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看中西方文学创作过程的异同

点赞:13872 浏览:586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受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中西文人在文学创作时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同时又存在相同之处.本文以中西方古典文论为理论依据,从创作前、创作中和创作后三个阶段详细阐述其文学创作过程的异同.

关 键 词:中西文人;文学创作;创作阶段;异同点

中图分类号:I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文学创作是指作家为生活所感,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的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受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影响,中西方古典文论对文学创作时的思维和心理状态等因素的理解虽有不同,但仍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创作前的准备阶段、投入创作阶段和创作后的锤炼阶段,笔者也将从中西方古典文论入手对此进行对比分析.

一、准备阶段

文学创作的准备分无意识和有意识.一些学者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纯粹的精神的无意识活动,如布勒东认为“创作是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又没有任何美学或道德的成见时,思想的自由活动”[1],而布瓦洛却认为“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2].笔者认为,文学创作应是在有意识的助推下逐步摆脱创作主体的意识,以无意识的姿态成为独立的个体,形成成熟的文学形象.故而在前期准备中有意识比无意识更重要.


(一)间接经验

文学创作的间接经验包括对已有创作客体和创作主体的认识.西方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从孩提时就有的天性和本能.”[3]而我国则更重视知识的积累,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刘勰认为在艺术构思前,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积累,无异于无源之水,想像与联想的思维活动便难于进行,强调“积学以贮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可见,中西方学者都十分重视间接经验的累积,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西方的学者注重对知识本身的认识,并在事物的差异性中寻求真理;而我国更关注知识的实效性,讲究学以致用,为社会怎么写作.

(二)直接经验

笔者将文学创作的直接经验分为投身实践与陶冶心性两部分.早期的西方学者注重实践经验的累积,在实践中寻求真知,追寻理性的光芒;而我国古代的学者更重视心灵的感悟,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实践”在早期西方文化中是一个哲学概念,指一种以人为对象的活动,与其现在的概念有所不同.亚里士多德将人的活动形式划分为实践、制作和理论沉思三种.在文学创作中,实践不仅能开拓文学创作思维,还能发现平时生活中不易察觉的闪光点,为制作和理论沉思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先贤十分重视心性的培养,注重陶冶情志.《毛诗序》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陆机《文赋》也强调创作者应有怀霜之心,临云之志,怀抱高尚的情志投入创作,古人对陶冶心性的重视可见一斑.

二、创作阶段

主体投入创作,往往是受到某种刺激,促发创作动机,进行创作构思,最后将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完成创作.

创作动机

创作动机是指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力,其产生于外界的刺激和内部的驱动.《神思》将这一过程分为形象映照和想象虚构两个阶段,代表了中国古典文论对创作动机的理解.形象映照是指事物以其形貌影响作者,作者心理上得到感悟,从而实现“神与物游”.想象虚构是指作者在有所感悟后,通过联想将眼前的事物、悟出的理性与联想到的事物融合后,再把原本抽象的思想、意义融入到现实与联想融合而成的物象之中,完成艺术创作.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则认为创作动机源于诗神所赋予的灵感.在《伊安篇》中,苏格拉底以“赫剌克勒斯石”即磁石作比喻,通过磁石,“许多个铁环相互吸引挂成一条长锁链”,诗人是最初一环,诵诗人和演戏人是中间环,听众是最后一环,它们都因磁石而悬在一起,而这磁石就是诗神.“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这如诗般的优美表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典文看中西方文学创作过程的异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创作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创作构思

创作构思,是指作者在观察体验和材料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使下,提炼创作的主题意蕴并选择最佳表现方式,以指导创作实践的总体思维过程,是创作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每个人创作的构思都不尽相同,主要又表现在时间、方式和心境几个方面.

构思时间的长短,往往因人而异.左思《三都赋》苦心构思十二年,歌德《浮士德》更是用时六十年,而曹植七步作诗,可谓“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

构思方式指作家通过借助综合、形象化、陌生化等手法塑造形象,建构作品.如卡夫卡的《变形记》把辛酸的小职员格里高尔的人物形象变成了大甲虫,而托尔斯泰运用综合手法,“拿过达尼雅来,把她同苏妮亚一同捣碎,于是就出现了娜塔莎”.

创作时的心境即审美心理,中西方古典文论对其有不同的理解.柏拉图认为创作主体须陷入迷狂,忘掉自我的存在,“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而我国的文人更倾向于追求“虚静”之境,即一种摆脱任何客观因素的干扰,自由愉悦的空虚明净的审美心境.笔者认为,“迷狂”能激发人的灵感,但“那些巨大的激烈情感,如果没有理智的控制而任其自己盲目、轻率的冲动所操纵,那就会像一只没有压舱石而漂流不定的船那样危险”,因此我们要使“迷狂”的与“虚静”的空灵张弛有度,使感性与理性在创作构思中并存,从而完成构思.

(三)创作执行

创作构思之后,就需要及时投入创作,将构思的内容按照审美和表意的需要付诸文字.古往今来的名篇佳作,大多在谋篇布局、语言结构等方面都遵循着所处时代的规定.虽然这会使作品受到一定的制约,但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当时的读者沟通.即使是以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为目的而写作的白居易,其作品也遵循了当时必不可少的声律等规定.若作品与时代格格不入,便难以得到世人的认同.如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在1847年发表时,由于与当时的思想观念有偏差,被斥之为“一部骇人听闻,荒谬绝伦,毫无意义的作品”,直到20世纪,其魅力与价值才逐步被人们发现.

三、锤炼阶段

创作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反复推敲,方可达到精益求精的程度.苟子有言:“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通过修改,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曹雪芹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但丁《神曲》一改就是五十年,托尔斯泰的《复活》也改了10年才面世.我国的诗家更是注重炼字,反复推敲,形成了“好诗不怕百遍改”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会不会写文章,可以用会不会修改来衡量.正如契河夫所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

可见,中西文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有同有异,只有通过对比,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并发挥其潜在价值,为了学术研究找到更好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