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传承语境中的民间美术

点赞:5474 浏览:1943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态,它依存于现实语境,具有与现实重合的审美观念.高校美术教育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主要是透过民间美术形式,解读民间美术观念,建立“内观”的艺术方式,探索艺术教育的路径,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艺术创新型人才.

关 键 词 :民间美术 观念意识 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36

高校作为艺术文化传承中的基地,有其自身特殊的优势,将民间美术融入到美术教育教学中,不仅是美术教学的形式参考,还是增强学生人文意识的极好机会.因为民间美术“符号化”观念认知背后蕴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这是其他艺术形式中所缺失的.但是,对于民间美术如果只是形式上的模仿与照抄,则既失去对民间美术观念的认知,又失去学院式艺术长期积累的技能优势.其结果,只能是热闹之后的一无所傍.

民间美术构图丰满,形象憨厚,色彩艳丽,纯度高,非现实的描摹,生活实况实景表现.从艺术生成的价值角度看,民间美术的创造是劳动人民,艺术是为着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它依存于现实语境,是以“农耕文明”这一阶层的观念信仰为基础,与农耕文明“内向耗散”自活系统中的生物优化、环境优化同向发展.从文化衍生的角度看,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态,是民族文化生态优化中的自律与自为,是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自觉.它起着美化生活、教化育人的作用.从艺术表现题材应用分类看,体现在岁时节令、人生仪礼、祀神祭祖、日常起居、工具用具、文化娱乐,儿童玩具等方面.民间艺术如同一张强大的精神之网笼罩着人们的各个精神生活空间.

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剧烈变革,民间美术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视野,人为的“二分法”原则,民间美术又被排挤在高校艺术教育的殿堂之外.今天我们“重拾”民间艺术,如将民间艺人请进课堂操演民间艺术技巧,或探索解答某种民间艺术技法,单纯的艺术形式容易理解,其中深厚的人文意识难以认知.因为民间艺术的创造者与当代大学生分属两个不同的群体,对于生长在物质丰富时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很难理解民间美术中所蕴含的观念内涵.一是因为语境的改变,艺术文化内涵式延伸的基础断裂,二是创作个体或群体的更替,也就使民间艺术失去了“必须表达其阶层意识‘思想’限定要求,也就丧失了这种创作主体的身份.”[1]任何民艺形式的重复操演只能是形式层面上的一场“秀”.高校作为民族艺术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学习传承民间艺术,从民间美术现实语境中解析民间“美术观念”、“人文内涵”,它“符号化”认知背后的“内观”模式,有利于美术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加强本土艺术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因为民间美术在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上形成的照射和文化的自适性,具有与现实沟通的审美愿望.汲取民间美术营养是丰富美术教育内涵的途径与方法.

民间美术构图丰满,在民俗文化观念意识中“满”与“多”是同义的,并与劳动人民心目中的丰收茂盛有着内在的联系.按照古代中国人在文字中的美意识,“满”又与“充盈”、“实”等概念有关,意味着内部生命力的充实.表现地美草木硕大,收获量多,赞美石榴多子多福,与期待丰富、繁多、生命力、生殖力的充实旺盛有关.“丰满”的观念意识在民俗文化的照射下,选取与表达主题有关联的物象形象构成复合多重性的精神意象,如:表现鱼(余)的主题,有“多”的含义,而鱼戏莲、鱼穿莲、莲生子又构成某种启示“希望”、“祝福”等多重精神意蕴.民间美术的创造主体并非如何喜欢这类自然物象,而是民俗文化观念表达的需要,被借用来表现和歌颂他们的理想和青春情感追求等人类生命繁衍的重大主题.“满”的概念与内涵在民间美术中不断延伸与演变,扩展深化到人的各个精神层面,同时也意味着民间美术观念借助想象之力实现了心理层面的符合目的性的创造,并经过共同的赋值,使之成为了一种抽象的思想观念,并凝聚成相应的形式,成为一个代表着民间美术显著特征的精神符号,也成为民间美术作品观念的表征.

民间美术的观念化认知,是“主体的观念向客体的历史的渗透,在漫长的文化传承过程中表现观念逐渐固定化、规范化,以至使某些客体对象成为特定观念的替代物,成为‘有意义’地替代另一种事物的东西!即符号”.例如:鱼代表生殖、富裕,虎的守护、辟邪,牡丹的富贵等,在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上成为固定化、规范化的情感符号,它既是创作个体的,也是集体的;既是共时的,也是历时的.民间美术符号化认知方式中折射出两个不同的语义层面.构成基础层面的是民间艺术的社会化意义.它“是一种社会习惯等是语言的社会化部分,个人既不能自己创造它,也不能自己改变它;它根本就是一种集体契约”.[2]构成高级层面的是民间美术视觉语言层面上的个性化表现,在这一层面上,作为具有个性化表现的“符号”与创作主体的观念情感关联,构成物化的表现形式和个性化认知方式.民间美术创作观念先行的原则,反映出民间艺术中既趋同持恒又主观能动的文化方式.


民间美术观念,呈现出对人的生存性存在的热切追求,对维护人的生物性存在物质资料的占有愿望和对和平生存环境的企盼.归纳起来,表现出“祈子延寿、纳福招财、驱邪禳灾”[3]等三种恒常主题.民间美术从民族文化的根基上生发出来,作品中强烈的“人文意识”正是民间美术创作的基石.民间美术作品中的人文情怀,不管是显形的、还是隐形的,语言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似乎都有着一根人文意识的主线贯穿其中,就像盛夏夜空中灿烂的小星星一样被牵引,联结成为一个银河系,而形成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象.

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并不等于简单的形式模仿,或摄取民间美术中某些粗犷的线条、憨拙的形体,取代传统的绘画语言.因为,民间美术本身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的一部分,在艺术传承教育的方式上,既要汲取民间画诀中那千锤百炼、凝聚成金的表现方法,如民间画诀中的“真检测虚实,宾主聚散”、“意理功趣”、“三知四气”、“四梁八柱”[4]等画理,又要学习民间美术观念意识,在创作语言中的统领作用,领会画诀中刻画人物,处理矛盾冲突,突出主题的借鉴作用.可以说,正统的“六法论”与“民间画诀”没有轩轾之分.决不能简单的把民间画诀中那些认知表述,理解为程式化的东西,要从民间画诀中探索研究艺术与现实生活血肉相连的关系问题.如“文人一根丁,武士一张弓”,“抬头羊,低头猪,怯人鼠”.将表现形象置于现实语境场势对比之中,民间画诀以极其简约的“造型”手法,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瞬间现实了形象的个性化感知.如同欣赏伦勃朗的油画作品,从形象中就能感知到该人物的过去与未来,读出该人物一辈子的感叹.民间画诀中的形象“塑造”并非程式化的表现,因为程式化重视某种固定的艺术表现方法.从艺术表现形式看,“程式化”是技巧的,民间画诀是认知的,这种来自于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形象表现方式并非生活中个性形象感知,而是共识中的个性形象表达,它承载着人的观念、情感认知、社会意识等.它不是空间视觉上、直接视觉上的把握,而是文化认知上的内观. “内观”的艺术方式,突破了审美的视域,克服了物理的障碍,能使我们的视觉发展到天上、地下、人间、心内、物外,无所不在的境地.“内观”是建立在文化上的观照方式,避免现象世界转瞬即逝的个别性感知的干扰,使我们的感知能进入自己的心理去,也能进入对象的心理去.如久存人们心目中的富、禄、寿、喜、财、吉祥如意,表现五毒相生相克的哲理性的心理认知.总之,“内观”艺术表现中的形象结构不一定是现实生活关系中的逻辑现象,如民间剪纸艺术中出现的三面人、多头马,表现出运动的空间状态、朴素的心理认知.这是用理想营造新的现实,使之更合乎心理的需要,是“合理”让步于“相像”.这种非空间视觉上,直接视觉上的把握与呈现,使民间美术创作形式更大胆,手法更自由随意.如民间剪纸艺术常利用语言文字谐音完成人的内心不易直接表达出的现象或概念,如“鹿(六)鹤(合)同春”、“莲(连)笙(生)籽(子)”、鸡(吉)磬(庆)有鱼(余)等,特有的语言方式、明确的主题思想,是其他艺术形式中所缺少的.它不是个体思维想象中的艺术虚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共识基础之上,有着情感、理想、认知上的趋同性,是以人性、人情中最基础的生命意识为前提,阐释着一个既属于自我,也属于他人的精神世界.

现实语境中的民间美术是人的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的活态性文化把握.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它又能带人达成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呢?康德说,“美具有无目的之目的性”.“美不能有目的,否则难免涉及功利实用,但是它在无目的时自然又合于一个目的,如人格之自然陶冶,气质之自然变化,人生之自然幸福.”[5]在农耕时代,劳动人民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他们在民间美术创作中未必不能实现,当艺术存在的精神超越了社会、功利意愿、美丑善恶对立,被看作是怡乐情性的所谓鉴赏对象,即“美”的对象时,它所成就的最终境界是:快乐、自由与人性的成全.无目的又成全了另一个目的.

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感知过程,更是一个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6]传承民间美术,汲取民间艺术中的生机,提高学生对生命意识、生存文化的认知感,深化艺术创作的内涵,拓展艺术创新的路径.

艺术传承语境中的民间美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艺术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传统的艺术教育重技能技术,轻艺术教育,排斥民间艺术,空谈“天人合一”,虚论“真”、“善”、“美”,致使艺术教育不接地气,艺术创新没有民族文化的根基.自从达达主义运动打破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所谓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多媒体新观念艺术,甚至日常生活也可称其为艺术的时候,艺术的内涵被扩大,艺术的概念被解构,以至于艺术怎样被教授都成为一个问题时,融合民间艺术,从民间题材、民间造型、民间色彩中找灵感,汲取民间美术中“生”、涩、“拙”的审美趣味,将学院式技法、技巧与民间艺术搅拌发酵,酿造出具有现代风格与民族特征的艺术形式.解读民间美术观念,学习民间美术审美观照方式,建立“内观”的审美方式,这也许是对高校美术教育技能技法的补充与丰富.艺术的成长也需要环境,培养艺术的幼苗需要适合的土壤,而高校美术教育应该成为艺术幼苗成长的一片小天地,这就需要营造传统民族艺术的氛围,铸其民族之魂,加强对民族艺术文化传承的软环境建设,像“孕育”胚胎的方式一样培养影响学生,而不是生搬硬套的照抄.

我国艺术教育正处在以注重技能技法的传统艺术教育,转向培养创造力的现代艺术教育的转型时期,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补上民族民间文化的启蒙教育这一课,加强对本土化基因认知的自觉与传统,树立对民族艺术文化的自信,有利于对“艺术”的探索与思考.高校美术教育要培养具有民族特色、具有现代创造力的人才,这就注定不应该脱离民间美术这块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