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课外实践中的教育形式刍议

点赞:5575 浏览:1321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课外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文章从红色资源运用的维度切入,基于红色资源的内涵及功能分析,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中红色资源的教育形式:组织红色之旅、开展现场教学、举办主题活动、播诵经典作品.

[关 键 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课外实践 红色资源 教育形式

[作者简介]刘华政(1972— ),男,广西南宁人,广西教育学院社科部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党史、法社会学.(广西 南宁 53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西教育学院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本土教育资源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有效开发与合理运用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YGB10,项目主持人:刘华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73—0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政治性、理论性和导向性强是其显著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实施经由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来完成.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外延,课堂教学以教材为凭,侧重于教师对理论的讲解、脉络的梳理、知识的传授;课外实践以体验为核,侧重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成效的检验、情感的领悟.思想政治理论唯有通过课堂教学并途经课外实践,真正做到“入脑”,方能内化为学生的养分,并外显于其言行.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实践,教学资源均是前提和基础.课堂教学资源给学生的更多是置身其外之感,课外实践资源赋予他们的则是置身其中之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史上留来的那些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人和事以及与之相关的物和表现出来的精神,俗称“红色资源”.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资源.红色资源如何界定、有何功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中如何体现,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课外实践中的教育形式刍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精神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一、红色资源及其功能

(一)“红色资源”的界定

红色资源属社会资源,内容既有人物,也有事物;形式既体现为物质,也体现为精神.“红色资源”是精神内核和物质载体的统一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红色是革命的象征,代表着进步、健康、积极、向上.先进性,是红色资源的时代特征.现当代红色资源在精神价值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雷锋精神、98抗洪精神、03抗“非典”精神、08抗冰冻灾害精神、08抗震救灾精神和航天精神等;在物质载体层面上,主要表现为蕴涵这些精神的人物、事迹、文献、文艺作品、纪念地、纪念物等.

(二)红色资源的功能

1.资政育人.红色资源是革命理论的源泉.“红色”,表明了其政治性的价值取向.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无不体现了、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信念、无畏追求、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无私情怀和高尚品格,这些精神财富是国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不竭源泉和无尽动力.蕴涵党的创新理论的红色资源一经民众所掌握,便产生生生不息的物质效应.这些资源蕴藏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用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透过潮流把握主流,通过现象看清本质,从而明辨是非、坚定立场、守住信仰、开辟未来.

2.传承历史.红色资源是一笔宝贵财富,具有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它所具有的厚重的革命历史内涵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是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后者包容了前者,因此,历史越向前发展,革命精神的内容越丰富,红色资源的沉淀越厚重.党的事业是在连续不断中开拓前进的,后一时期总是包含前一时期斗争的成果.这就决定红色资源总是一脉相承的.一种革命精神一旦形成,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具有长久的影响力.因此在概括某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革命精神的含义时,总会包含以往革命精神的成分.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其中各自包含的革命精神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但在其表述上却很难分开,且这些革命精神都是用实事求是这根红线,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目标联在一起的,本质上是一致的.

3.陶冶情操.现当代红色资源中,各个历史阶段留下来的纪念地、纪念物,以及反映当时人物的事迹、档案记录等文献和影视、戏剧、歌曲等文艺作品,都以不同的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向世人讲述和呈现了那段艰苦岁月和革命历程,使身处其境者无不从内心深处受到革命教育及人物无私精神、无我品格的洗礼.图文并茂,声像俱全,沐浴其中,感受到的是心灵的交融和忆苦思甜的教育.这种感受,会使外在的物质和精神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个人身上的素质并通过自己的品行来体现.看着一座座饱经风霜的建筑、一件件沉淀历史的工作生活用品,听着伟人们感人的故事,体会着领导人们那种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身处其地其境、面对其物其事,无不心潮澎湃,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这必将进一步强化个人的爱国信念,积极履行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二、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中的教育形式

红色资源的“资政育人”“传承历史”“陶冶情操”功能决定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有可为.课外实践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环节,无疑在红色资源开发运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中红色资源的教育形式大体如下:

(一)组织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即红色旅游.但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内容的红色旅游,其侧重点在体验式的课外教学,这有别于一般的休闲式度检测观光.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中的红色之旅有很强的目的性,旨在通过实地的经历和感悟,使学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领略教材中讲述的理论观点.为此,师生需事先做好做足相应准备.对旅游之地及其相关景点内容要有所选择,对旅游线路要认真设计,对拟参观点的背景材料要加以了解.旅游内容要不脱离思想政治理论有关课程的大纲,要尽可能将教材内容与旅游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将课外旅游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实现两者的内在衔接.这样,才不至于理论与实际的脱节. (二)开展现场教学

严格来说,现场教学就是课堂教学,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但与通常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地点在学校内教室里不同,现场教学的课堂不在教室之内,其地点是在学校之外.基于此,本文将现场教学列为课外实践的内容范畴.这里的现场指的是分布于校外的革命教育基地.教学的内容是基地涉及的人、事、物及其承载的精神.教学的方式是基地导游或课任老师就着实地、实物、实景讲解.现场教学内容与教材知识点一般没有直接的内在关联,很大程度上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用于现场教学的这类革命教育基地通常布于学校附近或学校所在地的周围地区,路程不远.现场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的是其中的氛围,人受到的是震撼,心灵经历的是洗礼,留下来的是思考和敬仰.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更利于思想政治理论深入学生大脑,效果比简单的课堂教学要好.

(三)举办主题活动

国家规定的每年的法定节日和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时间节点.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拉开了新主义革命的序幕,无产阶级作为领导力量开始走到前台.为纪念这一次学生爱国运动,国家规定每年的5月4日为青年节.大学生是青年,这个节日对他们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任教师不妨在每年五月的这一天或五月围绕青年学生这个群体开展校园青年论坛、革命岁月追忆、青春飞扬演讲等系列青年主题活动.活动项目及内容可向学生征集,但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应有革命岁月追忆的内容,至于其活动形式可以不限.毕竟,现在“90后”大学生对过去发生的知之甚少,而教材中对过去的描述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即使有所提及,也难以做到深入全面,更多的是概要介绍.因此,有必要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不然,他们就真的成为没有历史记忆的一代了.这于国于民族都是不利的.大学生中值得和需要认真记忆的重大节日、纪念日还有每年7月1日的中国生日、8月1日的建军节、10月1日的国庆节等.借助这些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要由系列项目组成,形成“组合拳”,努力营造秉承先烈、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氛围,而不能过后无痕.当然,这些活动的组织开展非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任教师所能完成,尚需团委、学工处、学生会等一起来共同完成,属全校性的活动.

(四)播诵经典作品

经典,以其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和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而为大家喜爱和传诵,经久不衰,具有时代性和传承性等特点.这些经典,或表现为著述,或表现为歌曲、戏曲、影视等文艺作品,它们均以不同的文艺表现手法,描述或讲述或重现了过去的那段令人铭记的岁月,使受众忽觉“时光在倒流”,能从图文并茂、声像共汇中获得直观的忽受.这里的经典作品特指革命进步题材的.在高校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红歌合唱、诗歌朗诵、影片展播等.经典作品传诵可结合上述提到的主题活动来进行.这项活动也需要学校有关部门来共同参与,形成全校一步棋,可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统筹.老一辈的大学生大都经历过校园播诵经典的时代,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是来自于《上甘岭》《地道战》《地雷战》《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雷锋》《今天我休息》《邱少云》《咱们的牛百岁》《十八个手印》《月亮湾的笑声》《甜蜜的事业》等影片展播,《东方红》《白毛女》《沙家浜》等戏剧演出.这些作品影响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推动了优秀人物不断涌现、事业不断推进.电影周、红歌比赛、诗朗诵会等这些经典作品播诵活动既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深化了他们的理论认识,还指明了他们的努力方向,修正了他们所定的目标,更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个重要环节,前者重在理论说教,后者倾向于实际体验.就思想政治理论而言,课堂教学固然重要,课外实践也断不可缺.不过,有别于其他课程的课外实践,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外实践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之外以活动为载体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印证式体验,而不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理论说教与实际体验相符,思想政治理论才能真正进入学生大脑,化为动力并见诸行动.很大程度上,思想政治理论能否发挥效用,内化为学生的动力,取决于学生实际体验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外实践环节只能加强而不是削弱,不能忽略更不能省去.当然,课外实践的方式仍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内容仍需充实、赋予时代内涵.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外实践才不会“走过场”,甚至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李实.准确认识“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J].政工学刊,2005(12).

[2]郭代习.红色旅游资源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党史文苑,2009(2).

[3]廖运生,陈勃.论井冈山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4]伍先福.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过程分析[EB/OL].http://.crt../news2007/News/wuxianfu/2006—5/30/00009006_2.,2005—04—24.

[5]韩玉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开展爱国主义教育[N].人民日报,2005—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