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新闻生产力提高媒体竞争力

点赞:25930 浏览:1189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每张报纸改版的动力是不一样的.西方报纸总编谈及改版时认为:有的是版面与同城报纸比,显得半老徐娘,不再美丽活泼;有的是刊载的内容,读者读后不再如见到心爱的人那样奔放、难舍难分;还有的是媒介的管理进入“橡皮筋”阶段,即弹性越来越大,激励措施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队伍活力渐降,疲态明显.

那么,三峡晚报改版一个月之时,其表现如何呢新闻前哨编辑部在晚报召开座谈会,听取改版亲历者的感受,更加深刻地感到“献身新闻事业,它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要不断地进取,做新闻就要进取,没有进取,就不是新闻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从事新闻这项工作,从事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应有的基本态度里就包含了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规定性.”(江作苏语)

问:改版后质量的提升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峡晚报编委办公室主任李刚:

一、科学整合了版面资源,形成了以新闻为主体,本地新闻为重点,要闻为龙头的版面内容格局,进一步适应了读者的需要.

这次改版,对新闻版和本地新闻版在总版面中的占比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实施改版后,新闻版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主要是本地新闻版,这有出版部每周的统计数据做支撑.在新闻版中,又着力经营一版、重点和视点等要闻类版面.对各类副刊、周刊和专版进行清理、归并和重组,使之更加有序和可读.

二、合理利用了新闻资源,注重挖掘重大新闻的新闻价值.在版面上精心包装,重点处理,不断形成报纸的看点、亮点和卖点.

应该说,改版前后三峡晚报可以利用的新闻资源不会突然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发生变化的是三峡晚报人的新闻理念和新闻操作办法.我们有了更清晰的报纸定位:省级地域性市民报;有了更清晰的奋斗目标:主流化、本土化、市民化;有了更清晰的工作思路:打造品牌、注重品位、提升品质.因而就有了实践上和行动上的可喜变化:对新闻资源的利用和处置和以往大不相同或者不大相同.

解放新闻生产力提高媒体竞争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闻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作为省报集团办在宜昌的一张子报,三峡晚报的生存空间相对狭小,新闻资源相当有限,因此,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新闻资源的利用率,从弘扬主旋律出发,从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出发,从关注重大民生问题出发,从满足读者的正当需要出发,必须做大、做足、做深、做透新闻价值高的新闻,使之成为报纸的重点、看点、亮点和卖点.

合理利用新闻资源的另一个方面,是与“做大”新闻相对应的“做小”新闻.对于那些新闻价值不大,弃之可惜或不得不报的新闻资源,改版后都尽量做了信息化的处理.如一版的“手机快报”,就是一句话新闻的集纳.这样,既可以腾出更多的版面来经营重头稿件,又增加了信息量.

三、充分发掘了人力资源.让一批部主任由以管理为主转向以采编为主,加强了采编力量,形成“鲶鱼效应”,激发了新闻生产力.

问:稿件供应上有何显著变化

三峡晚报编辑出版中心新闻编辑部主任胡俊奎:

第一,就是生产方式和机制、体制转变以后,供稿方面特别是大稿、重稿,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曾经做过一周用稿统计.这一周重稿组提供的稿件达到了30多条.这是对生产力的释放,生产方式的转变.

第二,在本土和外地新闻占比方面,一周新闻版本土新闻版占了60%,外地和时事占了40%.基本上实现了改版方案上提出的本土化.

第三,在新闻版中,正刊比例占70%,副刊占比30%,这也是向新闻本位回归.

第四.在本土新闻中,事件新闻占版比例达到了30%多一点,非事件性新闻占了将近70%.这是改版中提到的另一点,即回归事件性新闻,要加大事件性新闻报道力度和正确处理非事件性新闻.和我们改版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问:新闻生产力的释放体现在哪里

三峡晚报深度报道中心别鸣:

这次改版释放了新闻生产力,体现在深度报道中心的组建.该组由以前各部门的主任组成.他们迅速推出了比较有影响的稿件如《红坟三迁》、《两少年接力救人》、《秭归龙舟划人世》,《枝江女童患罕见贫血,宝岛救命骨髓速配成功》,《屈原搬新家》、《寻找隐身宜昌的“空军战魂”》等.

三峡晚报出版部制作部主任唐朝:

新闻内容朝着主流化、本土化、市民化的方向大踏步迈进.如3月23日星期二的深度报道,刚开始是个很简单的消息,我们请示了飞虎队的刘总,采访出了文章《三峡43艘非标准滚装船年内退市》,在A08版登了一个整版.文章发表以后,《中国交通报》全文转发,中国电视台专门派出了采访组,跟踪采访,现在已经播出了.

新闻采访中心社会部主任王东红:

改版释放新闻生产力还体现在编采分离上.采编分离后,每天所有的稿件就像菜市场的小菜一样,等待编辑去挑选.对于记者来说.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篇稿件,以最亮的新闻点来吸引编辑的眼球.而编辑把这些稿件挑选以后.处理得是好还是坏,是强还是弱.第二天评报会有一个反馈,记者也会有一个判断.这样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其最终效果就是使新闻性越来越强.现在关系稿也好,还是一些新闻性不强的稿件,在这种机制当中自然就被淘汰了.编辑和记者既合作.又互相监督.

新闻采访中心经济部主任王红玉:

改版释放新闻生产力,还体现在报纸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形式上看,一版更抢眼了,适应了市场需要.再就是后面的题读版,内容很丰富,怎么写作性也增强了.然后就是重点版,集中了每天最重头的稿件.

常规版面更加贴近市民.比如说有困难找晚报,我们上的东西.很多都是小事.采访起来很麻烦,以前线索分下去后.因为不是很重视这一块,很多就被放掉.现在要求每条线索都要有反馈.现在打开,基本上都可以看大责任人是谁.

在经济新闻这一块也是一样,生活周刊、创富周刊这一块.从内容和形式都更加强调市民化、生活化.更加符合先进的办报理念.

新闻采访中心社会新闻部李娅:

报纸的信息量提高了,稿件的质量也提高了.比方说健康周刊.以前是每周二由广告部出.稿件多是网上下载和通讯员来稿,广告味很浓,注水比较多,关系稿比较多.现在划到编辑部后,每周都要开碰头会、定选题,更加注重新闻性、怎么写作性和互动性都增强了,比方说关注医生给病人发名片等,现在出了几期.各方面反响都很好.

问:此次改版是全方位推进,一体化推进.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峡晚报编辑出版中心副刊编辑部主任冯汉斌:

我们对副刊进行了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变化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丰富了,二是稿源更广了.我们过去,愁稿子,现在改版后,许多读者主动打来咨询,也更加关注我们报纸了.三是读者反映的面更广了.为了加强和读者互动,我们开通了一个专栏《风声》,借用了电影的名字. 这都是我们对副刊互动性、本土化和文化性的落实.


三峡晚报摄影图片部刘曙松:

图片发大了,图片出彩了.形式更活泼了.原来我们报纸,对图片运用不成体系,现在不论是图片的装帧,还是对新闻摄影和文字的组合方面,更注重了视觉效果和读者的接受能力.改版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让摄影记者展示的舞台也更大了.

三峡晚报编辑出版中心出版制作部副主任冯干:

这次改版,在版式设计上做了大量的减法.追求时尚、简洁、清秀的版式风格,在整体布局上.将普通稿件和重点稿件分开处理,普通稿件形成独立编版,这样使整个版面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读者阅读时一目了然.同时整个版面注意留白处理,令整个版面疏密得当,增加了读者阅读时的轻松感.再就是简化版面字体的运用,新闻版用超粗黑和黑体配合.副刊版面用准圆和细圆配合,形成统一而变化的版式风格.

从这次改版来看,我们这次的版式风格有很大变化.在推行过程中,本人体会最深的一块就是,一个新的版面要顺利推行,首先必须适应自己稿件的特点,同时也要编辑的大力配合.否则,这个版式再好.也不可能成功的推行.

三峡晚报新闻研究室主任程跃慧:

总体来说,版面风格更加统一,更加时尚,更加市场化.

报眉相对前几次改版.更简易,更明了,更易读.以前的报眉搞得很复杂,比如国际版里分了很多类型,又是博览,又是聚焦等等,编辑编到最后自己都区分不了了.现在就是一个世界,新闻嘛,重大的、可读的、有趣的,自然都上来了.

再就是,增加了二版题读,使整个报纸的看点很清楚.包括双报头.我们在形式上变化很明显.总的要求就是时尚易读,更市场.更方便读者.

第二个内容设置上,更加有自己的特色.以前我们国际国内、外地新闻比较多,现在调整后,以本土为主,地方特色更明显了.虽然我们是省级晚报,但还是办在二级市场,还是要强调区域特色.

问:在改版中如何尊重读者,充分吸纳读者建议

三峡晚报读者工作部主任张文芳:

3月1日,三峡晚报推出《三峡晚报改版问卷调查》,为3月18日改版作准备.热心读者纷纷为办好报纸建言献策.读者的建议有:

一、合理设置版面 加大信息量

1 增强封面的可视性和时尚性.

报纸的封面至关重要,要有内涵、沉稳大气.不流于媚俗.封面新闻要以当日最受关注的本土新闻为主,配以最鲜活、最有冲击力的图片、最具卖点的导读以及最及时的怎么写作信息.头版以更加醒目的导读来介绍当天报纸的内容,作读者的“信息管家”.

2 明确版面设置和定位.

有的栏目比如“重点”和“要点”、“今日要闻”和“新闻”、“记者调查”与“晚报调查”、“速览中国”和“聚焦中国”、“国际纵横”与“国际博览”部分内容有重合现象,社会新闻、新闻、警法新闻之间有时会有相同题材的稿件,似乎发在哪个版面上都可以,应予整合.

二、增加本地新闻加强舆论监督

1 让新闻更亲民.

加大本地新闻报道力度,让新闻进一步突出“快”、“巧”、“特”、“全”,更多地反映社会生活,报道读者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增强可读性.

2 加强舆论监督的深度和力度.有些报道不要虎头蛇尾,要一追到底,努力丰富报道内容,积极创新报道形式,多研究新的形势下如何突破传统办报观念,怎样加大舆论监督力度,让其更有成效.

3 社区新闻大有可为.社区板块反映的多是好人好事,希望以后报喜也报忧.社区是最小的单位,记者要自己去跑.跑出来的新闻更新鲜、更真实.

4 增设时评.以评论的形式关注社会生活,谈论当下的热点话题.可吸引更多读者的目光.时评办得有特色.能更好地张扬报纸的个性,增强报纸的影响力.建议增设“时事评论”言论专栏,及时对社会时事给予评论.重要新闻设立编者、记者、读者的短评.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关注重大题材挖掘新闻深度

1 深度报道注重“快”与“短”的结合.晚报新闻时效性强,但有的报道还缺乏一定深度.尚未达到高品位的要求,为此,应加大重大新闻报道力度,把握时效,加强深度.深度主要是内容和主题的提炼,与长短无关,晚报应打破传统观念,用短文抓读者.

2 深度报道的定位要抓住“震撼”二字.记者可关注一些边缘群体和探秘知名人士不为人知的故事,揭露性调查报道,大案、要案的详细报道及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让典型报道可亲、可敬、可信.

3 培养“深度”记者.从迎合受众上讲,新闻要短.但重大新闻除处理消息外,应深度挖掘,增加深度特写,要培养一批能挖掘新闻深度的“台柱子”记者.

四、提高副刊品位以真情撼人心

1 “情感实录”要有真情实感.多颂扬真善美.不登或少登那些无病的东西.“小三”一类的情感纠葛常常充斥版面,这算不上什么好故事,应让记者多关注社会.从多方面挖掘情感素材.记录丰富多彩的百姓生活,把“情感”办成报纸领域的“知音”栏目.

2 “快乐读吧”面向大众.这个文学板块应把目光放得更远,发现新人,培植新人,不宜偏重某一风格的作品,应做到“百花齐放”.多启用普通人的稿件,很多读者都是因为刊登了他们的“豆腐块”,从而与晚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3 保持地方特色.建议“三峡风”在现有基础上开设乡土副刊“夷陵古风”,即融考证、传说、踏访、观察、思绪、情感于一体的散文、随笔、文化小品,内容广泛,也很有本土特色.

五、丰富资讯内容深度怎么写作读者

如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读者群,很多老年读者把报纸当作精神寄托,建议增加老年版,刊登有关老年医疗、养生、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为老年人开辟一片新的园地.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外地工作.“空巢老人”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晚报可设置孤寡老人帮扶专栏.关注独居老人的生活.老年人很关心健康问题,建议开设一个固定的“老年健康专栏”,关注当下的健康话题,为老年读者提供咨询怎么写作.

从改版一个月的效果看,基本体现了读者的意愿和期盼.

问:改版的领导力、策划力、行动力是如何到位的

三峡晚报总编辑冯正安:

对于这次改版,我有几个欣喜.

第一个就是办报理念比2009年更加统一,这个统一不是口头说的,而是体现在操作层次,从行为上达到了统一.

第二个就是刚才大家说的“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战斗力,增强了竞争力”.

第三个就是初步设计的.要达到的目的和意图,已经基本显现出来.

这次改版,是分社党委决定、分社社长挂帅、编委会执行.和2008年改版比,社长一竿子插到底.这有几个标志性的含义,第一知道水的深度.第二知道水的流向,第三知道河床,再就是树立了一个标杆作用.那就是代表着党委确定了“三化”.

我们有个取向,在媒体具有解读价值.那就是把以前的各位主任集中到一个部门去写稿子.这个解读标准就是“去官化”.过去我担心大家会有情绪,但现在看来,我们的这个“独门法器”是很成功的,这很不容易.

目前.客观的评估,我们改版的路数.定位是对的,方向是对的,如大家介绍.通过改版,对发行也有明显促进,改版当天,零售量上升4000多份.这以后.零售量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势头.

当然.对于改版,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落实,去勇于创新,为此,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要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