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化、专题化、问题化

点赞:10435 浏览:443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根据“05”方案精神,联系高职教育理念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概论课教学的哲学化、专题化、问题化的问题.哲学化教学的关键是选取适当的哲学原理和方法作为章节的画龙点睛之处;专题化教学的难点是把教材原有的章节顺序重新进行排列,分为十个大的专题形式;问题化或问题式教学是必须在课本后面思考题的基础之上对教材内容的一、二、三、四级等章目由陈述句的形式变为疑问句的形式,更大限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关 键 词 :高职;概论课;哲学化;专题化;问题化

根据、教育部“05”方案,[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具有无可替代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目前,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思想政治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十二五”期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是现在非常迫切的一项艰巨任务.高职“概论课”的改革方向、改革出路何在?经过这些年来不间断的探索、实践与积累,我们认为在保证意识形态正确和教材内容大体不变的大前提下,结合高职学校的特殊情况,从哲学化、专题化、问题化的角度对课程进行适当的改造应该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哲学化、专题化、问题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政治理论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哲学化

我们提出哲学化的意思就是把哲学理论与高职概论课教学相结合.为什么要进行哲学化的改革或者说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哲学思想和方法?原因包括下面两点:

一是该课程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但凡曾经都教过“高职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课”(简称基础课)和“概论课”的教师应该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后者与前者比起来,政治性、理论性更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理解和掌握好马克思主义以及与中国实际和实践相结合所概括、总结出来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这条贯穿全局的主线.而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是一种哲学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概论课程内容的背后无处不闪耀着、体现着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和方法,说得再直接一点就是离不开它的正确指导.即使课程内容没有直接体现出来,但是,我们教授概论课不应该简单化、表面化地就内容来讲内容,要学会去深入挖掘背后的、内在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因此需要以哲学作为指导.

二是从培养高职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着眼.“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等”[2]高职生虽然与本科生比起来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必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要不然今后在工作、生活实践中就会缺乏理论指导,影响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当然,我们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式、教条式地去理解和掌握政治和哲学理论知识,那样反倒是害了他们,关键是正确地理解、掌握和学会运用思想精髓和方法要领.

如何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实现哲学化,这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的问题.事实上我们这几年来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此项工作,在这里把所积累起来的经验作如下总结:

首先是为概论课的每一章节选取哲学原理和方法.我们发现课程的每一部分内容的背后几乎都折射出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如果能把它们挖掘出来作为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就会使学生站在哲学的立场和高度,能够更加深入地看待和理解政治理论,所学到的哲学方法还可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实践,提升自己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同时这也是我们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例如,在课程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就体现出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哲学原理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又例如在第七章“毫不动摇地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反映出的是内因与外因的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必须牢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对外开放为辅的方针政策.

其次是如何把所选取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恰当的形式条理清晰、简单明了地表现出来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因为现在大多数概论课的教学手段都是以多媒体技术为主,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PPT模板的SmartArt图形来直观、形象地展示出各个哲学原理及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我们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见图1)在教学中学生反映还是不错的.

二、专题化

什么叫专题呢?就是选取某个东西或事物确定为专门研究或讨论的主题,围绕主题把与此相关的内容集中收集,从而形成专题.专题是由若干有共同性的部分组成的集合体,各部分在主题、题材、体裁、表现手法几个方面中,至少有一个方面有共同之处,属于同一类型.以专题的形式集中展现某一时间周期某一事件的起因、进展、趋势和影响程度,给学生在学习这一信息时得到全方位的认知.而专题化就是在教学中把所要讲授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划分为若干个专题的形式,根据主题内容进行授课,这样做将使内容的框架更加清晰,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为什么要进行专题化的教学,主要是转换教材话语体系的需要.目前,概论课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是由、教育部下文指定,全国的大学生(包括本科和高职高专学生)通用的,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主题不容篡改.但是,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教材在不同类型的大学生中使用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别的.因为编写教材的专家组成员主要来自本科院校,而本科院校的教学指导思想强调的是学生对完整知识体系的掌握,大都侧重于理论学习,如果拿到高职学校,在突出职业导向,轻理论、注重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情况下,高职生要想学好教材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从高职教育的实际出发,在坚持思想意识形态正确的前提下,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内容架构.另外,高职教育的学制较短,有的甚至是两年,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的学时都是相对有限的,而概论课教材的篇幅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在两相矛盾之下,只能是有所取舍,抓住重点来讲.


我们在进行专题化设计时把原来教材内容十五个章目的逻辑排序打破,重新划分为十个大的专题,并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把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十种人”,即“十者”,也以这个作为每个专题的名称.例如,我们把原来教材的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和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合并为第一个专题,名称为“做求真务实精神的弘扬者”,这样就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法论贯穿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也使第二章内容讲起来不那么抽象空洞.又例如把第七章“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和对外开放”和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整合成第四专题,名为“做中国改革开放的开拓者”,使经济上的对外开放和政治上的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不至于人为的割裂二者.我们整合章节、设计专题的初衷不是出于简化内容以达到削减课时的目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为了有效地优化、整合教材资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才做的.

三、问题化

问题化,意为“要求解答的题目”或“需要研究解决的疑难和矛盾”等.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问题化”的意思就是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师每一次上课都要根据课本内容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的方式得出答案的方式.

事实上,实施“问题化”或“问题式”教学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根本的目的还是贯彻落实好“以生为本”的理念,把以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为什么要以学生为主呢?我们经过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部分高职学生对思政课,尤其是概论课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很反感政治性的理论,更反感教师照本宣科、正儿八经地把它讲出来,除非是靠教师个人的才华和魅力,否则很难吸引他们,这就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但是,政治理论本来理论性、逻辑性、抽象性就很强,把它转换成生动有趣的形式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好的一件事情.怎么办呢?那就把压力转给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化压力为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问题又从何而来?在课本每一章的后面原来都罗列好了若干道问答题,这是一处现成的教学资源,可是,我们认为这些问题一方面对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是太少了,不能涵盖大部分的知识点,另一方面难度稍微大了点,对高职生来说理解上有点困难.我们的办法是把教师所要讲到的教材每一个章节的纲目(包括一、二、三、四级)都由原来的陈述句变为疑问句,并且在PPT上反映出来,开篇就把问题摆出来让学生去思考、寻找答案.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以走向一个极端.这里的问题化教学不是让学生把大部分的任务都承担下来,教师可以偷懒,我们只是让学生参与了所有教学环节里面的部分,最重要的环节还是要依靠教师来承担的,特别是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