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为主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8例报告

点赞:5476 浏览:146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 方法58例病人均通过电子胃镜进行确诊,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型.以黄芪建中汤为主加减治疗,一个月后再经胃镜复查,并与治疗前作对比观察.结果58例病人全部有效,其中达到近期治愈标准者48例,占82.7%,好转者10例,占17.2%.结论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大多数属于中焦虚寒,因此对虚劳里急、诸虚不足的脾胃虚寒证确有较好的疗效.

【关 键 词 】 黄芪建中汤,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典型病例

【中图分类号】R2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60-01

我院自2004年7月以来,以黄芪建中汤为主,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58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收治对象

根据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并经电子胃镜检查,发现有溃疡面,经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性溃疡的病人,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型.

2.病例分析


病人总数58人,男性45人,女性13人.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59岁,其中17-20岁者7例,21-30岁29例,31-40岁16例,41-50岁4例,51岁-以上者2例.平均年龄28.5岁.本组病例电子胃镜检查溃疡为单个者37例,2个以上者21例,其中1例溃疡多达4处.其溃疡面积大小直径在0.5厘米以内者36例,0.6-1.4厘米者17例,1.5厘米以上者5例,其中有两例溃疡最大直径达2.5厘米.本组病例中合并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者39例,占总数的67.2% .

3.治疗方法

本组58例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为:黄芪15-30克 白芍10-30克 桂枝5-10克 炙甘草10-15克 乌贼骨15-25克 乳香5-10克 没药5-10克 生姜5-10克 大枣5-10枚 饴糖10-30克每剂水煎服两次,30天为一疗程.所有病例除了疼痛较重、伴有黑便,给予奥美拉唑、胃疡灵和解痉挛药外,未加用其它任何药物.服药期间对饮食未加限制,由病人自由选择普食、半流食,但避免给予酸辣刺激性食物.

4.观察疗效

本组病例均用电子胃镜进行确诊,治疗1个月后再经胃镜复查,并与治疗前作对比观察.根据病理改变与自觉症状改善情况评定疗效.评定标准制定如下:

治愈:自觉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溃疡基本或全部愈合.

好转: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溃疡面较治疗前缩小,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膜集中.

无效:自觉症状及胃镜检查均无变化.

5.治疗效果

根据上述疗效标准评定,本组58例全部有效,其中达近期治愈标准者48例,占82.7%,好转者10例,占17.2% .

黄芪建中汤为主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8例报告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溃疡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本组病例全部有不同程度的胃脘部疼痛和压痛.经治疗后,主要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以疼痛改善为最明显.其中34例在一周之内疼痛基本消失,占总数的58.6% . 19例在十五天内、5例在二十天内疼痛消失.整个治疗期间,服用的药物,均无任何不良反应.

6.典型病例

徐 某 男 46岁干警,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8年.虽经过多次门诊及住院治疗,但其溃疡始终不能愈合.平时有典型的脾胃虚寒症状.2007年10月7日胃脘疼痛已5天来我院作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有3处溃疡,最大的如花生米大小,其余的如黄豆粒大小,胃窦部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改变.西医给予奥美拉唑和胃疡灵治疗7天,疼痛未能缓解,于10月16日来我科诊治.查体:胃脘部胀痛泛酸,喜温喜按,少气低声,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治以: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味.药物:黄芪25克 白芍25克 炙草15克 生姜10克 桂枝10克 乌贼骨30克 大枣7枚乳香10克 没药10克 饴糖25克(后入摇匀化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治疗四周,全身症状明显改善,胃脘痛胀及泛酸等症状消失.11月20日胃镜复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经完全愈合.后经随访两年未复发.

小结:黄芪建中汤是由张仲景的小建中汤演变而来.即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再加黄芪.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绝大多数属于中焦虚寒之证,因此对虚劳里急,诸虚不足的脾胃虚寒证确有较好的疗效.本病例又加上乌贼骨、乳香、没药辛散温行,活血行气,生肌消肿,制酸止痛效果更佳.

作者单位:156100 黑龙江省富锦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