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相去有多远?

点赞:11120 浏览:457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12年,陆续有实习生在本刊实习.这些未来的“新闻人”带来了高校新闻学子们的疑问和困惑,其中最集中的就是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关系.由此,本刊特组织了这样一场对话.

被采访嘉宾

陈小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方可成《南方周末》记者

简光洲《东方早报》前首席记者

孙磊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李良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张志安中山大学副教授

新闻教育教什么?——记者眼中的新闻教育

“真问题”与“房地产”

简光洲:接触很多高校教师,发现他们非常想关心新闻界的真问题,但不少人对新闻界的真问题了解非常少,这令我感到很意外.举个例子,一次去某高校新闻学院交流,谈到如何看待某份具有争议性的报纸及其总编,该新闻专业的老师气愤地大骂.在我看来,作为新闻专业的教师,应该给学生分析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份报纸,这份报纸的发行量是多少,为什么会有人喜欢它又有人骂它?这个报纸的观点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动态等等.

陈小莹:有个说法是“大学本科的教育更多的是价值观方面的建设”,专业技能上反而是其次的.本科教育用比较流行的话说是“通识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可能并没有更多侧重技能.

方可成:由于新中国新闻业真正的发展较晚,因此,既有学术造诣,又有实践背景的老师自然不多见.一些新闻学院缺乏明确的思路,结果毕业生一方面没有很好掌握技术,一方面学养积淀也不定,有次同学聚会的时候,发现已就业的同学中,从事新闻行业的人寥寥,大家从事最多的行业是房地产业,所以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思考“新闻学院为什么变成了‘房地产学院等.这既与时代背景有关也暴露出新闻教育的失败.

“新闻无学”与“科班出身”

方可成:新闻学是很尴尬的学科,但

“新闻无学”不成立,它能够提供学术和技术方面的训练.你学完之后能知道新闻是干什么的,媒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对社会进步发挥怎样的作用,整个新闻业对政治、经济的作用等.值得讨论的学术问题太多了.

简光洲:很多新闻系的学生认为新闻无学,我认为这是一个较大的误区.新闻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有较广的知识面作为基础,同时又必须具备很强的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特别是在中国,强调的是“政治家”办报,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更需要掌握各方面的资讯、知识及政治视野.


孙磊:我不是学新闻的,因为大四在传媒行业实习,算是误打误撞入行的吧.在考核期,第一篇稿子我交的是教育版(孙磊毕业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带教老师马上问我是不是非新闻专业的等之后就每天开始高强度的采访与写稿,差不多两周后就顺手一点了.很多所谓专业知识,都是理论上的,需要长期积累的是经验.真正的文采,也不是大学里专业学习可以掌握的.

陈小莹:很多非科班记者也有很高的新闻理想、坚定的价值观.但新闻学院好一点,是因为有这样一种氛围.就是有一群人,不会单靠自己.因为新闻理想这种东西单靠自己坚持是很难的,需要有人支持.

简光洲:非科班出身的新闻工作者,往往在其自己专业的领域会有很好的新闻报道,但相对新闻专业出身的学生来说上手会比较慢.

方可成:现在业内的优秀记者出身法律、经济、工科的都有,新闻专业背景的优势可能在于对新闻业的理解较深入.但总的来说,我认为没必要去寻找什么“专业优势”,真正优秀的人从来不论专业出身.

记者素养与对“新闻教育”的期待

陈小莹:一名好记者应当具有好奇心、极强的逻辑能力,并善于逆向思维,观察力敏锐.而作为学校,价值观教育很有必要,具体的采编技巧教育是肯定需要的,可以多请一些业界的人士,也可以多请一些其他领域的人来讲.

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相去有多远?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教育发展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方可成:新闻学院的存在是必要的,可以为大学开设一门公共的“媒介素养”课程,这对培养现代公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现在更想了解新闻业在社会中的位置,我觉得这方面是新闻教育应当加强的.

简光洲:从学校教育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正是因为学校老师不停地强调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才使得新闻工作者是极具理想主义、极富责任感的专业队伍.此外,新闻系不仅要开设非常专业的课程,同时也必须开设或让学生辅修历史、政治、法律及社会学的课程.如果没有较为全面的知识储备,洞察力从何而来?

新闻教育的问题与矛盾——教师眼中的新闻教育

张志安:目前,新闻教育还存在的问题比如——专业教学点太多太滥,业务实践类教师太缺乏(尤其教业务的不懂业务),面向媒介融合的转型速度太慢,等等.同时,新闻教育做的努力还是蛮多的,比如:

(1)从业界聘请专职或教师;(2)安排固定时间(半年)让学生去业界实习;(3)不定期邀请业界人士来做讲座;(4)尝试将课堂教学与媒介运营打通,比如中山大学传播学院跟南都网共建的教学基地;(5)要求新教师必须到媒体挂职半年或一年等.

李良荣:从全国目前的教育发展情况看,新闻教育发展太快.过去我们新闻系基本是精英教育,教师比例适中.而现在部分学校大量扩招,教育设备、师资部跟不上,整体教育质量确实在下降.而导致师资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有:所有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很少有实践者进入,因为大学强调学历,不是博士不能进校教书,使得一大批实践经验丰富、学历不够的人不能当教师;另外我们培养的博士生只搞理论,而真正搞实务研究的教师奇缺,真正懂实务的奇缺.

另外,现在的课程开得太碎、太细,和实践不是很挂钩.因为教师本身与实践联系就不是很紧密,很多老师没有实践经历,上课内容都是按书本来教,而不是从实际出发.这样一来,一方面是飞速变化发展的实践,另一方面是相对滞后的教育手段、教育理念,加上教科书等都相对来说比较滞后,就使得教育和实践之间产生矛盾.

此外,过去新闻教育主要为媒体培养记者编辑,我们按照培养要求来设置课程.但现在实际上真正到传统媒体去的学生越来越少,只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而其他领域由于传播、沟通的需要,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党政机关,都需要大量的新闻宣传人才.因此,现在整个新闻传播的分配变成一种碎片化的分配,面对大众化教育和碎片化分配带来的巨大矛盾,现在整个新闻教学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学生基本的素养能够更加适应社会需求.

其次,各个学校都采取措施,让有实践经验的人能够进校来给学生面对面上课.

第三,加强实练、加强实训.尤其把学生实习强调到了很突出的地位.(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传媒学院研究生、本刊实习生;实习时间:2012年7月-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