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莫斯科中国大市场

点赞:2535 浏览:66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国大市场离莫斯科大学很远,从莫大到那相当于斜穿了整个莫斯科城,但莫斯科的地铁非常方便,从莫大出发坐上地铁,在列宁站换乘一次地铁就能直接到中国大市场.

一出地铁站就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到中国人的身影,在临近中国大市场处,扑面而来的就是市场的喧哗声,还有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小商铺,置身于此,好像回到了1997、1998年时北京的雅宝路:店铺林立、全在室外、熙熙攘攘、一片忙碌,市场的叫卖声、搬运人员的吆喝声混杂于此.下车的地方,街道两边全是卖鞋的,各种各样的皮鞋,男士的、女士的、儿童的.有的标价也就在400-500卢布左右,合人民币也就100多块钱.继续前行,街道两边卖牛仔裤的很多,标价也就300-350卢布.由于在国内走的时候我忘记了带手套,所以只能在这里写了.到了一处卖手套的地方,卖主是两个男子,好像是两兄弟.一个俄罗斯中年妇女正在那里成批地购写,于是我上前询价.一个男子的俄语说得我没有听懂,最后发现是越南人,俄罗斯中年妇女给我充当起了翻译,要价300卢布,最后我砍价到了250卢布,手套的质量还可以,中国河北生产的.像这样的手套在国内估计也就差不多15块到20块钱左右吧,运到这里来后,售价大约80块钱人民币.批发估计也就150卢布左右.最后逛到了一处中国菜市场,清一色的全是中国人,一个小店铺,东西摆在街面上,的、卖鱼的、卖菜的、掌鞋的、修拉链的、配钥匙的,凡是你能想象得到国内农贸市场什么样,这里就是什么样.

时间已近中午12点了,天空飘起了小雪,在一家“东南快餐”店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伸长脖子瞅了一下,里面卖的就是炒米粉、炒面、砂锅、水饺、排骨面.两个中年妇女和一个年轻姑娘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忙着手上的活.去写饭的全是中国人,这里的中国餐厅很多,什么天府酒家、北京酒楼等.由于好奇,我也去了一家中国餐厅看了一下,里面的人很多,基本上都是中国人,颇有点像北京“成都小吃”那样的风格,很多都是快餐式的,店里多少有些狼藉.

随后我又去逛了几家中国人开的超市,什么华联超市、九州食品等.说是超市,面积大的也不过就120平米左右,小的只有六七十平米,与国内的副食品店、小卖铺差不多.里面的商品全是清一色的中国货,应有尽有,琳琅满目.黑龙江密山的大米;四川郫县的豆瓣;重庆的榨菜、火锅调料;云南玉溪的;福建、安徽的茶叶;广东的调料、日用品;山西的老陈醋;龙口的粉丝等等.价钱基本上是国内的5-6倍.我一边在店里挑东西,一边和店主聊聊天,想多了解了解他们的生活.店主大约是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他和妻子、女儿一起经营.中年男子不是特别爱说话,可能独在异乡,养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潜意识吧.他默默地整理着货架上的商品,我问一句他就回答一句,从不多说一句话,妻子没事就在那抽烟,倒是女儿和我聊得比较多,她估计也就20岁左右.来莫斯科很长时间了,哪儿都还没有去过,只会简单的俄语,但她也没有觉得不是特别方便,她告诉我在这个区域不会俄语同样可以生活.

走出华联超市,三四个手捧一大摞报纸、身上裹得比较严实的中年妇女,站在雪地里,操着中文央求我写一份报纸.一问价钱,10卢布.我微笑地表示拒绝.一个中年妇女很友善地说:“年轻人,在这里上个厕所都要10卢布啊.”说句实话,10卢布在莫斯科的确是个很小的数字,但这种报纸我看过,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用.这里出版很多种中文报纸,基本上都是日报.这种报纸内容一般都是货运、签证或打工卡、提供去机场接送怎么写作以及提供俄罗斯、中国、中国帅男等怎么写作的广告和一般国内新闻.别人告诉我,由于看不懂电视、听不懂广播、也看不懂俄罗斯的报纸,同时也没有时间或者条件去上国内的网站,所以就有俄语比较好的中国人办起了报纸,把一些俄罗斯的新闻翻译成中文或者把中国国内的新闻从国内网上摘下来汇编成了这样的报纸.这里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中国社会的缩影.他们基本上不与当地人发生过多的关系,当地人在某种情况下也不屑与他们发生交往.所以就形成了这种好相处、但难融入的境地,无法真正地融入到当地的社会中去,无法与当地的主流人群发生接触和交往.

逛莫斯科中国大市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我想,不懂俄语可能也是中国人无法融入当地社会的重要原因吧.到俄罗斯的中国人,特别是在这个中国大市场里的中国人绝大多数是来经商的,对俄罗斯,对莫斯科的千年古迹、百年教堂、诗歌巨人、文学巨匠、地域风情没有兴趣,也缺乏真正了解.而悠久的文化、俄罗斯帝国的情结却是当今俄罗斯人最重要的精神寄托和心中难解的心结.没有文化上的沟通和理解,也就没有相互的信任和包容,要谈融入相对就很难,要谈影响他们主流社会的群体对我们的认识和看法那就更难.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但同时我对奋斗在这些异国土地的国人表示深深的敬意.他们在不是很通语言的情况下艰苦地创业,心里肯定会承受更多的压力.

每次上街,我总能看到韩国和日本企业矗立在街头的巨幅广告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矗立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旁边(又名列宁图书馆)楼顶上的三星巨幅广告.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与克里姆林宫仅有一街之隔,不知道普京总统每次想休息片刻时,是否有走到窗前临窗远眺的习惯,是否他的办公室就靠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这一侧?如果是的话,那么当普京总统临窗远眺时,三星的巨幅广告一定会映入他的眼帘,不知道他将作何感想?还有就是三星和LG矗立在国家杜马附近的巨幅广告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尽管中国的商品遍布全球,但由于大多数是小商品,又缺乏自己的品牌,所以在莫斯科很难看见中国商品的广告.莫斯科这个地方的物价比较昂贵,可能广告的也相当不菲,所以只有那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国际性的大公司才能在这里出头露面.而我们现在的产品还处在低附加值、低的竞争水平上,我们的企业还处在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还无法完全达到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和品牌的自主创建阶段.


现在中国大市场的创业者们或许是中国商品进入俄罗斯市场的先行者,在他们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后没准就会出现一个资源重新整合、资本重新配置的时期,或许那时的中国商品也就一改低端产品的形象,或许那时当我们行走在俄罗斯的土地上,一幅幅中国商品的巨幅广告会跳入我们的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