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政治文化看中国的政治建设

点赞:26110 浏览:1191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政治制度的发展离不开政治文化的背景.当今,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政治文化落后和政治改革紧迫的两难境地.中国的政治文化中既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也有民族传统的政治文化,还有当代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国的政治建设必须正视和重视自身的政治文化现状,确立正确的政治文化导向,借鉴西方政治文化的经验的同时,使政治制度与文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关 键 词 :政治文化;中国政治文化;政治建设

一、政治文化的内涵

对于政治文化的涵义,国内和国外专家学者的阐释都不尽相同,但总的认为它作为社会文化总体的一部分,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其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

正如马恩选集中说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同样,一个国家要推进政治建设也必须在既定的条件下进行,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政治文化背景,如果脱离政治文化的条件去探寻政治发展的出路、制定政治制度,结果也许会与政治发展的初衷相背离.

中国的政治文化看中国的政治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政治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背景及现状

二战以后,面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和冲击,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国内外的重重压力下纷纷推进本国的化进程,加速引入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是,这种生搬硬套的非但没有给这些发展中国家带来人权、稳定和法治,也没有给这些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反而导致这些国家生活贫困、政治动荡、社会不平等、通货膨胀和背负巨额外债等.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在这些国家遭到质疑.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政治改革道路的探索必须考虑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并逐步确立其主导地位的新型政治文化,这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主流;二是在新的条件和环境下历史的逻辑的发展的传统政治文化;三是外来的尤其是西方的政治文化,这是中西政治文化交流、碰撞的产物.正是这几种不同的政治文化,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同时,又有原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作为现实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文化、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文化,颠覆了传统政治文化中人格依附的政治文化和安于天命的政治文化.正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引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思想解放,找到了救亡图存的思想武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指导地位的确立,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结晶.

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是根源于数千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有其两面性.一方面是积极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庸的政治观等,这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如政治关系中的重人格、轻制度等的消极性,“中华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视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和非正式的制度,而不重视建立与实施理性化的正式制度”4.这种政治文化反映在官员身上就是官本位和家长制的政治文化,反映在平民身上就是臣民关系和依附权威的政治文化.同这种官文化和臣民文化相伴而生的是一种等级观念,中国的等级制尤其具有政治性特征.“在中国人们的物质享受和消费能力及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各种的满足只取决于一个条件:人们的政治身份、权势地位”5.这就造就了中国人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根本关联的政治文化.这也是中国政治建设的主要障碍.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华民族的爱国志士把西方政治文化大量引入中国,但是,很多政治文化因“水土不服”而昙花一现,并没有真正帮助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但是,最终经受住历史考验、拯救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加速融入世界的政治舞台,使中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西方的政治文化.西方的政治文化如、自由、人权、平等、公民意识、参与意识、法律意识等等,这些都体现了西方的政治价值观.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原本是西方政治文化的内容找到了其经济根基,这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改变了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政治思维方式.

可见,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是一种融合性的政治文化,它既有已经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又有本土的传统政治文化和很大程度上还处于理论形态的当代西方政治文化.其中,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集中体现为一种意识形态指向和政治文化目标,指引着中国政治文化的前进方向;传统政治文化根深蒂固,渗透在政府官员和群众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中;当代西方政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已渗入中国,但是,这种政治文化影响的范围十分有限,尚未普遍地演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和思维方式.

三、努力建设中国先进政治文化

中国政治文化的混合型和面临的新形势,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先进政治文化建设.就目前来看,建设中国先进政治文化的根本任务是要通过有效途径努力改变能影响政治行为模式的心理积淀,推进政治文化发展,加快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进程,构建新型的政治文化体系.

1、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政治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最具革命性和批判性的思想武器,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解决,人们达成了对以社会主义本质论为核心的政治制度根本价值的共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中国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体系,为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前进方向和判别标准.但是,由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多元性模式限制了人们对主导政治文化的政治认同,影响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信念.因此,为了改善这种不利状况,在坚持这些指导思想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国民的教育,尤其是人文思想的教育.列宁曾经指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谎话偏见,而没有政治.”[9]民众只有以一定的文化水平为基础,其政治参与才能真实有效. 2、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同传统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促进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建设中国先进政治文化,达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实现中西文化的结合,必须借鉴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文明成果,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为人们所认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体系.对待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我们要看到它在现代化建设方面的积极性,例如,传统儒学重视人际关系、道德、风俗文化,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它贯穿着“安国家、定社稷、序人民”的求治心理.此外,儒家还倡导“天下定为一尊”的思想,造就了视国家统一为当然、分裂割据为异端的政治文化观念.这种强烈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基础上的爱国主义,对凝聚、统一社会具有广泛的促进作用.当然,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化之间必然存在碰撞和磨擦.尤其是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今天,随着整个社会的深刻变革,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呈现较为明显的非同步性,传统政治文化的阻滞性会现得更加突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在相对封闭的历史中独立形成的,其文化形态和民族性格早已融为一体,传统文化意识的积累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它在政治变迁中,需要人们加以客观对待.

3.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同西方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推动世界优秀政治文化的中国化.

对待外来的西方政治文化,我们也要用辩证的眼光加以看待.历史的证明,封闭只能导致落后,任何一种文明的成长都离不开对其他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这是历史文明演进的必然规律.当今世界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的特点,同质政治文化已经取代了异质政治文化.与此同时,中国政治文化也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因此,正确处理本国政治文化与外来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世界政治文化变迁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建设先进政治文化,既要正确认识西方政治文明与西方霸权主义的关系,又要正确区分政治现代化与西方化的概念;既要反对全盘西化论,又要反对国粹论,最终推动中国实现政治现代化.我们要按照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对西方政治文化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过滤,努力使世界优秀政治文化在新形势下,新环境中实现新的升华,为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必要的支持.

4.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水平,健全政治参与机制,构建参与型的政治文化.

党的十七大又提出:“要塑造公民意识,建设公民社会的目标.”这意味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以政治文化为突破口,只有在公民中培养权利责任意识,培养公民对的忠诚,政治制度才有坚实的基础,政治制度才会良性运转并得到有效发展.因此,首先,必须努力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在当代中国,广大的普通民众整日奔波于生活的劳碌中而少有参有政治的时间和热情,大多数人在政治参与方面宁可被动接受也不愿积极地去影响政府的决策.这些都在某些程度上制约了新型政治文化的建构.

其次,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政治参与氛围.良好的政治环境是培养政治参与意识的摇篮.依法治国,提升官员和民众的法制意识,为政治塑造良好的环境.

最后,建设中国先进的政治文化离不开高效协调运转的政治参与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这里的“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就是政治文化的体现.在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制度只是形式,文化才是内核,政治体制改革只有立足于政治文化,才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作者单位:新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