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建设之要

点赞:20290 浏览:938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文化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如何传承、弘扬、保护、发展中医药文化,使其焕发新光彩和新魅力,是一项事关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课题.

今年4月底,备受关注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发布.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中医药文化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医学科学.其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础,崇尚和谐、追求平衡的思维方式,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道德准则,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时至今日仍然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和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权健国际自然医学集团董事长束昱辉认为,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核心价值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道、儒、释等各家学说之大成,融道教医学、佛教医学、少数民族医学和民间医学为一体,学术成果涉及哲学、天文、地理、环境、气象、生命科学和医药学等方面.

中医药文化又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受到了国际社会和越来越多国家、地区民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由中国政府提议的《传统医学决议》,鼓励和敦促发展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已经成立,秘书处设在中国.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团体会员加入了总部设在中国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医药产品和怎么写作已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本草纲目》两部中医古籍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发展格局.作为中国特有的具有原创思维的医药卫生、科技和文化资源,中医药正越来越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

当前中医药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党、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200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年,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

“十一五”期间,中医药文化建设首次纳入中医药工作重点任务之中并得到快速发展,逐步建立了促进传承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了中医药文化与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以及对外合作交流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以“北有同仁堂,南有余庆堂”为代表的中医药老字号,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深入开展,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得以创建,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中医药文化建设时不我待.

“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在束昱辉看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怎么写作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人才匮乏.

同时,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尚有差距,高效顺畅的中医药文化工作机制和发展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医药文化发展规律和特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药文化专业队伍需要进一步充实、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中医药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

形成促进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共识与合力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有关专家指出,应该发挥国家、行业、社会等多方面力量的作用,形成强大共识与合力:

——努力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中发挥作用.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把患者当作亲人对待,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要牢固树立“大医精诚”的理念,践行仁心仁术、尊重生命、精益求精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

——深化中医药文化研究,挖掘中医药文化价值,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加快中医药文化产品创作,丰富中医药文化内容.

——加快中医药文化专业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思想作风过硬的人才队伍,推出一批群众喜爱、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名家大师.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海外中医孔子学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扩大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

——通过多种形式,结合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大力开展中医药文化和科普知识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满足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民生需求.

——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将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等其他工作结合起来共同推进.

生产性保护中医药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我国对“非遗”主要采取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立法性保护四种重要保护方式.

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生产性保护方式主张在保持“非遗”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生产、开发,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利用和发展,使“非遗”更好地融入民众、融入生活,反哺社会.这对保护具有生产性质及特点的“非遗”项目,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将“非遗”划分为十大门类,其中,适用于生产性保护的主要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部分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近年来,先后有41项中医药项目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包括中医养生、传统中医药文化、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民族医药等.

中医药文化建设之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医药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民间秘方、验方是历代人民从大量临床实践之中总结出来的,是我国“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发挥着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显著疗效.有关专家建议,对其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在通过科学认定论证和反复临床试验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市场化生产和开发.在这方面,权健国际自然医学集团作出了不懈努力与探索.

在对于验方的理解上,权健集团认为,那些经过科学整理、升华提高且已被列为经典的验方,以及有医学根底、代代相传的验方,是挖掘、开发的重点;对那些散落民间的验方,则要进行科学认定、慎重筛选.目前,权健集团已收集、筛选、总结秘方和验方600多个.

同时,权健集团一方面每年拿出利润的1.5%的份额,组织专家,专门从事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工作,重点在古籍、文献、典故、名人传说、民间故事中挖掘中医药知识和技术,先后编写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讲义》、《纳甲五行与天干、地支》、《神农本草经与古代药物学理论》等材料,重新整理了鲜为人知的《中医气象学》、《中医古代动物分类学》、《中医论宇宙天体与人体结构》、《中药炮制规范剖析》等.

如果没有现代的科技手段和先进的商业模式,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就缺乏了载体和依托.经过科学认证与临床试验,权健集团对疗效快、治愈率高的民间秘方和验方加以研发与推广,并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积累,通过企业制度、文化、管理、经营模式创新,不但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也使民间秘方和验方得以产业化生产并走向市场,在治疗疑难杂症等方面惠及社会和民众.

责编/王志远陈楠美编/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