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社会化路径

点赞:23900 浏览:1073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其中国化历来受到众多理论家和实践者的关注.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化的统一关系和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遇到的来自利益因素、意识形态、体制内与体制外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民族差异等方面的障碍,探析在民众功利心理、文化建构、信息沟通、精英培养和双轨制满足需求等方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五种路径.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社会化;实现路径

[作者简介]李鹏飞,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201硕士研究生;戴瑞,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201硕士研究生;张雯,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社会化路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2―0013―04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政治社会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含义

1938年10月,在六届六中全会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中国最早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此后,、、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产生了由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着中国和中国人民深入开展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成果,创造新成就.尤其是曾多次强调,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应该包括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是因为,从实践层面来看,在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移植到中国并运用于探索救国救亡道路的,中国探索的救国救亡道路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依靠广大农民阶级、团结小资产阶级和进步的大中资产阶级共同参与中国的革命.在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团结社会各阶层,共同建设新中国,共同参与改革开放,大幅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正是中国把实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广泛宣传并使人们接受,人们跟着走切实得到了实惠,进而更加拥护中国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化过程,中国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创造了历史的奇迹.从理论层面来看,无论是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落脚点始终是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化的概念也始终贯穿其中.这些理论成果的产生正是源于中国对革命、建设和改革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比较,即当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化状况的反馈总结.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静态层面,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动态系统.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从而找出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社会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普及和人民群众对其的接受和拥护.社会普及度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在各地的宣传范围、档次、力度、人们对其的认知度等维度衡量;人们的接受度可以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与人们生活习惯的契合度、在一定范围内相对于同类的优越性等来评测.一般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从中国社会现实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同时产生马克思主义新成果,并用这些新成果进一步指导解决中国社会的新问题,如此往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程度不断加深,马克思主义社会化程度也不断提升.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化的过程.因为,它关注的不仅是民族性的问题即中国的问题,而且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因此,如果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成一个过程的话,那么实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起始,实现马克思主义社会化则是归宿.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民族性层面,即中国化层面;第二层面是大众性层面,即社会化层面.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政治社会化障碍及其原因

由于中国现阶段政治文化的复杂性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舶来性,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建设具有很大的艰巨性.当然,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有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然而,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益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同时,人们的利益趋向、政治信仰和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每一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公有制体制的改革,使得多种经济成分可以与国有经济公平竞争,这种竞争就是利益的竞争,人们在竞争中根据自身的利益状况选择自己的价值取向,并通过各种政治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而一些利益群体不顾违法的风险进行“寻租”,寻找自己的利益支持者或佑护者.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巩固,更不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二)意识形态因素

“在文化认同过程中,当两种异质文化接触、相遇而产生认同时,任何一种被吸纳的异质文化,作为一个内容无比丰富的复杂体系,不可能齐头并进地把自身系统的各个要素移人其他母体文化系统之中.”中国当前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政治文化,相应地存在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并且每种意识形态都有一定的支持群体.传统的政治文化在中国可以说根深蒂固,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依然发挥着深层次的作用,使得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传统的思维意识和习惯进行活动.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物质载体对中国进行渗透,中国的一些大众甚至部分学者迷恋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生活和表面实际不的政治制度和运作模式.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并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传统的封建意识形态和西方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将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 (三)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政治体制内具有绝对的政治文化权威,它要求每一个体制内的成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的领导.然而,在政治体制外,却没有那么强烈的强制要求,不管人们相信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坚持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只要他们不反对就可以.这种政治体制内与体制外不同的要求,虽然使人们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和自由活动空间,但也同样使马克思主义在深人身心、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方面显得十分无力,特别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物欲观念和自利追求思想的冲击下,马克思主义便在人们眼成了“无用之学”.

(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一方面,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先进技术和综合国力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是中国的最大国情.因此,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会遇到西方资本主义强大经济实力支持下的文化思想的冲击.另一方面,中国国内各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呈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的趋势.特别是那些由于复杂的地形而比较闭塞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就更困难了.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各地区的实现程度不同,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大不相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和路径也不同.

(五)民族差异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生活在偏远地区,过着比较贫困的生活,更有甚者过着原始的封闭生活.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和分散经营,政治上经常性的割据和分裂状态,交通往来、信息交流、文化传播上的诸多障碍、隔阂与不便,使古代民族得以自我聚合的经济联系、政治联系和文化联系发展得还很不充分”.在近代,比较少地参与国家政权的建立,没有亲身切实经历过主流政治文化的洗礼,对的执政理念和思想也不甚了解.如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些封闭的少数民族没有切实地参与进来,没有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熏陶,他们甚至没有感受到和认识到什么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此外,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他们的生活基本上按照世代相传的方式进行组织.这样,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没有切实深入到少数民族,没有形成少数民族统一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之间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比较大,每个民族按照自己的传统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社会化路径

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其作用和影响力的发挥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两个方面”,即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然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自然结合的,它依赖于一定的实现路径.

(一)迎合大众需求,促其深入人心

功利主义思想认为,趋利避害、求乐避苦是人的自然本性.评价一种行为的标准就是是否给人们带来快乐或痛苦,产生快乐的行为就是善的,产生痛苦的行为即是恶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必须迎合大众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以人为本结合起来,在理论建设上更多地反映人民的意志,反映现实的具体情况;在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落实到具体的现实中去.让人们感觉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体现人们的发展愿望,切实给人们带来了实际的利益,能给人们以快乐.如果不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们的发展愿望就难以实现,生活可能会面临困境,自身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就会陷入无止境的痛苦之中.在人们的趋利避害、求乐避苦的心理支撑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会深入身心,并因得到人们的拥护而深入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可以通过把握人们的功利心理促进其中国化.

(二)明确文化差异,合理建构文化

文化的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然而,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化类型,它均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因为它只有作为一个系统的存在,才能完全展现出其影响力,才能使这种影响力持久.同时,不同的文化结构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影响力,具有不同的文化功能.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与此类似,文化也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其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文化整体发挥必要的功能.马克思主义虽然是具有很强涵盖性和容纳力的文化系统,但在实际应用中或多或少地与中国的具体实际不是很匹配,因此这就需要明确中国文化差异性的现状,包括阶层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等的差异性,建构合理的文化体系,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结构体系,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建构合理的文化体系,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路径.

(三)倡导文化交流,增加文化了解

文化是各种信息的有机结合,文化的活力在于这些信息的影响力,即传播能力、渗透能力和兼纳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发挥需要文化的管理与沟通.彼得德鲁克在《新型组织的出现》一文中指出,知识管理由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和使用知识三个系统组成.从总体上讲,知识管理有四个基本职能:外化、内化、相似度检测和认知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必须让人们了解它、交谈它并利用它.在国家层面上,就是要求中国的干部和政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感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要义,把它切实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个人层面上说,就是要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和现实应用价值,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指导自己的行为活动,深化其对自己事业的影响,并以自己鲜明的案例影响其他人也学习马克思主义.在这两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发掘自身的有益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的知识,实现其内化,还要加强对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研究,吸纳其有益的成分和因素,充实自身的文化内容,提升自身的兼纳能力与渗透能力,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文化中的积极要素化为己用,即外化.当然,这一外化过程需要一定的相似度检测,即文化交流与相互学习的媒介.在实践中使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各种文化进行交流甚至直面比拼,不失为一种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路径. (四)培养文化人才,促进文化的大发展

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文化人才来推动.精英主义理论认为,以人类历史而言,高度文明(civi―lization)通常为上层精英所开启,创造历史的是精英而不是民众.这虽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或多或少地从侧面反映出精英在社会发展中的“领头”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培养马克思主义下的文化人才、文化精英.一方面,让更多的人成长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精英本身就是一个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另一方面,这些文化精英不仅可以独立自主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而且可以通过与人民大众的合作,鼓励更多的人民参与到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中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进而实现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因此,培养文化精英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路径的必要选择.

(五)建设双轨模式,实现文化大繁荣

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对文化的需求等级不同,即使同一个人在其不同的发展时期对文化的需求也具有等级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等级理论,人们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接纳融人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马克思主义要满足人民的不同层级的需求,就必须实现其中国化,了解人民的需求现状.对此,要建立双轨制的文化发展模式,从两个层面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宏观的社会层面上,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公益文化,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怎么写作网络,满足一般大众的文化需求,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者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怎么写作,实现一般层级上的即公益层面上的马克思主义对满足人民大众需求的实惠性与效果性.在微观的个人层面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满足人们对文化的多样化、高水平、享受性需求.马克思主义可以通过双轨制满足人们的等级需求来实现其中国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文献出版社,2005.

[3]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方燕,柏欣,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文化认同轨迹特征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6]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许全兴,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J],理论研究,2006,(4).

[8]崔佳颖,管理沟通理论的历史演变与发展[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5).

[责任编辑:胡彩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