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师如何进行实验教学

点赞:5002 浏览:160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对学生操作能力和知识素养的培养、提高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明白物理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大势所趋.作为物理教师,我们理应更新观念,跟随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多用物理实验解释学生的疑惑,让他们懂得实验的重要性并喜欢上实验.

关 键 词:物理实验新课程标准实验兴趣

若将物理学比喻为一个人,那物理实验便是心脏,人无心则不可活,物理学的理论离不开实验的证实,所以实验教学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今天,实验操作能力已成为考核学生物理知识素养的重要标准,这进一步说明实验对提高学生各类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都是非常重要且不容忽视的.所以教师应该重视物理实验,不能仅仅停留在讲实验阶段,更要调动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实验,让他们明白学习物理就必须学会实验操作,用实验独立解决物理问题,提高独立实验操作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等.

高中物理教师如何进行实验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物理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提供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设置体验环节激发实验兴趣

形象的物理实验是学生动手接触知识的最佳途径,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演示,提供实物让学生观察.比如布朗运动演示,让学生观察漂在水面上做着不规则运动的物质,引导学生做相关实验,探究现象的成因.另外,切身体验也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讲超重与失重的内容时,可以借助电梯让学生亲身体验;讲惯性知识时可以利用公交车刹车和加速等鼓励让学生用自身感受来诠释物理知识.这些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既易于实验,又易于理解,是激发学生实验兴趣的不二选择.所以物理教师可以多指导学生做此类实验,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理解物理.

二、设置悬疑,激发学生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一套套的习题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知识,解决之策唯有让学生对知识产生疑惑,并主动探索,才能了解物理现象的成因、发展、结果,并概括知识总结出规律.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要设置悬念,提倡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为其日后物理实验的实践能力夯实基础.

三、从课内走向课外,用现实生活解释物理现象

物理本就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回归生活中去学习物理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一开始实行此模式,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引入,逐渐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多开展一些发明的竞赛活动和小实验的演示活动,让学生爱上物理,爱上物理实验,从课堂演示物理现象到让学生课后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一步步实现由课内转向课外,从而达到高效实验的目的.


四、捕捉学生心理变化,为实验心理导航

要想学生正确认识实验,做好实验,我们必须准确掌握学生实验心理的变化,而一个良好的实验心理取决于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求知和知识运用能力.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学习心理呢?第一种:积极参与.怎么理解呢?比如教师在做电路实验时,灯泡没有亮,学生就应该积极思考,灯泡为什么没亮,怎么才能使灯泡亮起来呢?然后动手实践,积极探索.当然,也有学生在一旁看热闹,不仅不思考失败的原因,反而以此取乐.遇到这种情况,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严厉的批评学生,而应该鼓励他们加入实验,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并最终透过实验现象看出问题所在.第二种:勇于尝试.很多学生有一种共同心理,那就是害怕实验失败后遭到教师的批评和学生的嘲笑.尤其是在做凹凸透镜测焦距、在电表读数、万能表读数、机械能守恒演示实验、平抛运动实验、测量加速度的实验以及在电学中电路的内接外接、分压分流等方面都比较容易出现问题,这时候教师应该灌输给学生只要按照程序走,不要害怕,大胆去做就一定会有收获的正确的实验思想,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好习惯.第三种:认真踏实、科学务实.一些学生在实验课中存在着敷衍了事的心态,实验照着别人做,实验结果抄一份,觉得只要记住课本知识就没必要做实验了,其实这样想是错误的.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讲述一些名人的故事,比如爱迪生为发明电灯做了千百次实验,牛顿的成功靠的也不是运气等,要告诫学生实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科学务实的实验心态.

综上所述,当今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理当积极探索出更适合的教学策略,将理论知识课堂与实验操作课堂紧密结合,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落脚点,正确引导实验心态,用更完备的教学方案指导学生进行物理课程的学习,把单纯的课本教育转化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谨慎的物理学精神的培养,从本质上落实实验性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物理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