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升本院校大学英语的定位

点赞:13065 浏览:5659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目前对大学英语的定位的讨论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基础英语,二是学术英语.但无论哪种定位都不能笼统地运用到所有的高校.本文认为不同层次的院校大学英语的定位应有所不同,并重点讨论了大学英语在新升本院校的定位问题,认为低年级阶段,大学英语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高年级阶段应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并逐渐向双语教育过渡.

【关 键 词 】定位;基础英语;学术英语

一、大学英语的定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英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围绕大学英语的在教学中的地位,学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目前对大学英语的定位的讨论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基础英语,二是学术英语.

1.基础英语

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梳理可发现,大学英语一直定位为基础英语.1985《教学大纲》规定“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教学必须把重点放在语言基础上”1999年修订的《教学大纲》再次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2004年《课程要求》(试行)提出“既要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这个定位基本上适应我国当时英语整体水平不高,人才培养模式较单一的状况,但这一定位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我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适应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课程教学大纲》于2007年又作了修订和调整,但在修订后和修订前的《教学大纲》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定位基本上是一致的.

2007年《课程要求》(修订)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种一层不变的基础英语定位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教学上应试教学、学习上普遍懈怠和系统上费时低效(蔡基刚,2010).因为这种定位的诸多表述是笼统的、含糊的,如“培养综合应用能力”,没有具体的实际应用目的,所以本质上还是语言能力的学习;“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这一目标让学生找不到方向,我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会不会和英语相关?综合文化素养又是什么?在这一定位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加上当下仍有很多学校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学生的毕业挂钩,将四、六级通过率与老师的绩效挂钩,客观上导致了学生的应试学习,教师的应试教学,造成大学英语学习缺乏自主性,甚至消极懈怠,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参加工作后发现自己大学学到的英语根本用不上,不得不重新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为此有些院校开始探索把大学英语作为选修课来开设.

新升本院校大学英语的定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英语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学术英语

现有的大学英语的定位的弊端日益显现,为此一些专家呼吁,应改变现有大学英语的定位,如蔡基刚(2010)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定位应是学术英语.章振邦、程雨民等(2002、2003)提出:“需要对我国外语教育作战略性的调整,要点是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全部下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以便学生进入高校时便可专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陆俭明(2010)则认为鉴于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英语教学内容重复,建议对各学段的英语教学重新定位.如中小学英语教学侧重打基础,而大学和研究生英语教学应是学术英语.杨惠中(2010)多次大规模社会调查需求分析的结果都确认:我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通过英语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表达自己的专业思想,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在性质上就是专门用途英语.

大学英语的学术定位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主导思想:

(1)基础英语有望在高中完成;《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规定的对高中生和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雷同.如《高中课程英语标准》要求学生毕业时词汇量应达到3300-4500,而大学英语对学生的要求也是能够掌握4500的词汇量.章振邦(2003)认为英语基础在中学阶段完成,大学可以直接过渡到专业英语的学习,而不必再学普通英语.很多学生有这样的感觉,在大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反而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不如刚入学的水平.这是因为大学和高中英语课程内容和要求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学习的强度,大学不再搞题海战了,学生的思想也放松了,到了二年级才开始准备四级考试,做题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找不到感觉了,英语水平反而不如高中毕业时的水平.

(2)双语教学需要学术英语,专业学习需要学术英语.目前我国双语教育正在高校大力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专业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实践证明,双语教育在有些高校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学生不仅能通过用外语学习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来提高其语言能力,而且还可以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但在一些院校也发现,有些学生对这种全英语的专业授课难以接受,他们希望在开始专业英语之前,可开设一门衔接性课程,如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专业知识的学习.

(3)社会需要专门用途英语.现在的企业不仅要求学生一般的听、说、读、写等英语能力,还要求学生要具备相应的专业英语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用英语从事相应的专业工作.但实际情况是我们通识英语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或普通阅读,根本无法用在大学学到的英语进行专业方面的工作,不得不自学或培训专业方面的英语.

二、新升本院校的大学英语定位

大学英语的基础定位的弊端确实已经显现,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但把大学英语定位为学术英语或者ESP是否就完全可行呢?从理论上讲,把大学英语定位为学术英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语言水平和应用能力,克服了基础英语学习的局限性,但在实践中由于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差异,导致了一些院校的专业式的英语学习很难进行下去,甚至是流于形式,学生根本就没有能力接受,这也是我国双语教育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由此可见,这种学术性的定位只适合那些英语整体水平较好的院校,如一些985,211的院校可以尝试在大学阶段直接开始专业英语,而无须重复大学英语的基础能力的培养.但对一些在高中阶段根本就没有完成基础能力培养的学生而言,如新升本的一些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大学英语仍需承担起延续基础能力培养的任务,但这种延续不应该是唯一的任务和目标. 新升本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有些学生根本搞不清基本的句子结构,更不用说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交流了,因此大学英语在低年级阶段仍以学生语言的基础能力培养为主,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意识,课堂上可以也应该融入与专业相关的,难易适中的教学材料和内容.但到了高年级阶段,大学英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

目前很多院校只开设了两年的大学英语,而且不少院校仍然把四级成绩与学位挂钩,与开设大学英语的二级院的考核挂钩,甚至有些院校把学生四级的通过率与任课大学英语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这种做法只能把大学英语死死地捆绑在基础能力的培养上,捆绑在四级考试的训练上.为了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个别新升本的院校开始尝试双语教育,以此来弥补大学英语教育的缺陷,但事实上情况并不理想,多数学生根本就听不懂,老师不得不用大量的中文解释,结果,双语课就上成了翻译课.未开设双语教育的院校和专业的学生大多在考过四级后就不再学习英语,到毕业时英语也忘的差不多了,这样复合人才的培养只能停留在口号上.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在大学四年应不间断,这样一、二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融入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既兼顾四、六级考试的实际需要,又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三、四年级的大学英语应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将纯语言学习和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实现大学阶段从语言教学、到双语教学的转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适合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又避免了学生过完四、六级就不再学英语的盲目状况.

总之,新升本院校的大学英语的定位不能简单地说是基础英语或者学术英语,而应该开辟第三条途径,大学英语的教学应分为两个阶段,在大学英语教学的第一阶段应侧重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并适当穿插与专业相关的主题语篇;第二阶段侧重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并做好与双语教育的对接.这样才能培养出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否则无论单一采取哪种种定位,新升本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只能停留在口号上.


三、课程设置的调整

新升本院校的大学英语为了适应这种定位,必须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做出相应调整.目前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大学英语教材不分专业,基本上普遍使用通用的教材,开设统一听说、读写等纯语言课程,这样便无法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这种情况下只能靠大学英语教师自己根据情况补充相关材料和内容,但由于各个教师能力和精力有限,相关专业知识教学的质量无法保证,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一批适合不同专业方向的、内容针对性强的大学英语教材.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还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避免应试教育造成的懈怠.在教材编订方面,英语教师可以和专业教师密切合作,这样既可以克服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又可以避免专业教师英语语言水平不高的问题.

四、师资的调整

大学英语在新升本院校的重新定位势必对大学英语教师本身也提出一些要求.大学英语的基础性定位,只要求教师培养学生通识的语言基础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不了解某一专业知识,仍然能胜任纯语言教学的工作.但大学英语这一新的定位,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胜任纯语言教学工作,还要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目前的现状是,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普遍缺乏某一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这样相关专业的师资培训就非常重要.以后的大学英语师资应培养复合型的大学英语教师,既能够胜任通识英语的教学又能胜任某一相关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复合型大学英语教师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可以在引进教师的时候对某一专业知识做出要求,如可以引进英语功底扎实的非英语专业毕业生,也可以整合本校其它院系的优势师资进入到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分批、分类进行某一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使其逐步能够用英语讲授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这样,教师方向一旦确定,就要相对稳定下来,不能随意指派这个学期上这个专业,下个学期又上另外一个专业的大学英语课,更不能像现在有些院校那样,一个老师可以同时兼几个不同专业的课程,这样不利于大学英语教师相关专业知识能力的扩展与延伸.

五、小结

新升本院校大学英语的定位不能简单归为基础性或学术性,而应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在低年级阶段进行基础能力的培养;高年级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合乎时代要求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和师资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合大学英语在新形势下新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