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点赞:7404 浏览:3110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环境的概念,结合实例重点阐述了建筑与环境协调的理论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字:建筑环境协调

1.引言

古人历来在选择宜居之地时,都要考虑到山形、地势和水流的环境因素,希望能随坡就势,又能枕山环水,恨不得要直接地把建筑就镶嵌于自然当中.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很好地适应环境,择优地利用环境,从而实现舒适的生活方式.伴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人类正在逐步地变得“强大”起来,因此采用各种各样的工业化的技术手段来控制建筑的室内环境已经是很容易实现的了,诸如照明、通风和取暖、制冷等都不在话下.也正因此,逐渐地,人们就忽视了和自然环境和谐的共处,从而走到了高耗能地环保建筑在城市中林立的今天.

2.建筑与环境协调理论

所谓的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与精神环境.环境是有大有小的,不仅包括了城市城镇规划和风景区设计的一个宏观环境,还包括建筑物的单体、园林及乡村设计的中观环境和室内的环境设计的一个微观环境,这几种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并且密不可分.由此可见,人们所生活和接触以及所行为的外在环境其实是一个较为宏大的系统,与此同时,这样一个系统又是时代与社会创造的结果,代表着一种更新与延续现象的交融,既是随机的、又是有机的,这样一个系统的环境之间则必然会要求各个方面都能够相互地匹配,否则的话,就将迫使人们以及社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能够予以调整.


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所谓的关系艺术.关系艺术主要是指它必须能够恰当地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包括人和环境的关系、因素的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之类.在如今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当中,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丰富以及表层的信息变化的受用,更加的不能够容忍那种有违人性的很压抑的建筑环境,人们所追求的是深层次的感情的和心理的交流与陶冶,追求那种美与美感的享受,现代人寻求着人与建筑的对话,建筑物与建筑物的对话.不管是具有装饰性与象征性的隐喻,亦或是具有科学性与工业化特色的直观与简洁,还是现代化与科学理性的全新的开放与不定,这些也都需要建筑师们经过谨慎的选择与创造.拿布正伟的“独一居”作为例子,他对海带草的应用就将方言很好地融入到了现代精神当中,建筑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浓郁的乡土气息,不仅为北京的德胜门外祁家豁的这样一条旅游景点增添了齐鲁风情,而且使这一带的风景都更加的生动活泼而富有人情味.再比如,戴念慈设计的阙里宾舍就寻求着与先秦文化的直接对话,其粉墙灰瓦与原孔子庙的建筑融为了一体,他的室内的设计则运用了六艺图之类的装饰为这一个两千多年跨度的历史长河搭建起了一座桥梁.还有柴裴义先生的国际展览中心则另辟蹊径,他在方盒子上面大做文章,用现代的构成原理作为基础,应用符号等形式来表现建筑思想,其新颖的构思、抽象的图像和丰富的光彩,都找到了与现代审美观的直接对话,正是因为建筑师们树立起了新的建筑环境观念才能够使他们的创作跃进了一个新的高度.

3、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的具体措施

(1)树立起环境观念

建筑师们在建筑的创作过程中应当树立起怎样的环境建筑协调观念呢?这就应当从现代的环境艺术的特色出发了,主要是:要在其创作中树立起“人的主体性”以及“环境的整体性”的相关里面.

所谓的主体性,则应当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考虑.第一,多元.现代人在高技术的时代追求着高情感、人情味以及人性的复归,从而取得生活节奏上的平衡.他们对于人格与人性的尊重,强调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人类的多元化的一个审美趣味与审美需要.第二,参与.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的发展使得人类的个性已经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人们已经不仅只是作为欣赏者,也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参与到环境艺术的创造中了,比如文丘里所提倡的大众文化和我国的支撑体系住宅相关的研究也都是在这方面的探索.

而另一方面,环境的整体性也是不容忽视的.所谓的整体则是强调共生与文脉.共生是指多种的艺术形式兼容存在,仿若植物的自然群落,将不同的艺术门类中的艺术家们,多种的艺术手段和多种的表现形式都融为一个整体.文脉则是强调在特定的空间范围之内个别的环境要素和环境的整体性能够保持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在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上充分提倡人文和自然的协调与平衡,总之就是实现现代的环境观念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现代的生活、现代的审美共生.

(2)将绿色作为与环境对话的切口

建筑和环境可以说是相辅相成而互相渗透的一个共生体.建筑不但为人们提供了居住、工作、学习及生活等各种活动的一个场所,而且更要能够为人们创造出优美的环境.而混浊的空气和噪音则是当今的城市当中最难以回避的环境污染,绿化为日益恶化的当代城市的生态环境提供出改造的可能性.合理的绿化手段能够有效地调节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室外空间以及围护面之间的一个热交换.所以绿化可以说是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的必要条件与自然基础,对于发挥绿化的生态学以及能源保护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绿色将会成为人和环境对话的切人点,也是建筑与环境协调的不二法门.

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建筑师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4.结论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应当关注人和自然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注重环境保护及材料资源的再回收和利用,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

5.参考文献

[1]朱俊茂.可持续性建筑环境设计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12)

[2]赵苏,杨合.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J].低温建筑技术,2003,(05).

[3]吴良镛.关于建筑学未来的几点思考(上)[J].建筑学报,1997,(02).

[4]田淑芬.绿色建筑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J].建筑经济,2005,(12).

作者简介:任宏(1975.09),男,浙江杭州人,本科,浙江大学,建筑设计师,从事工作:建筑设计.刊物邮寄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玉古路168号浙江武术交流中心大厦12F,邮编:310007,手机:1866811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