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缺失与回归

点赞:4411 浏览:120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缺失现象进行深入反思和进一步优化.只有理解和把握人的精神本质和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尊重和重视人的主体意志,构建生命与世界的鲜活生动、意义永恒的价值关系.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的精神激励、责任塑造和人格提升问题,达到真正的立德树人目标.

【关 键 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理念;生命教育;主体意识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怎么写作、为人民怎么写作,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大报告这一论述,强调以思想政治教育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作为高校,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的更坚实、更有效呢?

“人类世界,生命何以立足,灵魂何处安顿?”这是生命与世界的价值关系问题.这既是“人为什么要活着”的问题,也是“人应该以什么方式活着”的问题.是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需向学生解答的问题.以完善和发展人为教育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和本质不仅在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身心和谐、善良上进、幸福快乐的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关注人自身发展,解读生命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生意义的终极使命.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对高校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以人为本”从哲学本体论上讲,就是在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上,人高于自然和社会,人是本体,是主体,是目标,一切皆为了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所谓“人本思想政治教育”即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本”缺位的.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高校重新把人的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必然成为趋势.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缺失的表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唯政治性

1995年11月我国正式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怎么写作,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唯政治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明确要将大学生打造成拥有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合格人才,这本身是绝对正确的,但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有着探求生命存在意义的诉求.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具有直接目的的意义活动是多样的.尤其是市场经济模式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不断碰撞并产生出火花.如果不审视度势,与时俱进,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开发新的价值目标,注入新内容和新方法,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务虚片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唯政治性必然导致其缺乏时代性、对象性和发展性.忽略大学生的实际利益需要,不面对生活,不联系实际,不能解惑答疑.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大多从教材内容的设计、体系的构建、课时的安排、考试的评估上下功夫,而较少从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利益切合点上去思考.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 “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生命是一个过程,幸福也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性范畴.所以多层次、多方位的生命现象包括人的各种权利、尊严和创造;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进步等,都应成为人生追求和奋斗不可或缺的条件和要素.探寻幸福的真谛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生硬与单调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育形式生硬;一方面教育手段单调.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采用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灌输法,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逆反心理强的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阳奉阴违.忽略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不同利益需要,搞大课堂.老师在台上讲得满头大汗,学生在台下各自为政,教育者认为学生素质太差,而受教育者则认为枯燥、乏味.忽略课程实践的积极作用,走过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能指导生活行为,知行脱节.在技术现代化不断创新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手段依然单一、落后.对于影碟片、互联网等新的传播媒体,教师不愿或不能采用,因为很多学校管理者只看到这些手段的消极或负面影响,甚至认为教师使用这些手段是占课时的“便宜”.此番种种因循守旧,自然会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于被动和尴尬,成为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瓶颈.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回归路径

(一)在全面发展中唤醒主体意识,提升人性格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最大限度挖掘大学生的潜能,使他们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中的目的.这既符合总书记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要“尊重人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要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素质的综合提升和人的各种能力及个性的充分而自由的展示,表现为身心的高度和谐统一.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能够体会到自由、自主的精神力量,渴望超越人的创造物及人的活动的异化,极力挣脱自然存在物为其造成的给定性.也只有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才可以防止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被功利性所驱使并扭曲,提升人性格调,从而充满活力地、富有创造力的感知和创造幸福.人本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并不能直接给大学生带来幸福,但是通过人性格调的提升,引导大学生追求那些有利于实现自我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逐步提升幸福追求的层次,获得持久的、全面发展的动力.这就是大学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使命.


(二)立足传统历史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一定意义上说,历史教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逆反心理还有一个原因是过多过空的歌功颂德.在思想教育问题上回避现实,粉饰太平并不是明智之举.有时候我们也要拿起批判的武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与未来同时面临着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有义务向学生宣传积极的方面,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有责任让学生在是非面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正义心.只有看到真相才能冷静思考,知道自己不足才能发奋、进步,只有面对严峻的事实,才能体验到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意识,才能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

(三)通过生命教育促使大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和价值诉求

生命教育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珍爱自己的生命.教育大学生要有自爱之心,尊重生命,身心健康,对生命存“敬畏”之念.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懂得,人的生命不是私有财产,在每个人的生命根源上有父母的生命、民族的生命.这里的生命不单指人的肉体也包括人的精神,而精神体现的正是人们努力去追求的人生意义.第二,展示生命的意义.教育大学生要发挥自己的才智、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第三,练就顽强意志.教育大学生要意志坚强,不怕挫折,培养勇往直前的精神.第四,诚实、正直地处事和与人交往.教育大学生要敢于坚持正确的言行,热爱真理,诚实进取;有仁爱之心,爱家人,爱朋友; 有亲爱之情,感激之意,与人和睦相处,求同存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缺失与回归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四)让大学生的人格素养在课程实践活动中不断升华

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与行为能力,是其智力与人格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所以,要将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和行为养成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演习,在生活中实践,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和失败的酸、甜、苦、辣,从而学会理解,学会选择,引导他们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第一,注重培养自立、自强、自律意识.让大学生自觉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做主宰自我命运的强者.第二,注重培养好学、乐学、勤学精神.激发学生求知,树立学习信心,养成勤奋、严谨的学习习惯.第三,注重培养自理、自治、自护能力.让大学生真正领会“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的含义,学会独立生活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第四,注重培养乐群、合群、友群性格.让学生养成诚实、宽容、文明、谦让的品德,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