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一种责任表达

点赞:17810 浏览:8170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灾难事件的突发性、破坏性、震撼性和社会性,决定它成为了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和社会舆论关注的中心.正因为灾难新闻如此受到受众的关注,媒体在制作新闻标题时更应予以重视,并在醒目、夺目、震撼、深情上下功夫.

灾难新闻标题,应以社会责任为审美取向,这不仅是新闻从业人所肩负责任的一种表达,更反映了作者的社会公德与人文关怀.而令人心忧的是,很多媒体工作者在灾难新闻的报道及标题制作上,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出现了不少问题.

灾难新闻标题问题呈现

1.人文关怀的缺失

一名七岁小孩因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被汽车撞倒而酿成惨剧,经法院判定汽车司机无直接责任.某报刊在报道该事件时,以《七龄童走路违章被撞死――法院判决“白撞”》为题.毫无人情味的“白撞”二字,既有违法律精神,也亵渎了人类爱心.某报一则消息,报道的是一小伙路遇一陌生女子,只顾看而忘形,不慎掉进窨井的事.对当事人来说这明明是个灾难和不幸,而这家媒体却用了娱乐化的手法来调侃,将标题做成《美丽的陷阱》,给人有冷眼旁观和幸灾乐祸的味道.另有一骑车人被农用车撞倒后,又被该车从头部辗过当场惨死.当地报纸赫然以《骑车人“中头彩”惨死》为题对这一惨剧进行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强烈批评.无独有偶,吉林某报在报道一跳楼者时,标题竟然为《昨晚上演“高空飞人”》.不知该报道的作者,在将者比作“高空飞人”时,有否考虑过伤者的悲与痛.而近年来,像这样缺乏人文精神的灾难新闻标题在媒体上不是个别现象.实际上,以耸人听闻或嘲笑、调侃的手法来制作灾难新闻的标题,从而招徕读者,已被一些报纸视为竞争手段,甚至在一些地方成为新闻业界的“潜规则”,这理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2.为修辞而修辞

标题中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新闻标题更加生动.而灾难新闻标题中的修辞用法则需慎之又慎,绝不能为了修辞而修辞.构成灾难新闻主体的,往往是一些血淋淋的灾难事件,带给人们的往往是巨大的损失和痛苦.因而,在报道的用词上,必须客观、庄重.用什么样的眼光审视灾难,以什么样的角度报道灾难,是灾难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课题.有些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为求“独家”和吸引力,置灾难的主体事件和群体于一边,刻意寻找灾难中的一些边缘问题和“花边”内容来拟题,这是极大的视觉错位.


有的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用词轻薄,对在灾难中的人们表现出很不尊重的态度.如某家媒体在报道一个车祸时,所用标题是《两车头碰头、乘客撞破头》,对伤者的痛苦没有充分的关注,含有幸灾乐祸的意味,纯粹是为了押韵来“凑”这个标题.

另一则关于惨烈的撞车事故的报道,一家报纸却做了《两车拥抱、死伤多多》这样的标题.如此运用拟人的手法,对死伤者表现出不应有的冷漠.试想,他们的亲友看见这样的标题,会是怎样的心理感受?我们的媒体到底想要给受众传达什么?我们的新闻人真的就没有一点良知和血性了吗?讲求社会公德和人文关怀,应该是每个新闻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更应该体现这一原则.

3.低俗化倾向

有些媒体完全不顾伤者和读者的感受,作出了一些低俗而不堪入目的标题.如某日凌晨,成都天府大道怡丰路口发生车祸,造成1死7伤.当地一家报纸却作出了这样的标题:《面包“拥吻”、一女飞出车外只剩内衣》.如此悲惨之事,这家报纸竟用谐虐调侃的语气称之为“拥吻”,且津津乐道于女乘客只剩下一条内裤.这样的社会公德意识差到极点,连起码的道德感都没有了.

4.突出场面

灾难新闻本身的“悲剧性”使有些媒体找到了“炒作”的材料,利用灾难新闻中受害人的痛苦,作为新闻的卖点来吸引受众.他们不加选择地报道新闻事件,甚至在标题中就对其进行夸张形容,一味用味和刺激感获得轰动效应.如此标题,毫无美感,只能给受众造成恶心、恐怖的心理阴影.

特定情况下,新闻标题的制作上,运用有别于黑色的其他颜色,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更好地表达新闻主题,引起受众关注.但由于灾难新闻自身的悲彩和受众接受新闻时的特定心理,媒体在报道灾难新闻的时候,对色彩的使用一定要考虑到受众的心理感受和事件的本身特点,否则,很可能给受众造成反感.某报在报道坠机事件时,标题为:《小客机包头坠毁、54人罹难》,表达并无不妥,但在颜色设计上,却以红色将标题突出成几滴血的样子,令人毛骨悚然.

灾难新闻标题的审美视角

(一)震撼为引人关注

当灾难事件发生之后,新闻媒体作为公众获得相关信息的最重要渠道,惟有以其强应变力获得读者的关注,才能使报道产生新闻所承载的公众效应与社会效果.因而,带有震撼力标题的新闻,往往能在同类报道中脱颖而出,引人关注.

如《汶川8级强震、震惊震撼震动中国》,这是某外媒所作的标题.既简洁有力,又有震撼性.尤其是“震惊”、“震撼”、“震动”三词连用,妙语连珠,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此次地震的巨大灾难性质.又如《台风“达维”撕扯海南岛》,是《工人日报》的一则标题,“撕扯”二字,震撼、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该台风对海南岛所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带领受众展开想象的翅膀,体味其中的深意.《“凤凰”遭遇飞来横祸――凤凰卫视副台长赵力群驾机航拍命殒温州》,刊于2001年的《深圳晚报》.报道了“中国航拍第一人”赵力群――这位立志让照相机插上翅膀的摄影家,不幸遇难的消息.这则标题仅八字的主题,短促有力、形象传神,“凤凰”一词的巧用在这里使该事件更具浓重的悲剧色彩,读来无不令人扼腕叹息.而副题则进一步以极具现场感的描述,让人不仅对新闻事实有了直观的印象,且以一“殒”字令人联想到星辰殒落,牢牢锁定读者的目光,让人过目难忘,并深切感受到这一灾难所带来的沉痛与哀思.这则新闻标题,获得“全国好标题一等奖”的殊荣.

这就是好标题的魅力之所在.难怪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人民日报》前社长邓拓同志,曾感言:“谁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

(二)危情须给人警示

《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和《绿色的悲哀》,是《中国青年报》1987年对三篇大兴安岭火灾通讯报道所拟的标题.这场大火,造成193人丧生、5万人流离失所、85万立方米原材被焚毁、100万公顷土地被烧的恶果.新闻报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剖析了林业职工的渎职、林业管理部门的官僚主义及落后的管理体制等恶因,成为灾难报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扬时代主旋律的典范之作.

《五宗“罪”――杭州地铁施工塌陷调查》中,主标题“五宗‘罪’”,以一“罪”字旗帜鲜明地引导受众将谴责的目光投向五个层面;副标题“调查”二字,则告诉读者该报道侧重对事实真相及事故原因的探讨.整个标题,准确表明立场,警示更多当职者从该灾难事件中反躬自省,进而避免类似惨剧的发生.

标题是一种责任表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公德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动车追尾的鲜血能否凝成尊重生命的丰碑》,是《南方都市报》对前不久发生的温州列车追尾事故报道中的一则标题.这次的列车追尾事件,在给受难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悲痛的同时,更给我国超高速发展的铁路建设事业敲响了一记警钟!这些无辜的乘客,用鲜血警示建设者们,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不应以无视安全为前提.只有尊重了生命,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另有一标题《童年,在723拐了弯》,从这些不幸罹难的孩子们的视角,呼唤当职者关爱生命.

(三)灾难中寄予大爱

《一座县城瞬间夷为平地(引题)救援!救援!千军万马进发北川(主题)》,这是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一篇通讯的标题.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级地震”发生后,《绵阳晚报》记者冒死赶往重灾区北川,采访军民驰赴北川抢险救援的英勇事迹.引题令人无不为灾区人民忧心难平,主题以精简诗化的语言与特别强调的句式,在人们脑海中产生强烈的悲壮美与意境美,生动传神、意味深远.标题中的“救援!救援”,是作者面对巨大灾难时,心中最强烈的呼喊,表现出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同情与真诚关怀.

某日,一乘客的手机掉入列车便池,当他伸手拾手机时,手臂不慎被卡,相关部门随后展开了多方营救.同一事件,两家报纸同时报道,标题不尽相同.一则是《寒冷的冬夜、温暖的故事,火车停开5小时,为救乘客一只手》,另一则是《捞手机,一旅客手臂卡便池、凌晨,险情上报到铁道部――特快列车急停4小时拆厕救人》.两个标题,都表达出了新闻的主要内容,但读来却感受不同.前者重在为读者送上一则关爱备至、温暖人心的故事,后者则仅满足于将相关部门排险救人的事件平实展现.这其中反映的,不仅仅是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更体现出他们面对突发事件的不同人文精神.

灾难报道,不能仅限于以冷静的视角直面悲剧,而更应该从人性的角度审视灾难,关注生命,给予关怀.新华网为“汶川特大地震”所拟的一则标题极好:《鲜花盛开北川废墟、板房中的“花样年华”、中国坚信:一切可以从头再来》.无情的天灾将城市摧毁后,执着的生命仍然顽强地搜寻生存的希望,展示自身的美丽.这是标题的题中之义,体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无疆大爱和无限期望.另一个同样荣获“全国好新闻”的通讯,以《人性的光芒》为主标题,带领读者从悲剧性的灾难中,发掘面对死神时“山高水长般的父爱母爱”这一深刻美好的主题.人性中闪耀的是亲情之光,读者收获的是感动之泪.

(四)悲壮里彰显英雄

2010年4月13日凌晨,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塔端的发射天线遭遇雷击,引发天线外罩起火燃烧.由于起火点位置特殊,曲臂消防车无法企及,王永强等两名消防战士爬上天线,用口含矿泉水的方式扑灭明火.上海《青年报》以《消防战士口含矿泉水灭火》为题,报道了该事件.这个看似简单的标题,却将我们消防战士在危难时刻,有勇有谋的英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血染的录像带――记程敬发生命最后22分钟》,是1989年1月13日《武汉晚报》上的一则标题.它言简意赅、感人至深地刻画了武汉消防战士程敬发的高大形象.“血染”的录像带,记录的不仅仅是一个消防战士在抗灾救灾的过程中英勇殉职的悲壮故事,更彰显了他用生命抒写忠诚誓言的伟大情怀.

《山洪突发、流浪妇命悬一线,神兵天降、架软梯救人生还》,是《楚天消防》(第100期)应急救援报道中的一则标题.在突如其来的山洪面前,流浪妇女生命垂危.而正是有了不畏艰险的消防官兵的及时援救,她才获得了生的希望.这些红门铁军们,无愧于“神兵”的称号.有了他们的舍生忘死,才换来了人民的幸福安康.

灾难是无情的.作为新闻从业者的我们,要从灾难新闻报道中,发掘悲剧力量,以“有情”的新闻标题引人关注、给人警示、寄予大爱、彰显英雄.这不仅是灾难新闻的使命所在,也是灾难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在制作灾难新闻标题时,我们要时刻牢记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才能达到应有的新闻效果,履行好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

(湖北楚天消防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