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界:原创和系统的为什么难?

点赞:4403 浏览:1210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现实,是做跟踪研究的人,远比做原创和系统研究的人牛.

很多人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其实道理非常简单.

原创性研究不容易

原创性研究获得突破不容易,因为要做的工作从概念到研究方法以及具体适合的研究对象都需要摸索,所以耗费的时间也比较长.在这艰难的摸索期间,很多问题也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需要翻来覆去地折腾自己.就算有一些突破的苗头,即使是同行在一开始也可能会是一头雾水,不然的话他们自己很快也就把这些问题给研究出来了.

当有原创的工作真做出来,同行一般会有三种反应.

第一种是表示理性的怀疑,这是任何原创性工作接受检验的第一步.如果这样的工作在概念上很容易,也很容易直接重复出来,其原创性的意义一般来讲估计也不会很大.这个被怀疑的过程可长可短,一般有个一两年或几年的时间是常事,有的甚至会长达几十年.

第二种是被不理性地反对或者被低估甚至被剽窃.这种情况科学史上有很多的例子,就不去多说了.

第三种是少数同行的赞赏,并且帮助进一步发展相关的概念和研究细节.

等到这些工作被更广泛接受,很可能已经不知是换了多少个总书记了.

我的独立研究经历

我在1999年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得到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的支持开展独立的界面物理化学的非线性光学和光谱学研究.非线性光学和光谱学领域的工作从1980年代初开始发展,在1990年代末已经有很多的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也刚有了商业的和频振动光谱仪,不少人认为这方面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成熟,剩下的只是应用到不同的材料、化学和生命过程的界面问题研究上去.要开展这些应用,需要解决两个比较关键的问题,一是如何对不同的界面体系进行可靠的和可重复的定量测量,二是如何根据定量的测量数据进行定量的分析,从而获得界面分子光谱、结构和相互作用的细节信息,从而了解界面化学反应和相互作用的机理.


我比较幸运和有眼光的地方是一开始独立工作就选定了界面非线性光谱的定量测量和分析这个主要问题,而不是在这些问题弄清楚之前就去广泛展开不同领域的应用.我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一方面是因为我自己的化学物理和激光光谱学的训练背景使我更容易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在自己博士和博士后的研究积累中认识到这是整个领域研究的瓶颈.

中国学术界:原创和系统的为什么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第一篇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因此我一开始设计的实验和建造的仪器正是从如何定量测量和如何定量分析数据的角度出发.我们很幸运的地方在于通过不断地摸索,找到了几个足够简单但也足够复杂的分子体系,从测量的数据中我们分析出了一些理论上进行定量的简化描述的概念和方法,在这些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提出检测设和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这些概念和方法,知道所有的实验数据都能够可靠地重复,并且检验这些实验数据和基本的理论描述在定量关系能够达到一致.

经过不断地努力和摸索,我们在2002年初陆陆续续获得了一系列的实验数据,在2002年秋获得了基本理论描述上的突破和一致性,2003年夏天在JournalofChemicalPhysics(JCP)上发表了第一篇非线性光学界面研究的论文.经历了一些审稿过程中困难,我们在2004年夏天在JournalofPhyssicalChemistryB(JPCB)上发表了第一篇比较系统研究界面非线性振动光谱分析的论文.随后我们在2005年发表了一系列的相关论文,包括对一些重要的液体界面的结构细节的研究,以及一篇关于界面非线性振动光谱定量测量和分析的新方法的综述论文.

这些论文尽管是发表在所谓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影响因子不那么高的专业期刊上,但到后来都获得了相当好的引用.所以,在2005年以后,随着一系列比较有原创性的研究论文的发表,我们研究组陆续建立起了在界面非线性光谱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同行中稳固的地位和持续的影响.

1999年到2005年,总共六年时间.如果在美国的系统中,这正好是从助理教授(AssistantProfessor)到开始TenureReview的时间.在此之后我们在获得的进展基础上继续发展方法、开展对液体界面和Langmuir单分子膜界面和界面手性问题的研究的研究,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组也开始使用我们发展的方法和技术解决不同的界面问题.这些工作系统,也使得我在前不久被推荐当选美国物理学会的Fellow,当选的说明是:Forseminalcontributionstothedevelopmentofsurfacenonlinearvibrationalspectroscopyandtotheunderstandingofmolecularinteractionandstructureatinterfaces.这是对我在2002年年以来的研究工作得到同行认可的准确的描述.

国内学术界为什么会缺乏原创性工作?

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资助三年就结题(终)评估.我在2002年“百人计划”结题评估的时候才刚刚获得数据,还没有在理论上获得突破,也没有像样的独立的论文发表,所以我在结题评估中获得的是良,基本上就是最低的过关分数.事实上当时的“百人计划”基本上很少有不过关的,而绝大多数参加评估的人在研究结果和发表论文上大概都比我好不少.这是“百人计划”标准宽松给我的研究工作带来的好处,但也是“百人计划”给科学院的人才结构带来更多问题的地方.

一般来讲,六到七年时间的持续支持,有研究潜力的人能够做出比较有原创性和系统性的研究.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的Tenure制度中一般在第六或第七年进行TenureReview的道理.如果按照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在第三年进行终评估的办法,时间太早,不太可能选拔出能够做出原创性和系统性工作的人来.这正是为什么中国科学院通过“百人计划”引进的人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在追求“短、平、快”的原创性不够的研究的原因,而且他们中的不少人确实会在“百人计划”的评估中得到优秀的评价,获得追加的研究经费.其结果自然是造成追踪比原创牛.当然,在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入选者中,也有少数像我这样在六七年时间里面做出一些比较系统和有原创性工作的人.但是这些人在中国科学院的人才系统中并没有合适的机制得到肯定和持续支持.我在2004年左右研究组出现了很严重的研究经费上的青黄不接.幸运的是我在2004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从而使我在2005-2008四年里面的研究得以维系.

评估体系设计的不合理,并不是中国科学院特有的问题.在过去十几年,国内高校和研究单位普遍用数研究论文数目和影响因子的办法来评价研究人员.按照这样的评价标准,做“短、平、快”的跟踪性研究的人当然有更大的优势.类似于我这样做研究的人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我到目前也没有很多研究论文,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也不是很高,按照国内标准唯一过得去的是论文的引用情况和平均引用数.

为什么国内体系下跟踪比原创牛?

前面讲过,做原创性工作不仅在研究上难度,而且在获得接受方面也要经历较长的过程,因此在开始的阶段即使是从小同行那里也会有一个阶段难以获得确切评价,就更不用说大同行了.

在国内的体系下,学术评价基本上都是靠大同行或者外行.大同行评价往往也只能看一些表面的指标,比如论文发表数目,论文发表在什么样的期刊上,有没有大牛的肯定性引用之类.这样的评价,其结果当然非常不利于开展有难度的系统的原创性研究.

另外,比较有原创性的研究,往往在开始阶段只是针对比较简单的体系.尽管如此,由于在这一阶段研究概念和方法还不够成熟,也还是很难做到“短、平、快”,研究结果往往只能发表在很专门的学术期刊上,这样的期刊发表的论文往往缺乏的正好是广泛兴趣,而这些期刊也往往不会有所谓的高影响因子.这样的工作,将给外行听,也很难产生共鸣.

那些跟踪性比较强的研究,概念和方法往往比较成熟,通过对不同的材料和体系做相同方法的研究很容易形成固定的套路,由于相同水平的研究人员比较多,所以研究结果也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被更多的人感兴趣,也相对比较容易发表在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上.做这种研究的人,在国内也不断地鼓吹和强化这一类的研究,从而为自己和自己的手下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和学术奖励.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做原创性研究的人累得半死做出点突破性的东西之后,那些跟踪能力很强的人因为有很多资源,很快就能复制性能一样或者稍微更好一点的设备,去做出更多的数据并发表更多的文章.这不仅在在国际上如此,日本和欧洲的很多研究就是这样,而在国内更是如此,只是往往跟踪速度和水平赶不上日本和欧洲.最大的差别在于国际上那些做出原创工作的人相对来讲会得到更多和更及时的肯定和持续支持,在学术荣誉上得到更多的承认,跟踪性的工作一般得不到多少学术荣誉;而在国内因为各种鼓励跟踪的评价机制和信息滞后的原因,做出原创性工作的人往往得不到更多和更及时的肯定和持续支持,也很难得到恰当的学术承认和学术荣誉,而跟踪性的工作往往比较容易得到学术荣誉.

这些都导致在国内体系下做跟踪性的研究比作原创性的研究更牛.

跟踪性的研究并不是不好,在很多情况下也非常有必要.但是在一个给予跟踪性研究更多的肯定和支持的环境下,原创性和系统性的研究自然会受到抑制.大家都在口头上说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好的工作不要老是在国外给予足够肯定之后才开始重视.可是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按照国内过去很长时间以来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这的确是咱们自己的评价标准),有原创性的和系统的工作确实没有办法在适当的时候被肯定和重视.被肯定和重视的东西,最好也不过是跟踪得还行的研究.让通过这样的标准重视和选拔出来的人再去评价和选拔他人的工作,自然会在的同样的标准下面循环,除非有特别的办法来打破这一循环.

年轻人被带坏了

真正的科学家,看重的是同行的肯定,而不是在外行眼中的虚名.在一个比较成熟的社会中,人们会尊重专业同行负责任的意见,而不是用自己的古怪标准去胡乱评价.

我还不是世界上最好的科学家,我自己还想做得更好.我做过的研究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可以一下子就炸个响的地方,这些我有自知之明.不过,我这样的科学家的的确确是典型的可以被人尊重的科学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一些像点样子的和值得推广的工作,至少国际上的同行们是这样看的.那些做不出这样的学术判断的人,自然是他们的标准有问题,而不是我有问题或者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有问题.

我最希望的是像我这样或者更好的科学家在国内学术界会更多一些,而且他们能够被正常地评价出来,而不是一定需要中国学术界之外的人来告诉他们应该怎样评价.

因为国内流行外行和大同行评价的那些混乱标准,所以很多自以为聪明的年轻人也觉得他们也懂得如何用类似的标准进行学术评价.时不时会有几个年轻人去网上看看我发表论文的列表,就在我的博文下面留言评价一下我的学术水平,大部分都做出一副很不屑的样子.我看过之后觉得很替这些年轻人悲哀.我替他们感到悲哀,倒不是因为他们对我很不屑,也不是因为他们不应该自己根据能够找到的信息做自己的判断,只是因为他们自以为知道如何做学术判断.

国内学术界评价体制目前最好的地方,就是让那些研究水平比较低的人有不少机会能够混到高位或者获得话语权.坏处是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之间会出现更为残酷的竞争.而那些还没有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学术的年轻人,则在抱怨自己分得一杯羹的机会越来越少.尽管这样,还是有不少的人想要跃跃欲试,乐此不疲.

那些本来水平较高和发展潜力较好的人,要么留在国外进入不到这样的体系中,要么进入之后被同化或者排挤,极少数也许会阴差阳错地存活下来,更多只能在美好的青春活力被消磨殆尽之后感到莫名的愤懑.

回头想想,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居然没有被同化还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糟糕的是,国家和社会投入了这么多资源,就得到这些,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