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与法治

点赞:21699 浏览:1032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01

在宪法和人权史上,世界性的格言是:在分权未确立和人权无保障的地方便没有宪法、没有法治.这是创立古典人权正文样板的立宪国家――法国留给全人类的警句和财富.走向法治,须从把握法律的至上性始;把握法律的至上性,须从肯定人的高贵性始.当人类的一切行为围绕着人二字展开时,人权与法治的理想便由远而近了.

一、人权与法治的基本含义概述

(一)人权的基本含义

讨论人权概念,首先要明确人权主体的范围.人权主体范围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发展,这也表现在人权主体的理论领域当中.有学者认为,人权主体范围的扩展可以归纳为三个过程:(1)“从有限主体到普遍主体”.人权主体有限的古典人权理论至20世纪中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发挥到了极致.正是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中才孕育出了对普遍性人权的迫切需要和真切追求.(2)“从生命主体到人格主体”.新的理论认为,法人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与自然人有同样活动能力的实体,作为法律拟制的人格与自然人一起构成现代社会的主要要素.所有法律上的人格都是平等的,其待遇应该是同等的,不管这个人格是自然取得的还是法律拟制的.(3)“从个体到集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权理论与实践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权主体不仅已从有限的某些人发展为普遍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每个人,从生命扩展到人格,而且从个人发展到集体,这是人权主体理论的又一次革[1].学者们所概括的上述过程实际上已经大致的将人权的主体范围勾画清楚了,即人权主体应该包括:(1)所有的自然人和法人;(2)集体,如少数人群体、民族、国家等.关于人权的基本含义,本文采取了英国学者米尔恩(A.J.Milne)关于最低限度人权的说法,并且为了将人权概念常识化、普及化,我们将人权定义为“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二)法治的基本含义

法治是一个内含非常丰富的概念.首先,它指的是与人治根本对立的一种治国方略和社会调控方式.其次,法治意味着人民必须守法,政府更必须守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有效防范国家公共权力的专横和滥用.第三,法治还是一种理想的政治社会状态.法治最终要表现为一种法律秩序,它表现为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已经法律化、制度化.所有的法律主体依法维护自己的法定权利,忠实履行法定义务,从而使整个社会在法律调控下有条不紊健康有序地运转.最后,法治的价值前提是它对于基本人权的承认.宪法和法律不是基本人权的渊源,而是其产物.宪法和法律可以修改,但是人的基本权利必须切实维护.

二、人权与法治的关系

法治是人权的根本保障

法治的根本价值和目标,只能是保护人权.法治如果偏离了保护人权的目标,就不是真正的法治.

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言,法治优于一人之治,是因为在作出决策时,“群众比任何一人又可能做较好的裁断.”“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影响的神祗和理智的体现.”[2]人权是对人治的根本否定.在人治体制下,人权是没有保障的.法治同人治的区别就在于有什么样的法律,法律的作用是什么,法律面前是否人人平等.在人治社会,虽说制订法律,但法律的主要内容是确认国家的统治权、等级制和家长制,首要功能是维护统治者需要的社会秩序.法是用来治民,民众的人权则不受法律的保护.在法治国家,法律则是确认人权和自由,而不是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对人权进行限制.因此,人权就会成为法律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指出“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手段,等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哪里的法律成为真正的法律,即实现了自由,哪里的法律就真正地实现了人的自由.”[3]法治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是人权的根本保障.法治首先要求法律必须是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良法,具有明确性、规范性、公开性、普遍性、不矛盾性等特点,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其次,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性.法治的核心是法律至上.任何个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任何机构都要遵循法律至上的原则,法治面前无特权.法律只有普遍遵守,才能得到切实的实现.

人权法律化是现代法治的形象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说明人权法律化,在中国已深人人心,当然,它须具备一些条件.因为人权并不就是法律权利,并且,法律会消灭,而人权作为人的权利,会伴随人类始终.


首先,必要的、相应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次,必要的社会精神生活条件.人权既然由社会承认,就必须与该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准一致或大体一致.否则,人权就会成为某些人随心所欲的东西.再次,必须是一般主体所普遍具有的权利.至于特殊群体的权利也不应该超过一般主体所享有人权的平均水平,而只能保持一致或持平.最后,要有被一体遵行的现实可能性,否则,人权就不可能以法律的形态存在,而只能以道德的形态或习惯的形态存在.

第一、二两个条件即人权进人法律领域的社会物质、精神生活条件,表明的是人权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性,也表明人权的发展特性.第三个条件则是人权自身的特性.第四个条件表明了人权与法律相契合的特性.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是人权得以法律化的必要前提.它们共同促进人权的法律化,并将最终促进人权的实现.这也是人权进人法律领域,由法律来保障的目的所在.

在当代,保护人权和建立法治已经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人权与法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权是法治的基本价值和根本目标,法治是人权的根本保障,也是人权得以保护和尊重的重要标志;离开了人权,就没有真正的法治;离开了法治,再好的人权理念也不能实现.这些道理凝结着人类政治发展的深刻的历史经验,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在今天,认真思考人权与法治的关系,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有着重大意义.

人权与法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权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