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毓敏春长驻永霄

点赞:24840 浏览:1167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读书润心田,忙碌可养生

今天我们终于见到慕名已久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老师.她比我们想象中更忙碌,在我们去之前,已完成了两个活动:一是参加北京市慈善协会会长张燕丽女士的追悼会.二是出席中国邮票博物馆的剪彩仪式.当我们上午11:30到达时,还有许多人在等着她.

她神采飞扬,办事说话干脆利落,让人无从想象她已近古稀之年.

跟她交谈,亦是一种享受.她语速极快,但抑扬顿挫、悠扬悦耳.表达清晰简洁.且表情丰富到位,让人如沐春风,不愧为科班出身的戏曲家.

“我养生.最重要的就是不闲着.人活着必须充实.不要为活着而活着,特别是到了晚年,更应科学用脑.这样才不会得老年痴呆症.”孙老师说.

她的生活很简单,一般都是在戏校的食堂吃饭,但毕竟年龄大了,也会吃一些保健品.像美国进口的维生素片“善存”等.她不会老吃一种.总是换着吃.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她平时注重保养.重视每年两次体检.而不希望动不动就上医院.

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热情,也很注重用脑.爱学习,读书读报,汲其精华提升自己.她觉得.如果一个人总不用脑、心情不愉快,经常紧张.脑细胞就会萎缩.人的免疫力就会下降.相反.脑细胞就会很活跃,就能健康长寿.

她学习时,有一种很兴奋的感觉.“一本好书是一个人长期生活的总结.是浓缩的精华;一部好电影凝聚了很多人的智慧.我们能几天看完一本书、两个小时看完一场电影,领悟其中的精髓.很划算的.”

孙老师亦认为书法可以养生.她师从著名书法家冯大彪老师练习书法多年.颇有成就.所书的“奋飞”、 “福寿”尤见功底.而“奋飞”和“福寿”正是她的人生写照.

知足心常乐,无求品自高

孙老师谈得最多的是心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她认为,人必须保持心灵纯洁才能心理健康.“你看那些.整天担惊受怕能长寿吗因为他们的心理不纯洁.再看那些心胸狭窄的人.每天都在斤斤计较,心累,能快乐吗”

她接着说:“因此,人的心里不能藏污纳垢.不能嫉妒.尤其唱戏这一行,千人瞧,万人看的.要的就是别人的批评和指点,而且同行竞争历来很激烈.这个行业.会吃的是‘戏’饭.不会吃的是‘气’饭,如果没有宽大的胸怀.心理很难平衡.比如在彩排时,俩人水平差不多但到戏单排下来.一个是A角,一个是B角,如果唱B角的心态不好.就会心存怨气,结果还是气坏了自己,也很难再进步.”

孙毓敏春长驻永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孙老师的心态就非常好,比如下乡演出时,演完后,就去问那些看戏的老太太、农民,问她们能不能听懂,看不看得明白当他们说听不懂时,孙老师就会从自身找原因,改进自己,把字幕打清楚些.唱词更通俗一些.看到别人取得了成绩,孙老师会由衷祝贺.并肯定其优点.又说:“一般人都非常讨厌跟在领导后边的人,我就不一样,这说明他的公关能力好,也是一种能力.”

正因为如此.孙老师才年近古稀依然神采飞扬.

彩虹风雨后,凤凰涅生

楚有卷草.拔心犹不死.这正是孙老师最贴切的写照.中,她所遭受的屈辱、迫害.非常人所能忍受.因为那个年代.所有人性中的“恶”都被逼出来了.她正值青春年华,是那种“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性格,因此,毅然从禁闭室的三楼窗户跳下.摔断了腰椎,双腿粉碎性骨折,躺在床上19天没有大小便.经上海一家骨科医院的权威医生诊断,说她此生不能再站起来,生活不能自理.

但是.她不但重新站起来了.而且还重新登上了舞台,在艺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新的成就.

她不但是艺术上的一朵奇葩.更是医学上的一个奇迹.

她说:“坎坷也是一笔财富!从某个角度讲,我也感谢‘’,正是这一段屈辱的非人磨难,磨炼了我的意志,让我有了百折不回的信心和勇气.让我能以苦为乐,积极面对困难.”

正因为有了如此的思想高度,她不但没有怨恨.反而感谢十一届三中全会“拔乱反正”的方针,也感谢黄镇部长把她调到北京,让她重登舞台,让她挚爱的戏曲艺术伴随她一直走到现在.

“性格即命运!”这用在孙老师身上恰到好处.就是她刚强的性格.让她克服伤病、残疾和继续演艺事业中的重重困难,刻苦钻研,不断进步,从《红娘》、《诓妻嫁妹》、 《金玉奴》.都能够看到她对一招一式、一悲一嗔,决不含糊:终于,她的艺术生涯得以凤凰涅,浴火重生.

百炼钢成绕指柔,恰逢甘雨又一春

孙老师落下残疾,后遗症就是不能走远路.也不能负重.但她每天坚持锻炼,坐在办公桌前.她就用按摩仪治疗双腿.

采访时,她伸出腿给我们看,这么炎热的天气,还穿着两双厚袜子,脱下袜子.是一只已经变形的脚.无法想象,她竟然还能在舞台上那么轻盈曼妙.

她在自己的《七十自序》中写道七十岁了,人到七十古来稀等曾经历了第二次生命体验.不容易!也因此更加珍惜.想在临死前总结出“我没有浪费时间,没有虚度光阴,认真地过好每一天.做有意义的事情,我善待亲人.朋友、同事、好友.我勇敢地克服着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切困难与不幸,勇往直前;我乐观向上,不用扬鞭自奋蹄、给点阳光就灿烂”等


这正是她最真实的自我认识.也正因为如此.她在戏曲界创造了残疾后重返舞台的奇迹.在戏曲学院同事眼中以“拼命”著称.是传统文化增强竞争力的文化体制改革中的弄潮人,在丈夫老洪眼里是嚼食人间烟火的妻子、孝顺老人的儿媳、珍爱女儿的母亲;而在记者的眼里.她幽默、智慧、周到.细心,像若干个音符在一部宏大的叙事交响乐里跳动,又像她身穿的红色中式上装,生动、有力.

她这部可以触摸的人生.充满着载不动的传奇.正如欧阳中石先生在1991年她初任北京戏校校长时所赠贺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