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与检测》课改

点赞:18185 浏览:8245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针对用人单位对建筑技术人才的要求,通过对《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教学改革的背景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教学改革要怎么写作于生产,怎么写作于社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打造一批在生产第一线“会做会思考”的高级技术工人.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高职院校摆脱传统的“先课本,后实践”的本科教育模式.使进入高职学院的学生专业理论课与实习、实践同时进行,以专业理论学习指导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样培养出的毕业生更容易走上工作岗位,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及认可.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建筑材料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是针对土木建筑技工的岗位能力要求而设置.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们能了解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质量标准、检测方法、选用及保管等基本内容.掌握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获得检测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的专业能力,成为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高职院校《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开展时间较短,课程设计还不成熟,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探讨,具有积极的意义.

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照搬本科院校的《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没有独立的课程设计与安排,教学与实践相脱节,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主要不足表现在:


教学内容有待优化课程所涉及内容比较复杂,条理性不强,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如材料的种类、应用范围、检测方法等.课程实践环节课时也不充足,使学生无法理清课程内容的条理性,书本的基础理论知识成为了刻板、乏味的教条语言,不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同时在学习方法和能力上,高职院校较本科院校的学生薄弱,因此在学习时遇到记忆量大、逻辑性不强的问题时,会产生厌学情绪直接影响到课程学习效果.

教学条件不够完善相比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教学资金一直是其发展的瓶颈,高职院校教学设施不够完备、教学材料不够齐全.《建筑材料与检测》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训教学场地不足,教学设备配置不合理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当前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引进博士充实师资队伍,极大地提高了高职院校教师学术质量,但博士教师采取本科院校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其它辅助教学的手段,填鸭式教学使学生缺少主观能动性,导致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与定位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出一批能正确使用和检测建筑材料的高级建筑技工.毕业生工作岗位主要为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造价员等.根据每个学生今后的工作取向选择不同的课程实践内容,对实践内容精心分组和优化,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紧密的结合,与用人企业的要求相统一.课程设计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环节48学时,实践环节32学时,在如此短的学时内,让学生完全掌握全部内容显然是不合理的.本课程的重点在于材料的选择和检测,其它内容是次要的,如储运方法的内容较多且繁杂,学生今后接触的较少,通过讲授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因此这部分内容只需1个学时作简要介绍.材料的选择和检测作为重点部分在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应该60个学时以上,在实训基地学生可以通过听、看、摸、测,深刻了解的材料的性能及用途.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加强现场教学教师要抛弃小学、中学时的填鸭式课堂教育,应结合实际建筑工程让学生走出课本,到实践中来.学生可以在顶岗实习单位里与建筑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工人们讨论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检测,参与到材料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从而掌握到这门课程中材料使用的精髓.

高职院校《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是一门工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考查学生们的熟练掌握能力不仅从期末试卷考试中看出,更重要的是从学生们每一个实践环节中体现,实践报告是评价学生学习掌握的关键材料.因此,通过这样的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实践的重点,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