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新实践:基于“新老生同寝”模式的

点赞:18097 浏览:742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是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关口,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如何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院校实际,创新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基于“新老生同寝”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尝试开展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创新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 键 词]新老生同寝;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11―0153―02

[收稿日期]2014―10―23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思政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致化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JGZXS13116);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委托项目:“中国梦的战略和策略价值研究”(课题编号:L14WTA015);2014年沈阳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培养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基于微信、微博和为代表的自媒体(课题编号:SDSZ2014-059);沈阳医学院2013年度教学研究课题:校园文化对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娜(1978―),女,辽宁沈阳人.大学生资助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交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党建.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的执政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是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关口.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基于“新老生同寝”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开展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创新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研究概述

目前,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研究.郭秀华等在大学生入党动机研究的基础上,以90后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探析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源动力的发生类型和形成机制进行,提出实施入党动机推动力的策略〔1〕.第二,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机制研究.向先孟等认为,大学生的入党启蒙教育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机制建设要务求实效,提出了建设路径〔2〕.第三,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有效性研究.赵辉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贴近”出发,强调要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载体,才能将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做好做实〔3〕.第四,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研究.易军等运用心理学学科理论开展入党启蒙教育研究,提出要重视和运用心理学的首因效应、环境效应、角色效应和辐射效应,在此基础上,注重选择入党启蒙教育的方法载体〔4〕.第五,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与高校育人根本任务的关系研究.陈建华等指出,大学新生的入党启蒙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关乎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更是衡量高校人力资源水平和高校竞争力的重要指标〔5〕.第六,非公立高校的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研究.李明明对独立学院的校情和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分析,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角度,探讨了独立学院开展入党启蒙教育的经验做法和现实意义〔6〕.第七,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案例研究.于国妮总结了华东师范大学开展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实践做法,提出要加强入党教育的顶层设计,总结出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五个环节的经验,即:明确教育目的、规划教育任务、建立教育制度、精选教育内容、注重教育形式〔7〕.现有研究成果为开展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但也存在着研究泛化,针对性不强;研究视角单一,理论陈旧等问题.鉴于此,有必要对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开展新的探索.

二、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实践困境

(一)重灌输轻对话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工人群众不能自发地产生出科学社会主义意识,而必须从外面进行“灌输”,即进行科学理论的教育.但是,灌输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基本原则,却被一些高校入党启蒙教育工作者误读为工作方法,还未完全脱离传统教育模式与旧方法的束缚,入党启蒙教育的效果并不显著.从本质上看,入党启蒙教育是一种具有较强政治导向性的精神交往,交往的本质要义在于主体间的真诚对话,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体系中,对话处于“缺位”和“失语”的状态,往往表现为“我说你听”“我考你背”,导致入党启蒙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打折扣.

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新实践:基于“新老生同寝”模式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高校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不同程度地滞留在理论学习和知识背诵的层面,大学新生初级党校结业的考核,最终是以结业分数量化的.应当说,系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对于大学新生是极其必要的.但是,“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8〕这也要求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不仅要把大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更要把大学生看做是“反思”的主体、“应用”的主体和“实践”的主体,让他们切实通过实践,培养理论兴趣、提升理论思维,使党的科学理论为他们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三)重阶段轻全程

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大学生党的先进性的认识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宣言》指出,“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9〕.这启示我们,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要全程化不间断,才能教育大学生认识党的先进性,树立一生跟党走的坚定政治信念.但实际上,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主要在入学第一年特别是第一学期进行,除了入党积极分子之外,其他同学的入党启蒙基本告一段落,成了“过眼云烟”.

此外,高校党建工作的话语体系属于主流文化,在内容上偏于宏大叙事,在教育语境上偏于严肃刻板,在话语表达上重视规范,造成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与90后大学生话语体系的不对称,不利于入党启蒙教育工作的开展.三、新老生同寝模式下开展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打造“新老生同寝”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队伍的建设平台

一是根据“新老生同寝”工作建设队伍选拔平台.按照“学生申请―学院选拔―学校审核”的模式,从大三以上高年级的学生党员当中选拔出一批品学兼优、思想积极上进、具有一定学生工作经验的优秀老生党员,以“3+1”模式(每个新生宿舍中安排3名新生和1名老生党员)入驻新生寝室,为期一年.二是按照“新老生同寝”工作建设队伍培训平台.从学生管理制度、党团建设,班级管理、专业认知、学风建设、安全管理、心理健康、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对老生党员开展全方位培训,打造一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学生党员队伍.三是按照“新老生同寝”工作建设队伍考核平台.老生党员由所在学院和辅导员负责管理、考核和评定,以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和考核为契机,将组织考评和评议相结合,定性考评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与入党、转正、评优、奖学金、就业推荐等直接挂钩,对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奖励;对达不到工作要求的给予批评、限期改正、直至撤免职.通过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调动老生党员积极完成入党启蒙教育任务.

(二)设计“新老生同寝”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示范平台

大学新生对党的深刻认识不能通过自发的方式产生,而只能通过学生党员与新生朝夕相处中的亲身示范进行.一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设计示范平台.精心设计了寝室谈心会、结对子、每天一刻、志愿怎么写作等丰富灵活的教育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二是围绕医学生基层就业搭建实践平台.针对新生思想实际,入驻寝室的学生党员紧密结合学校培养面向基层的实用型人才定位,以优秀毕业生基层就业、献身国防等生动事例,用“身边的事、讲深奥的理”,开展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新生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理想信念.

(三)构建“新老同寝”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立体化平台

通过“新老同寝”工作中学生党员反映出的学生思想新动态、新问题和新矛盾,把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重点围绕新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情感受挫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群体,组织辅导员召开案例研讨会、经验交流会进行交流和研讨,不仅帮助了思想政治辅导员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特点,更调整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四)构建“新老同寝”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生活世界”

传统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话语体系采取的是一种文本语言,以宣传教育和课程学习为教育途径,带有明显的灌输性和较强的理论性.而生活语言则不同,其大多是采取具象化的形式,比如:“我是党员,有事您说话”、“党员是班级的主心骨”、“有党员在,就有党组织在”、“敢亮身份、敢树旗帜”等,与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的基本原则内在契合.特别是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要跳出党史教科书中宏大叙事的藩篱,就要扎根于生活世界的语言的生活化,避免“教条化”、“抽象化”,用充满生活气息的入党启蒙教育话语,培育大学生对党的认同.

结语

“新老生同寝”模式下开展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取得实效,其原因在于:第一,与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论的内在契合,又实现了主体间对话的话语真诚;第二,与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重视精神交往内在契合;第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榜样示范内在契合.需要指出的是,“新老生同寝”模式下的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仍然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范式转向下的党建教育尝试,并不能替代学生党校班、报告会等传统载体构成高校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也并不能否定传统的高校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郭秀华,于晓霞.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源动力和推动力的探析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1,(05).

〔2〕向先孟,戴毓军.高校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有效机制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07).

〔3〕赵辉,周园园.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开展有效的入党启蒙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1,(11).

〔4〕易军,张莉,李晓倩.入党启蒙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心理效应〔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4,(05)

〔5〕陈建华,黄锁明.高校应抓好对新生的入党启蒙教育〔J〕.唯实,2004,(07).

〔6〕李明明.谈独立学院新生入党启蒙教育〔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2).

〔7〕于国妮.高校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设计与反思――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3,(06).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