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道德修养的教育

点赞:30351 浏览:1421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220-01

人的素质包括先天的和后天的两种,后天的素质也称素养.“让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人的精神面貌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这些内在品质,这才是人生命美的长青树.比如,有的人尽管穿着高级的名牌衣服,但他的内在涵养不高,整体效果也显示不出美的效果;有的人礼仪语言的表达很动听,即使他着装很俭朴,但给人的感觉依然是美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社交礼仪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要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在勤奋求知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以提高自己的礼仪水平.

一个社会学家指出:“人活着,他就应有社会责任感和修养,谁能把社会责任感渗透于心灵之中,谁就对社会有益.”教师就是学生责任意识和修养的唤醒者.首先,教师要强化责任感教育,注重挖掘责任感教育的信息源.其次,要丰富责任感教育内容,有效地开展责任感教育的实践活动.另外,要围绕责任感教育目标,挖掘责任感教育的渗透点.一个知识渊博而又善于表达的人,一个精通教学而又敬业乐群的人,一个懂得学生而又善于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人,一个既严格要求而又不失幽默风趣的人,一个充满生活情趣而又朝气蓬勃的人,一定是一个为学生所喜爱的老师.做学生有修养的健康成长引导者,在教学中,总有让教师头痛的学生,面对他们的不良行为,教师不应总站在学生的对面,而应站在学生身边,帮助学生,鼓励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教师只有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看问题才会全面.“心理置换”思考问题的方式在教育活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心理置换”顾名思义也就是将心比心.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教师把自己当学生时的角色认识和过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体验,转化为今天的教育智慧,从而更深刻地诠释教育真谛.教师必须明白,学生是人不是机器,学生需要生命的活力,学生需要平等的交流,学生需要生成性的未来.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道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主张是非对错,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犯过错误,犯错误正是一个积累经验的机会,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因此,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教师不能以暴风骤雨似的批评让其产生忧愁、悲伤、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些教育资源,运用教育机智纠正学生失当的行为,引领他们走出错误的沼泽.在学生发生失当行为时,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一、做平等中的首席.二、给学生犯错误的权利.三、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弘扬主流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今,孝心教育已成为青少年人格教育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孝心教育”这门课程亟待加强.“孝心教育”必须注重实践,应该与“爱心教育”结合,要从细微处着眼,从小事抓起.

现代学生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强.受各种媒体的影响很大.心理复杂而又脆弱.在教育中,因为施教者忽略对被教者的心理了解.往往会出现反向努力的现象.这种现象又叫做反向努力律,是心理学上的一条规律.这条规律告诉我们.施教者如果施教意识太强.急于以某种方式向被教育者灌输某种东西.而忽略他的意志、情感、独立人格.他就会感到这是侮辱甚至是伤害,就可能引起相反的心理效应.使受教育者产生反感或逆反心理.为了保护自己,被教育者会紧紧地关上自己的心扉,拒绝接受教育.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能收到什么效果呢坚持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情感、为人师表、从小事抓起和注重评估的层次性体验.道德与人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道德是人的道德,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离开了人,就根本谈不上什么道德;另一方面,道德的真正存在并发挥作用离不开人的内在自觉.它不是靠强制性的力量或者生理化的条件反射就能发挥作用的.因为即便有了道德规范.如果人们不去信仰、服从它,这些规范也将形同虚设.所以,从道德与人的关系看,德育必须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实践自然就是“以学生为本”.教育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很多时候,学生经历的都是些小事、琐事,而这些恰恰是积淀、培植、引导良好行为的绝佳时机.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就是“认识——实践——自觉——行为——品质”.哪怕是“弯腰捡张废纸”抑或“随手关掉水龙头”等司空见惯的小事,都能体现孩子的闪光点,都是引导孩子纠正和克服身上不良行为的萌芽点.抓小事,让孩子积“小”成“大”.教师对学生言行上的“亮点”要及时褒奖,大力宣扬,弘扬正气,积淀孩子的德育素养;对学生表现出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教育,帮助学生克服、纠正,让思想品德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因“小”失“大”,日复一日,铢积寸累,必将会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产生长远而巨大的影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道德发展具有明显的水平差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教育时,不仅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他们,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而且,在评价的过程中,还要看到学生在道德践行中所表现出的道德认识的层次差别.同样一种道德行为,不同的学生虽然都能很好地规范自己,但各自的理解水平、认识能力是不同的.据此,我们重视研究学生道德行为背后的认识和情感水平,在此基础上的道德评估才是科学的、贴近学生实际的.道德评估不能满足于学生自律的种种道德现象.而要重视评估方法的创新,真正把握学生的心理,才能促进学生德性的提高,增强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的实效性.

注重学生道德修养的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品德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总之,经过多年教育实践证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情感、为人师表、从小事抓起、注重评估的层次性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