬酒歌而客人则以歌回应.如《敬酒歌》:(主人):“腊者业喂,腊乃育喂!酒不醇 怪酿酒药,/味不香应怪曲娘./我心意 溶在酒里,/不好喝 你也该尝./你不饮 也该接杯,/手拉手欢喜一场./我金银般贵的朋友哈喂.”/(客人):“腊者业喂,腊乃育喂!主人家 殷勤招待,/菜满桌 窖酒飘香./你双手 举杯相劝,/春风暖 醉透心肠./慢慢来 品尝美味,/到这里 不醉何妨?/我金银般贵重的朋友哈喂.”在喝酒唱歌的过程中,既有主人与客人之间的对唱,也有其他人的衬腔(“腊者业喂,腊乃育喂!”就是其他人的衬腔),以歌伴酒,热闹非凡.

土家族先民是巴人融合当地土著而形成,辗转生活在湘、鄂、黔、渝三省一市交界的少数民族地区,“外蔽夔峡,内绕溪山,道至险阻.”(道光《施南府志》卷二.) 山多、土多,对外交通不便,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土家族文化属于山地农耕文化,养成了土家族人朴实大方、热情奔放、吃苦耐劳、乐天安命的性格.由于环境相对恶劣,人们的生活十分清苦,在这种背景下,土家族人更多的是关心物质生活问题,在艰苦的生活中通过民歌来宣泄情感.如《单身苦》(之一):“单身苦来单身苦,/衣服开花又开朵./扯根茅草当丝线,/摘片树叶当布补.”直接宣泄单身的痛苦,衣服破烂、无人照顾.又如土家族女子出嫁时唱《哭嫁歌》来表现女子出嫁时的痛苦离别父母心念父母的养育之恩,离别哥嫂感谢哥嫂的关心之情,离别姊妹怀念姊妹的朋友之谊,同时,咒骂媒人贪图钱财而把自己推向火炕:“媒人是个仗狗,/吃了这头吃那头./你做媒人想穿鞋,/树上鸟儿哄得来./你做媒人想吃酒,/山上狮子哄得走./青布鞋子有一双,/媒人穿了烂脚杆./鞋子里白外面青,/媒人穿了烂脚筋等”从歌中我们明显感受到该女子内心强烈的情感,通过吟唱而宣泄出来.

水族双歌与土家族民歌都具有南方民歌细腻、质朴的特点,都具有娱乐、教化、社交和传播知识等功能,也都喜欢采用隐喻手法,从而增强了民歌的文化内涵.但由于地域环境的制约和文化积淀的影响,土家族民歌更强化宣泄情感而水族双歌多注重渲染气氛;土家族民歌中有一部分具有歌舞的特点而水族双歌中有一部份具有戏剧的特征;土家族民歌多采用比兴的艺术手法而水族双歌多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段.通过对水族双歌和土家族民歌的比较,我们认为,民间歌谣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与地理环境和文化基因有紧密的联系.

注释:

(1)宋玉鹏:《土家族民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第1页.

(2)朱自清:《中国歌谣》,金城出版社,2005年,第8页.

(3)(4)(6)(11)潘朝霖、刘之侠编:《水族双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3页,第1-2页,第306-307页,第268页.

(5)田世高:《土家族民歌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7)(8)(9)(10)(12)(13)四川省涪陵地区川东南民族资料编辑委员会:《文艺土家族民歌第一集》,1986年,第37页,第39页,第35页,第37页,第12页,第96-97页.

(作业单位:长江师范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