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

点赞:5099 浏览:186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进一步探讨我院针对脑梗死患者所采用的心理护理措施的实践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间入院治疗的3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在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睡眠障碍等方面的比较得分:治疗前,两组各项数据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数据得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数据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所采用的相关心理护理措施,临床实践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 键 词】脑梗死;心理护理;效果

相关研究报道结果显示[1]: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显著.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探讨我院针对脑梗死患者所采用的心理护理措施的实践效果,本文选取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间入院治疗的3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间入院治疗的3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36例患者中男26例,女1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45岁,年龄最大的为75,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13±7.11)岁.根据实施治疗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了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8例患者者.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1.2.2研究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以下的心理护理措施[2—3]:

护理过程中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给予关心体贴,做到满足他们提出的合理需求,真心为他们排忧解难;从精神上进行安慰,言行举止周到恰当,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厌其烦.比如听他们说话要专心,回答询问语速要缓慢,说话声音要响亮,对他们的称呼要尊敬,使护患之间能够建立和谐的关系.根据个性调节情绪,使他们认识到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种自然现象,鼓励他们善于从好的一面观察事物,讲明生病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在护理过程中创造条件使患者进行适宜的情感宣泄,帮助他们建立乐观、愉快的心理状态.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统计学软件,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在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睡眠障碍等方面的比较得分结果如下:治疗前,两组各项数据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数据得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数据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详见表1.

3讨论

脑梗死英文名称为infarctionofthebrain,是指动脉阻塞后出现相应部位脑组织的破坏,可伴发出血.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而异.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脑梗死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患者有家族史.相关的临床统计结果显示:脑梗死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5~70岁之间的中老年人.

相关的临床统计调查结果显示[4]:针对脑梗死患者所采用的相关心理护理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实践效果.从本文所得到的比较数据来分析,我们的结果与上述结论保持一致: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在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睡眠障碍等方面的比较得分:治疗前,两组各项数据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数据得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数据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所采用的相关心理护理措施,临床实践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和应用.

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统计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