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港大荣誉院士

点赞:8530 浏览:332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袁苏妹从没想过,在自己漫长的生命中,也有可能站在舞台中心.2009年9月22日,当香港大学向她颁发荣誉院士那一刻,这位82岁的老太太,“看起来神气极了”.

她被安排压轴出场.这一天与她同台领奖的,有汇丰银行曾经的行政总裁柯清辉、香港富豪李兆基的长子李家杰,以及曾获铜紫荆星章的资深大律师郭庆伟.

与这些政商名流相比,这位老人的履历显得异常单薄:学历,没读过小学,除了自己的姓名,她当时还不会写其他字,工作经历,从29岁到73岁,在香港大学的大学堂宿舍先后担任助理厨师和宿舍怎么写作员等职.

这场历年完全以英语进行的典礼,此刻因她破天荒地使用了中文.香港大学学生事务长周伟立先用英语宣读了写给这位老人的赞辞,接着又以广东话再次致辞.直到此时,从未受过教育的袁苏妹才听懂,颁发院士的荣誉,是为了表彰她“对高等教育界做出独特的贡献,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

如果不是那一身黑绒红边的院士袍,她看上去实在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太太.她走路很慢,弓着背,一副典型的老态龙钟的模样.然而在港大人眼里,这个矮小的女人形象“高大”得近乎“一个传奇”.

有人开始称她为“我们的院士”,但她显然更喜欢另外一个称呼――“三嫂”.因为丈夫在兄弟中排行第三,三嫂这个称谓被港大人称呼了半个多世纪.

“‘三嫂’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很多宿舍旧生都会满怀深情地说出这句话.当然,就像描述自己母亲时总会出现的那种情况,这些年过半百、两鬓斑白的旧生,能回忆起的无非都是些琐碎的小事.

今年70岁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副行政主席梁乃鹏还记得当年考试前“半夜刨书”,“三嫂”会给他煲一罐莲子鸡汤补脑.已经毕业15年的律师陈向荣则想起,期末考试前夕高烧不退,“三嫂”用几个小时煎了一碗凉茶给他,“茶到病除”.

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港大荣誉院士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界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时常有学生专门跑到饭堂找她聊天.男孩子总会向她倾诉自己的苦闷,诸如不知道如何讨女友欢心之类.女孩子也会找到“三嫂”,抱怨男孩子“只顾读书,对她不够好”.多数时候,“三嫂”只是耐心地听完故事,说一些再朴素不过的道理,“珍惜眼前人”,或是请他们喝瓶可乐,“将不开心的事忘掉”等等.每年毕业时分,都会有很多穿着学士袍的学生特意跑来与她合影留念.

就连大学堂球队的比赛结果,“三嫂”也常常是第一个知道消息的人.“输赢都好.”她乐呵呵地说.迎接球队的总是她最拿手的菜远牛河或马豆糕.


那些大学时独特的味道,成为旧生每年聚会时永恒的话题.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人像个孩子一样夸耀“三嫂”的手艺:“你知道吗,大西米红豆沙里面的西米直径足有1厘米,好大一颗!”

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将这些“大西米”煮软,“三嫂”要在灶台前站上两个多小时.为了让红豆沙达到完美,她只在其中放新鲜的椰汁.而蒸马豆糕时,为了让它“有嚼劲”,她必须用慢火煲1小时,“不停地用汤勺搅拌”.

然而自从上世纪70年代安装心脏起搏器以来,“三嫂”再也无法继续在厨房工作了,这位已经是5个孩子的母亲从此转做清洁工.男生们历来喜欢在饭堂开派对,每每狂欢到凌晨两三点,尽管这早就过了“三嫂”的下班时间,但她总是等到派对结束,再独自进去清理地板上的啤酒、零食和污渍.

那个在凌晨的饭堂里独自拖地的驼背老人背影,让许多学生总“不敢忘记”.

直到今天,小女儿卫锦璧还记得妈妈“见学生比见家人的时间还多”.尽管竭尽全力工作,“三嫂”一家当时的生活仍然十分拮据.她因不舍得花钱坐巴士,有时竟会提着40只鸡从街市一路走回山上的大学堂.

虽然父母都在食堂工作,但卫锦璧兄妹自小很少沾光.有时,“三嫂”会带回家一包切三明治剩下的面包皮,全家人的晚饭就是用热糖水泡面包皮.偶尔,猪油拌白米饭也能当一顿晚餐.

不过,这些记忆却在老人头脑里慢慢开始模糊.经常,她能记起自己29岁那年进入大学堂工作的情景,却怎么也说不清自己哪一年退休.

眼下,她最害怕自己患上老年痴呆症,担心不能像现在一样,“记得每一个宿舍旧生的名字”.直到今天,每次受邀参加旧生聚会,就算有人已经移民十几年刚刚回港,她也能一下叫出那人的名字.

“这个是大律师,这个是做生意的,这个是眼科医生.”翻开相簿,她就像介绍自己的孩子一样介绍这些学生.她甚至记得一名只在大学堂住过3个月的北京教授,对方曾邀请她一起“打太极拳”,她“怪不好意思的”拒绝了.

今年已经67岁的香港主席陈祖泽,在“三嫂”的眼里“好文静”,仍然是个“乖仔”.被授太平绅士的梁智鸿,大学时总是“穿着整齐才进食堂吃饭,从来不会穿拖鞋”,只不过“大学时头型就是中分,不知道为什么到今天都没变过”.

有男生甚至称,“三嫂”至今还记得他们大学时历任女友的名字.

总是开名车接送“三嫂”参加旧生聚会的陈向荣说:“能够做她的司机是我一生的荣幸.”

这些有关“三嫂”种种琐碎的“好”,事隔若干年仍然潜伏在旧生们的记忆中.“三嫂”却说不清自己究竟“好在哪里”.在她看来,“拎出个心来对人”,人生其实就这么简单.在宿舍工作时,她自己的大儿子正在美国读天文学专业,她只是用“母亲的心”去照顾这群同样在外读书的孩子.

如今她早已经退休了,但她其实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大学堂.

每年,她会回来制作“宿舍之血”.这种由生抽、老抽、番茄酱、豉汁、胡椒粉、辣椒酱制成的“饮料”,除了“三嫂”,“没有人调得出那么正宗的味道”.

大学堂的传统节目“拜齐天大圣”,也仍是由她来负责准备香火.

每遇迎新会或开放日,她总要在自家狭小的厨房,制作学生们最喜欢的马豆糕和大西米红豆沙,再由学生们带回去.

这位从没摸过教材的老人,压根儿不曾想到,自己会成为大学堂“迎新教材”的一部分.在名为“宿舍历史”的课程中,每年新生都要学习宿舍之歌:“大学堂有三宝,旋转铜梯、四不像雕塑和‘三嫂’.”

更特别的荣誉出现在2009年6月.一天,“三嫂”突然收到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寄给她的信,邀请其“接纳香港大学之名誉大学院士衔”.她事前毫不知情,此前,旧生会多次向学校提议给她颁发荣誉院士衔.直至2009年1月,周兆平副校长亲自作出提名.而在此之前,只有“社会名流”才有可能进入这份提名名单.

“我相信‘三嫂’是没有争议的.”这位提名者说.事实证明,‘三嫂’的提名“全票通过”.

3个月后,“不知道院士是什么”的袁苏妹前去参加典礼,坐在面对600多人的台上,她一直试图记住前面的人“走哪条路、何时戴帽、怎样行礼”,生怕“忘记了整个程序”.

她坦承,直到走上台前,“袍子里面的腿一直在抖”.直到听到周伟立提到她曾经因为逃难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时,她感到一阵“辛酸”,最后“糊里糊涂地”接受了副校监的颁授.

当时,观众中20多名“头发都白了”的旧生,兴奋地跳起来鼓掌喝彩,典礼负责人甚至不得不让工作人员走过去,请这些政商两界的知名校友“不要太激动,保持安静”.

次日,旧生们振臂簇拥中的“三嫂”被《苹果日报》头版以整版报道.此后,她登上了美食节目介绍自己拿手甜品“马豆糕”的做法,在娱乐节目“东张西望”中被专访,香港各大报章几乎都能找得到“三嫂”的照片.

授衔赞词中的一段也被各大媒体反复引用:“很多人知道,大学堂有三宝:铜梯、四不像和‘三嫂’.3个宝贝搬不动,移不走,‘三嫂’永远是大学堂之宝,亦是香港大学之宝.”

然而,这个爱看韩剧的老太太并没有被这些突如其来的荣誉打乱阵脚,尽管有时在街上,她偶尔会被陌生人惊喜地叫住:“你是‘三嫂’吗恭喜你.

“我的生活没什么变化.”“三嫂”一如往常淡淡地说.她仍然居住在北角区一幢建于12年前的公共屋屯卩,因为家里没有足够高的衣柜,她只能将红边黑底的院士袍和软呢院士帽叠起来,小心翼翼地到盒子里.

大学堂旧生会为庆祝她荣获荣誉院士衔,特意在饭店里摆了30桌酒席,300多个旧生到场祝贺.而她能回赠的,只是一张张自制的、只有手掌般大小的卡片.由她口述、女儿打印的祝福文字,每一字都再普通不过:“读书口既,学业进步!”“做工口既,步步高升!”“做生意口既,生意兴隆!”“揸车、坐车口既,出入平安.”

只是,这个本来只会写自己名字的“院士”,足足用了两天时间又学写了两个新字.她一笔一画、签了300多张感谢卡――“三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