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学的属性问题

点赞:10013 浏览:428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的出现较晚.把关于教育及其相关的学问归结为社会科学,表现了社会本位的强势.社会本位的强势严重影响中国的教育,教育方针强调的“面向”、“怎么写作”使教育处于从属或附属的地位,这些提法没有怎么写作人,没有面向人的发展.教育是因人而生,因人而长的,并因此去影响社会.同时也不能因教育成为一种社会活动就说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把教育学归为综合学科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无助于人们去分析不同学科的属性.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是经典的、正式的人文科学学科.

关 键 词:教育学;学科属性;人文学科;社会本位;综合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6-0005-05

笔者曾讨论过教育学的属性.现在看来,这仍是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几个史实

首先来关注一下有关的历史背景.

相对而言,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的出现是比较晚的.中国古代和希腊古代的思想家们早已关注到教育,并对其有许多精辟的阐述,但不能说已建立了正式的专门的教育学.

现在,世界上普遍认可的系统的教育学理论著作,是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虽然这已是17世纪的事了,至今亦不过三百多年.但是,哲学、心理学、学、政治学、数学、物理学、等都有两千年以上历史.

对科学门类的划分,早在中世纪之前、文艺复兴时期就有过了.在那时候的划分之中尚不见教育学的综影.

有一个明显的史实和问题是:教育现象、教育活动至少跟文明史一样古老,可是,为什么教育学那样年轻呢?甚至,为什么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还对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持怀疑态度呢?质疑在于:你有自己专属的术语系统吗?你有自己完备的逻辑体系吗?这些问题,在有了《大教学论》之后并没有完全消除.并且,对于教育学的专属地位问题,事实上尚有“同志仍须努力”的使命.

二、一个不合逻辑的逻辑

有人说,人是在社会之中的,所以,关于人的科学也属于社会科学.

按此逻辑,社会是在自然之中的,所以,关于社会的科学也属于自然科学了.人也在自然之中,所以,关于人的科学也属于自然科学.于是,我们就只有一门科学了:自然科学.

按照这种逻辑,还可推导出更荒谬的结论来:我们的一切都在宇宙之中,因而,一切的科学都是宇宙科学.这样,就只有另一门科学了:宇宙学.

相比而言,为什么语言学、文艺学、学这样的学科没有陷入这种逻辑怪圈呢?语言也在社会之中,语言之中有许多直接表达社会现象的词语,能因此而说语言学属于社会科学吗?

教育是社会之中的一种活动,能由此断定教育学是社会科学吗?文艺也是社会之中的一种活动,能由此断言文艺学也是社会科学吗?人的几乎所有活动都在社会之中进行,其相关学科都是社会科学吗?这样,还有没有人文科学呢?

三、社会本位的强势

在某些社会里,在观念上,社会重于个人,集体重于个体;在另一些社会里则相反.

张楚廷:关于教育学的属性问题在我们的社会里,社会重于个人、集体重于个体的观念,至少在目前仍处在主流的地位.

关于教育学的属性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从我们的国家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演变轨迹就可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不必说1978年以前了,那之前的20多年里,法如形同虚设,那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年代.

在1982年的宪法中,第12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至于私有财产,则没有“不可侵犯”的条文.但是,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在第22条也有了“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的条文,虽没有“神圣”二字,但毕竟那只是一个副词,实质并无差别.这就是巨大的进步.公共,以及以公共名义出现的社会,其强势在减弱.

1982年的宪法中说“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是附属的.1999年修改为“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由“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大的转变、很大的进步.

以上,是从经济地位来反映社会与个人、集体与个体、公有与私有的关系变化的.这是社会本位的强势逐步下降的一个过程,也是人的地位逐步提升的一个过程.

最直接反映这一点的,尤其表现在人权观念上的变化.几十年来,中国社会一直不接受人权观念.至今,仍有人不接受包括人权在内的普世价值.

人权是文艺复兴以来的重要的人类文明成果.天赋人权的基本观念是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人权是每个个人的权利,它是基于个体的,每个人的人权都是神圣的.

人权的伸张,是相对于神权、皇权、相对政教合一的政权而言的.因而,人权的提出是人的一种解放.人们经过了一两百年不懈的努力,终于让人权逐渐显现于政治生活之中而不再仅仅是一个思想观念.这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一个根本性变化.


中国社会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皇本位、官本位的观念根深蒂固,但是,人权作为普世价值的意义毕竟是无法拒绝的.终于,在200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庄严地写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

我们接受人权观念可谓晚了三个世纪,但它早晚还是来到了我们这片土地,这才是最值得庆幸的.尽管人权的神圣在我们社会里在现实生活中充分显现尚任重而道远,但道路已经开通.

回望百年,千年,中国终于从官本位、神本位、皇本位下逐渐解放出来.社会本位的虚伪性也日益显露.这个虚伪性在于,它只是以社会的名义而实质上处在本位的并不是全社会,而只是社会中处在特殊地位的那一小部分.

四、社会本位怎样影响教育

社会本位的强势也严重影响到中国教育.中国教育曾经是被要求为政治怎么写作,后来改为为经济建设怎么写作,再后来又演绎为三个面向.应当说,这是在一步一步前进和发展着.但是,都还未摆脱社会本位的基调.

教育不是不应当怎么写作,教育也应当面向,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教育不仅要面向未来,还应面向传统;不仅要面向现代,还要面向传统;不仅要面向世界,尤其要面向中国.

教育怎么写作什么?怎么写作社会.教育面向什么?面向社会.即使是“三个面向”的说法,其主要指向也是社会,社会的未来,社会的现代化,以及一个更大的社会――世界.

而且,这些“怎么写作”、“面向”之类的说法或方针的发声者也是社会或社会的代言人.

在中国流行了几十年的教育方针,大体上可由“怎么写作”和“面向”来概括.具体说来,这些说法至少包含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育只处在“怎么写作”、“面向”的地位,也就是只处在从属或附属的地位.

第二,处在本位的、主体的是社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科学技术之类.

第三,这些说法中最缺的是人,没有怎么写作人,没有面向人的发展.人创造出来的教育,竟没有面向人本身.

第四,教育只是面向别的什么,似乎没有什么是面向教育的,教育总不被面向.

五、人文教育的弱势地位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大学的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境遇可以说是十分苍凉.人文课程及相关教育的某些方面被取消了,如学、美学;有些变得面目全非了,被政治化了.教育学、心理学在饱受批判和责难之中被迫取消了.教育学专业直到70年代后期才再生和恢复.强势的是政治学、政治经济学之类.

面对大学人文教育长期被忽视的严重局面,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于80年代中期之后大力恢复人文课程的教育.在提出大学素质教育时,就叫做人文素质教育.有些官员很赞成和支持加强这种教育,却担心“人文”一词有西方色彩,故而在文本中称为文化素质教育.其实,人文与文化两词之间有明显的差别,人文一词早在中国古代即已出现而非西方所专属.

事前,事后,都映衬出人文科学和人文教育在中国大学的微弱地位.

教育学的命运反映的是人的命运.对于主要以人自身为对象的教育学,不少的中国学者将其视为社会科学.一旦说它是人文教育,就会引起纷纷议论,或惊异,或拒绝.

在某些人心目中,与人相比,社会是高高在上的,与个体相比,集体也是高高在上的.人们更多的是愿意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问题,并认为惟有如此才是深刻的,才可能抓住本质,才是有觉悟的.

这种现象为何突出地表现于中国社会的最近几十年?这些年,最被看重的是阶级觉悟、社会觉悟;这些年,人没有地位,人与人性一样被视为忌语,在强调阶级觉悟、社会觉悟时就批判人性,认为没有什么抽象的人性.人性论长期受批判.关于人自身的觉悟没有位置,人性没有位置,这是人没有位置的直接反映.

有什么是高高的,就会有什么是低低的.高高的是社会性、阶级性,低低的正是人、人性.反映在学科领域,低低的地位便属于人文科学;在教育领域里,低低的地位便属于人文教育.然而,这一切都在近十多年里发生变化.在我们的进步了的时局里,人的地位在提高;在科学和教育之中,人文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地位在提高.

总之,教育的处境反映的是人的处境;教育学的处境反映的是人文科学的处境.把教育学视为社会科学,也反映了社会本位的强势.

六、人文科学不只是弱势

如果是弱势地位,低低的地位,那总还算有点地位.可是,曾经连这一点点地位也没有.

有一位大人物曾宣称,世界上只有两种知识,一种是社会知识,一种是自然知识.此外,还有没有别的知识呢?没有了.并且,这两种知识分别就只是阶级斗争知识和生产斗争知识,都只是斗争的知识.

我们又进而看到,中国只有两个科学院,一个是中国科学院,一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者就是自然科学院.在许多大学里,学报也只是两种,一种是自然科学版,一种是社会科学版.

只有社会与自然,没有人,没有关于人的科学,没有人文科学院.但在另一些国家是有人文科学院的.关于人本身的学问是最高深的学问,岂能没有关于人的专门研究?岂能没有关于人的研究的科学院?

后来,在某些大学里,除了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外,又增加了一个教育科学版.这是意义重大的,因为,这意味着认为教育科学既不属于自然科学,也不属于社会科学.

可惜,没有再迈进一步,没有明确认为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

实际上,经典的、正式的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政治学、法律学、管理学、经济学.对经济学的归宿尚有不同看法.

经典的、正式的人文科学,包括哲学、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

然而,人文科学的实实在在与广泛内容,并未使之被认为其具有独立的、独特的地位.

人文科学即人的科学,其地位是与人的地位相联系的.这为中外的历史所证明.

教育学作为人文科学在中国近几十年里经历的坎坷与曲折道路,也说明了人文科学的地位与人的地位息息相关.

心理学在学科分类中,是教育学学科门类之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它的命运同样是坎坷的.在苏联和在曾经的中国,心理学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科学.从事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教授也比其他教师经历了更多的不幸.

七、说教育学是综合学科乃一种无奈

有学者说,教育属于综合学科.这种说法,或者是一种无奈,或者是一种混淆.

学科既呈分化趋势,又呈综合发展趋势.

在中世纪时,数学也被视为人文科学.这不足为奇,古希腊时,数学被视为哲学,而哲学在人文科学之中.

在现今的一些欧美国家,在说到科学教育时,其所指之科学并不包括数学,科学是特指理化一类的物质科学.

时下,很多的人也是将数学与理化相区分的,数学被称为人文的近亲.

很多人在说理科时包括了数学.这是专业分类中的一个处理方式,因为在大的学科门类之中,在文理医农工中,数学只好归之于理.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之中,共12个学科门类,学科门类之下,设若干个一级学科.

教育学既是学科门类,又是此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与心理学、体育学并列.

把教育学说成是一门综合学科显然不妥,它有它的归属,有它独特的地位.许多学科具有综合性.例如,哲学,它既研究人、社会,也研究自然,这就是综合性,但不能说哲学是综合学科;又例如,文学,既描述人,也描述社会,文学也用以描绘自然,但不能说文学是综合学科.

如果凡学科具有综合性就叫做综合学科,那么,不是有很多综合学科了吗?这还叫分类吗?

正式的学科分类中,只能根据各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内容和方法来确定其类别,即使具有综合性的学科,也需要按其主要对象和特征来归类.

学科分类的正式目录上,也不可能把综合学科或交叉学科或边沿学科列入单独一类,这只能带来混淆而非合理分类.

八、社会,人,谁更高

人的地位有多高?

人要敬畏大自然,尊重它,爱护它,除了尊重和爱护,还有必要去不断改善它.

人与大自然相比,大自然是本位.

在大自然之下,谁是本位?应当轮到人了.不过,人依然要懂得与大自然之中其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如何相处.

至于社会,它本是由人派生出来的.把人派生出来的社会视为本位,那是一种颠倒,也是具有虚伪性的.社会本位的背后仍然是某些特殊的人的本位,它与作为大众的人的本位是两回事.

作为大众的人,人本位是真实的;社会本位的实质仍是一种特殊的人本位,其代表极少数人,从而有其虚伪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是有性质上的区别的.

马克思说:“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4]马克思首先看到的是人,而且是单个单个的人,社会不应当是湮没了人的社会.

社会不过是一个共同体或集体,这个集体与个人应是什么关系呢?马克思、恩格斯说:“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5].

从这里所引用的两段话,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根本观念,看到以下几个基本点:

第一,马克思所说的不只是人,而且是“单个人”、“各个人”以及“自己的”人(“自己的联合”).

第二,马克思是从人、个人、单个人出发去看社会的,而不是相反,其观念决非社会本位的.

第三,马克思既没有用“社会”来遮蔽人,又没有用人民之类的术语来湮没人、个人、自己,没有用集体来隐没个体.更没有所谓社会本位主义、集体主义之类的说法.

从根本上说,凡追寻理想社会者,都不是让人去适应社会,而是让社会适应人;不是人被社会所左右,而是由人去改造社会、变革社会;不是社会掌控人,而是人去掌控社会,而是使社会更能维护人的尊严,让人生活得更自由、更美好、更幸福.

九、结束语

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最初的社会,其联合的内容也是贫乏的,社会活动内容的丰富,也是随着人的活动而来的.社会本位的观念既不合历史,又不合逻辑.

广义的教育跟人类史一样古老.把教育及其相关的学问归结为社会科学,也表现了社会本位的强势.

教育是因人而生,因人而长,因人而发展和丰富的,由此去影响和变革社会,而不是相反.

不能因教育已成为一种社会活动就说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亦如艺术活动也成为了社会活动而不能由此而称艺术学也属于社会科学.否则,岂不是没有了人文科学吗?

说教育学是综合学科,那是在科学分类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无奈,甚至带来混淆,且无助于人们去分析不同学科的不同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