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开展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课

点赞:8489 浏览:337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勿庸置疑是其最为重要的一环,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基本可用作文能力的优劣去衡量.作文是学生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社会性和创造性,因此,它要求于人的是很多的,但是对农村学生而言,因其受自然环境,家庭情况,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许多学生提起写作文,大都紧皱眉头,拿起笔却无从下笔,无话可说,无资料可查,无例文借鉴,更不必说上网查找资料了.因此农村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选材拼凑,立意不深等问题,下面就农村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因素,谈几点浅陋的看法.

一、奠定扎实的作文基础

(一)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

作文是一种书面表达能力,必然要以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力基础.包括字词的知识,句的知识,段的知识,篇的知识.只有彻底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学生才能在写作中自如运用,由字词组织成句子,再形成一定结构的段落,乃至篇章,这些都是学生作文不可或缺的.

(二)开阔的知识视野

学生除了要掌握丰富的字、词、句、篇等语文基础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关于人生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他的直接经验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重视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倡阅读和积累,丰富的课外知识,只有通过课外的许多独立的活动来获取,间接地去掌握课堂上不能直接获取的知识.

(三)生活经验的积累

经验,不仅是写作材料的直接来源,而且是联想,想象的物质基础.经验越丰富,写作材料的可选择性越强,联想、想象与认知活动就会越活跃.丰富的经验是写作成功的重要条件.写作不但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还需要有深刻的体验.对客观事物只有经验而缺乏体验,写出的文章就会人云亦云,缺少新意,体验越深刻,独到的感受越鲜明,写出的文章才会越有个性,越有特色,越有感染力.

(四)辛勤的练笔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字、词、句、篇的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就要把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去,只有把对知识的积累付诸于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系统化认识.一面学习,一面有意识地积累,这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这种习惯,对于眼前的学习,今后的治学,对于成就一生的事业至关重要.教师一定要教育学生重视积累,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积累的习惯.学生要侧重于手记笔录这种积累方式,勤作笔记,勤写习作,在练习写作中获得知识,不断加强知识的积累,同时也不能忽略背诵的积累,对于名作、名篇,精彩片断,应该做到熟读成诵,并不断复习巩固.

二、合理开展作文课教学

学生作文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一种能力,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除了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之外,还要循着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顺序,安排并实施作文教学.

(一)审题的指导

在话题作文中,审题时应明确两点;第一,题目的限制是什么.一般话题作文,都有一定的限制,如对言说范围的限制,字数的规定,体裁的限制等,都应加以明确.第二,题目从哪些方面引发起联想.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如果在审题阶段,不能激发学生自身的联想,就会面对题目无所适从,无话可说,也可能与题目的意图相悖,只有激活联想,再从诸多联想中筛选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去写.

科学开展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作文教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对于命题作文,首先要分析所给题目的结构,看它是一个独词,一个短语,还是一句话.通过分析各个词语的意义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准确把握主旨,明确题目所“限”和所“给”.看看题目表意的重心在哪个词上,抓住表意重心后,还要进一步根据题目分析和联想,把写的范围、中心、体裁、写法、字数等一一确定下来.

对半命题作文,此类命题方式,往往是给出写作的大致范围,将所写内容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要求填充完整的部分,往往是一个词,而这个词是所写作文的主旨所在,先通过对所给范围的分析,在所限的范围之内,选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确定其写作重心,而材料的选择也往往是围绕所填入的这个词来进行,因为这个词就是作文的中心、主题,所写内容也不能脱离这个词.

写作过程的指导

在完成审题之后,就进入写作过程了——从立意选材到构思、写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并不单独安排审题阶段,而是把审题、丰富写作材料以及立意、选材、构思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来安排写作指导.而且鉴于学生写作的主要困难是无活可说,无话想说,教师的作前指导往往首先着眼于激活思维,激活情感,按照认识规律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想象.人们认识事物总是要经历从表象到实质,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教师可设计相应的导语、情境来诱发学生的联想,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素材.

作文的评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就学生作文而言,“改”文章的主体是谁呢?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学生评文、改文的能力并非说有就有,需要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评什么,改什么.教师要对评改提出要求,因为许多学生往往意识不到改什么,看不出习作的毛病在什么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提供范文,组织学生围绕评改要求讨论范文,使学生明确教师的要求在文章中是怎么反映出来的,从中可以看出什么规律.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体评改文章,应选择那种文字上的毛病不十分突出,在体现要求上较差,在本次习作中有代表性的文章供集体评改.

评改的步骤首先要着眼于全局,全局的问题评改之后,再着眼于局部,评改完之后,还应从头到尾读一遍,从全局出发,看看评改得是否恰当.

总之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从学校教育看,它是语文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能力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作为社会存在所必需的.作文教学对学生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只有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做好作前作后的指导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