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实现途径

点赞:10686 浏览:371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心理健康是形成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依据和前提,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补效应,正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根据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论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阐明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并探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关 键 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新名词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在有关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内容中提到,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已逐渐开始向关心人内心感受所深入,体现了执政党对公民的关怀与关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更加复杂多样,来自学业、就业、经济、情感等方面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产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

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充分显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开展一定的活动,对人们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从而转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达到培养社会和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则是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从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使人们得到全面发展.

(1)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心理健康在不同心理学流派中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虽然对心理健康内涵的界定有所不同,但其中仍包括一些共同点,即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通过开展一定的教育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培养学术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人际关系等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育人活动,它是教育者为了有效保障、促进和发展学生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运用以心理学和教育学为主的多学科的教育理论和技术,有计划有目的地施加于学生的心理领域的一种教育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学界多采用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按照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对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综合全面运用相关学科知识,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以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为内涵和方向,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帮助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更好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以完整人格的塑造与社会的互动为主要方向,又要有体现民族特质和时代精神的教育内涵.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1)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属于不同范畴的教育,但两者又在学科分类等层面上,有一定程度的关联,两者相互补充、依存,因此,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关系,以区别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不同.第一,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域和范畴.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学、学,其研究对象是全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青少年;而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医学、教育学方面的理论为基础,其理论体系中相当一部分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尤其是心理问题.

第二,教育内容侧重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学生思想层面,重在育”德“;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点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及社会适应性问题,重在育“心”.

第三,教育目的和方法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它的教学方法怎么写作于培养一定的思想品德,侧重由外而内的理论灌输和教育,一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并结合正面说服、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方法,达到从主观思想上进行改造.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心灵感化教育,要特别重视个人心理平衡与主观感受,重视自我意识的完善和潜能的发挥,主要运用心理咨询法、心灵陶冶法、心理激励法、心理治疗法、心理训练法等.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①二者有共同的教育目标.二者虽然采用不同同角度、不同方法,展开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这两个方面的工作,但其教育目标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健康发展的合格人才,从而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做贡献.②二者都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互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德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紧密相连的.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度不够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四个素质,即: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关心更多的是社会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而很少关注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学校大多通过政治立场方面、思想观点方面、道德品质方面来评价一个学生,从而忽视心理健康标准方面.另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惯于从大局出发进行宏观上的指导,而疏忽对心理问题的微观分析,对此研究不够深入.即重视让学生懂得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方法,懂得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的原则,但不够重视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自己怎样与周围人相处,如何学会正确的生活等方面的教育.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现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未把心理健康和人文精神放在应有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忽视了人的心理需要和道德情感需要,认为采用政治说教,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推崇“思想政治教育万能论”,从而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过于理想化、片面化、绝对化,忽视从心理健康角度关怀大学生.2.缺乏专业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组成人员为专业政工干部、辅导员、班主任,他们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大部分辅导员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社会经验以及实践能力,在面对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时,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因此很难对学生有一个更深入的解释,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采用纪律与制度来管理大学生.除此之外,有些老师关于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心理健也从未系统地掌握过,缺乏对学生的心理活动系统的调查研究,这就缺少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这种对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素质的匮乏,以及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具体、不全面,形式和内容的单一乏味,未能深层次的了解学生的思想情以及心理问题,也未能采取相应的方法解决学生思想和心理存在的问题,那么,也很难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3.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个人电脑的网络与传统媒体相比更具有性、开放性,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使传统的信息单向传播方式被打破,平等、交互和快捷的特点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然而网络的虚拟性也造成了大学生通过网络逃避现实,开始喜欢沉浸于虚幻之中.这是因为,一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一个个体还未在心理结构上建立一个开放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机制,缺乏利用网络手段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能力,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进行及时传译和交流的能力,某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心里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专栏形同虚设,无人问津.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挑战.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大多属于青年初期末和青年中期.就大体的心理发展来看,他们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例如,大学生虽然自我意识增强,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不足,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往往对自己估价过高,容易对现实产生不满或因遭遇失败而自责、自卑,甚至导致行为失控,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大学生情感情绪日益丰富但波动较大,这种情况常使一些大学生陷入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和冲突之中,感到十分苦恼,因而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状况并不是很乐观.“以西南政法大学为例,自1978年复办以来,几乎每个年级都有1至2名同学因为失恋或者其他心理问题导致精神失常而被迫休学、退学,或者因为其他心理障碍而离校出走,或者犯罪.”国内的其他相关研究调查也表明: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危险人群多数为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就业选择、恋爱等方面极易产生心理问题,这一现状不仅应该充分引起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同时,反映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里健康教育的任务迫在眉睫.

2.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重要意义.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二者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者和权威者,更是协助者和治疗者.”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强调外在的影响,而注重内在的心理健康教育恰好填补了传统教育理念忽视人心理活动的这个空白,在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条件下,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主客体之间关系,充分关注学生内心的发展,由组织者转为倾听者的角色,收集学生内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渠道.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认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和道德素质,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灌输、榜样和评价等,这就使主体地位顺其自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其由于对被教育者注重理论教育,容易忽视被教育者的内心想法.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地位转变成协助和治疗者,倾听学生诉说,鼓励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教育者地位的改变,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处理思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开始以心理活动规律为依据,运用心理技术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实现途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第三,二者的内容都得到有效的完善和补充.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在政治观念、唯物主义思想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高层次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而忽视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应对挫折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等最基本的人格内容的教育,以及忽视了学生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启发和教育存在思想和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障碍,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填补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够完善的地方,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完善.

第四,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涉及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达到实效的问题,而这种实效,最终体现为受教育者对教学内容的内化,以及用内化了的思想观点来指导自身的实践.”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的因素很多,既包括外在的教育者的素质和教学方式、策略,也包括学生内在的心理状态.由于学生内在的心理状态往往起决定作用,所以学生的内在的心理状况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大学生而言,其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情绪控制力较差,明辨是非能力不高,容易被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和不良思想所影响.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差距拉大、文化体制改革,人们的思想观念更为复杂,同时,西方的社会思潮不断影响着我们的青年一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出现信仰缺失、理想信念迷糊、责任感意识不强、以自我为中心、角色失调、人际关系心理缺陷等现象,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兼顾思政教育与心育的结合.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途径


1.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促进两者良性互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差异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又相互联系,两者互为前提,互相促进.我们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将两者截然分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因此,教育者要从理论高度具体分析与认识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而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真正认识自我的时期,常常自省,探求自己的内心世界,力图对自己情感和心理变化加以解释,但由于情绪波动大,自我调节能力不够高,往往产生极端等心理问题.同时,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独特的社会层次及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喜欢有自己的见解,对于生活,有自己的抱负和心愿.虽然他们对社会发展很关系,积极参与社会各种活动,愿意独立思考社会舆论.然而,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与社会接触较少,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不强,于是他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通常观点比较片面,思考问题的深度也不够,即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因此,教育者要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作用.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所形成的正确观念来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维护心理健康,从而发挥心理健康教吧育的作用,培养健康的人格,建立良好的心态,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正确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有效的实现途径与条件.一方面,系统可对学生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实现完整的跟踪记录、储存;另一方面,教学和学习怎么写作系统则可在系统记录的个人资料基础之上,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等.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构建两者相结合的网络教育体系.网络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多媒体和交互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原本枯燥单调的灌输教育方得到改变,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内容,即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网络带给教育便捷与全面的同时,也带给教育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大学生通过网络逃避现实,开始喜欢沉浸于虚幻之中,尤其是大学生上网“三多三少”的特点.教育工作者必须克服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带给心理将康教育正面干预,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思想实际,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解决学生个人心理、思想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教育的积极作用.

3.开展由点到面的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开展由点到面的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已是大势所趋.“点”即是要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个别咨询辅导.这是由于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学生心理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其自己的特殊矛盾,特殊矛盾需要具体分析,具体解决,而非课堂普遍教育所能解决的,因此,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需要开展个别咨询辅导.在咨询辅导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倾听,严于保密,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感情挫折等方面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教育者是自己的“知心朋友”,从而从内心深处去接受教育,进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既是要在全校、班集体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这是在“点”的基础上,减轻个别咨询辅导压力下进行的,从而真正达到教育的全方位.教育者一方面,要系统设计的心理健康课程内容,保证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全面性和实际性.通过授课的形式,可以预防大学生青年时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可以丰富受教育者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其自我调节.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保证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通过广播板报、宣传栏、专题讲座、公开集体咨询等活动,拓宽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心理健康的标准界定的认识,尽可能多的掌握保持和改善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方法和途径,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性质、任务和怎么写作范围,努力使自己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4.运用心理咨询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下发的一系列文件,各高校开始明确定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工作,他们纷纷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从而加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的发展.心理咨询法的引入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并且,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结合是双向的,他们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心理咨询的补充和支持.同时,心理咨询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和参与下心理咨询才能得到升华和拓展.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重视和强调心理咨询的步骤.心理咨询一般分为掌握材料、分析咨询、引导帮助、检查巩固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互相联系,每一个都是成功的心理咨询不可或缺的.在实践心理咨询过程中,有以下两种不正确倾向比较突出:一种是认为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价值观念的问题等都属于心理健康范畴,认为心理咨询可以解决诸如此类所有问题,无形中对心理咨询的作用进行片面地夸大;另一种是忽视心理健康因素以及个性心理特点,认为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就是思想品德问题,把心理咨询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而作为一种方法论,其作用是有限的,不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替代.将心理咨询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方法,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有用的部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工作中切不可本末倒置.心理咨询方法,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平等对话、个体心理品质的完善等方面的不足,运用心理咨询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把握的原则有本土化原则,平等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等.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作用,有针对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中尝试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把大学生集体公开心理教育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达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面对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提高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可以配合自我意识的团体心理辅导,让大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同时审视自我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实际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真正涉及到学生心理层面,做到全方面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全的人格,我们应加大力度研究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在方法论上获得进一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