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课程改革与实践

点赞:18899 浏览:830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当前,该类院校课程体系存在内容、方法、师资、评价实践性导向不足等问题,必须加强应用性课程的改造.结合浙江树人大学的改革实践,本文研究阐述了应用性课程体系的目标内涵与特征,提出了应用型设置路径,并分析了该校通过课程标准、项目载体、体系转换以及改革途径等方面开展应用性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关 键 词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课程;课程体系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怎么写作,普遍将自身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在生产、建设、管理、怎么写作一线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实现课程的应用型转换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性课程体系的重要任务.


一、应用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1. 两种基本的课程观

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广义上课程是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教学活动方式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学生学习的各门学科和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上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或教学科目.

在大众化之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一个精英化教育模式,大学课程主要以知识本位课程为主导,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倾向于从知识本身的逻辑出发,在课程的组织实施上,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知识化、体系化,课程结构的独立化、专门化和课程知识的结构化.在课程的评价上,则强调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多数并非面向应用所设.

自扩招以来,大量新建本科院校涌现,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因此,这些大学课程建设多以社会本位课程为主,倾向于从社会的现状出发,强调社会当前需要.实用主义知识观认为,大学课程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生活的知识、技能,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主张以社会需求为目的,注重实用性、适用性和前瞻性,重视实用技能和与未来工作相关的知识进入学校课程,按照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来选择安排课程,而非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在课程的组织实施上,强调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与具体工作的相适应,主张按照工作本身的程序来组织实施课程,以便于学生自身工作技能的提高;在课程的评价上,以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就业的需要为目标,注重课程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2. 应用性课程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对应用性课程的概念,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认识.朱健认为,应用性课程体系是一种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揉合了应用性的专业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的课程体系.高林认为,应用性本科教育的课程模式应是“学科—应用性”两个方面,分为“学科基础”和“应用能力”两个课程体系,它们各自既独立又相互配合,每个课程体系中都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且两个体系之间是平台建设和应用培养的关系,而非主从关系.陈小虎提出要以“职业元素”为相似度检测构建专业及课程设置,必须强调按照行业、产业和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知识,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学科知识重组,组建“实基础、适口径、强素能、多方向”的强调行业适用性和较强现实针对性的课程活动模块组合.

应用性课程是相对学科性课程而言的,为改变学校课程“过多依托教材,过多局限课堂、过多传授知识”的困境,对具体课程进行应用性改造,从而使课程走向更应用、更开放,更强调应用能力培养.因此,应用性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具有适用性和迁移性的应用能力为根本目的,其课程目标是既注重学科基础,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能力、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是一个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课程改革与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应用性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应用性课程要特别注重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三个基本方面进行应用性改造.课程结构是不同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把握课程结构应用性必须进行学科基础课程与实践性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调整,提高实践性课程的学分、学时等;课程内容是指课程当中所包含的知识体系,在某一门具体课程中,实践性知识内容是体现课程应用性的基础;课程实施就是指是课程的组织形式与教学方式,应用性课程需要一个多样化的实施形式,尤其需要实践基础的支撑,如现场教学、社会调查、实习实训、实验教学等.

当然,面对整个专业和课程体系的应用性改造,需要把握重点,要着眼于主干专业课程的应用性改造,把“应用性”贯穿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等各个环节,将应用性作为课程设置及其课程体系构建的一个核心指标.

二、应用性课程改革面临的困境

社会需要更多高素质的能快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外部的急切需求与内部的迟缓转换构成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课程改革的基本矛盾.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及其课程内容大多脱胎于传统精英时代的课程模式,应用性课程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1)传统课程观的束缚,课程的实践性不足.目前大多新建本科院校借鉴研究型重点大学的课程设置,强调课程自成体系,注重知识的自身完整性,忽视针对实际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课程之间缺乏沟通、衔接与整合,导致课程间重复交叉.专业课程仍存在重理论知识体系、轻实践环节训练,课程的应用性特色还不够明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

(2)课程内容因循守旧,教学方法传统.高校与用人单位缺乏有效合作机制,不少课程脱离不断发展变化的生产实践,对行业企业的需求信息了解并不充分,更加上一些教师缺乏积极了解行业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的主动性,使得不少专业课程“闭门造车”.而课堂教学仍然以“灌输式”为主,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动参与较少,实验实践环节的实际训练不足,项目式、合作式等激发学生参与的学习方式在很多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较少采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较低.对于实验课程,一些现行课程的实践性较强,然而现行的大纲中实验课时不足,且课堂各种实验内容普遍侧重于验证性,实际效果不佳. (3)师资队伍的局限.教师是应用性课程改造的主体和关键,也是主要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应用性课程需要教师首先成为“应用性教师”,而大多数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业界实务和工程实践经验,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不足成为很大制约,导致其应用性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不足.因而,应用性课程需要教师不断跟踪学界和业界的发展动向,提高教学水平和实务实践能力,主动改造课程、改进教学方法.

(4)现行考核评价机制的限制.对应用性课程的改造需要精心的设计,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传统的考核模式,相对重科研、轻教学,不管是学生成绩的评价还是教师教学的考核,重量、轻质,重结果、轻过程,教师本身面临一定的风险.因而要推动应用性课程的实施,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按照传统的考试来进行;对教师和课程的评价,也相应地进行改造,需要制度的激励和保障.

基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应用性改造,使课程注重社会实际需求,基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围绕任务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转换能力.

三、应用性课程的设置路径

应用性课程必须以应用性为主线,以面向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学融合为依托,怎么写作于一个具有合理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可迁移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建设.应用性课程改革必须抓住改革的重点,把握核心课程、主干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凸显课程的应用性、适应性、模块化和综合化趋势.

(1)面向市场需求.课程要立地区经济发展,对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人才需要调研,分析职业能力需求,提炼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岗位群和行业需要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础,界定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将其细化并落实到具体课程当中.在教学内容上,以适用够用为原则,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更多地把来源于生活实际或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对象,引入实务性强的内容,避免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及时汲取业界的最近技术和知识,增加应用性知识、动态性知识.

(2)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厘清课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和衔接关系,引入“模块化”课程,形成主干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课程之间紧密联系,使得更为衔接和合理.在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专业技能知识模块的基础上,打破学科界限,按照专业和职业岗位的特点,重新分析归属专业技能知识模块,突出关键能力的“模块化”培养.“模块化”课程设置也是当今德国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动向之一.课程“模块化”设置是指在制定专业培养计划时将与同一主题相关联的若干门课程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将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并且在模块基础上拓展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程及专业模块方向,形成一个递进式、特色鲜明且有较强专业竞争力的课程模块,指向核心能力的培养,也提高了课程的针对性和连贯性.

(3)增加综合性课程、综合性实验等的比例.将学科知识理论与职业能力教育相互融合,整合理论与实践,开发学术和职业内容为一体的综合课程,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特别是课程中的项目多为企业生产中的实际工程问题,要求综合性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是开放的、灵活的,教学的开展不应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而代之以项目小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展专业口径.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和专业模块、专业选修课程,增加课程的多元化和灵活性,拓宽学生的专业方向,深化专业能力,同时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还根据专业教育的需要调整公共课程的内容,以适用为原则,针对专业的特点和需要,调整英语、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以及课程内容,增强理论和基础课程的应用性,以便学生在专业学习,甚至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新的领域.

四、浙江树人大学应用性课程的改革探索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浙江树人大学确立了“教学怎么写作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岗位转换能力,又要凸显应用性,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开发一线的职业化人才.因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通过课程标准、项目载体、体系转换以及实施途径等方面,建设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应用性课程.

(1)确立应用性课程标准.学校制订了《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制订了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和课程评价等四方面应用性课程的考量标准.一是在教师队伍上,有合理的校企合作教学团队,业师参与教学的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1/3;二是在教学内容上,结合社会对本专业人才规格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实践、实习、实务内容占总学时的1/3以上;三是教学方法上,结合课程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应用性教学方法,突出问题式、项目式、合作式教学方法,实习(实训)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授课占总学时的1/2以上;四是对教学效果的要求,是课程评价在前1/2.

通过标准的设定,选取部分专业课程进行改造试点,推进课程的应用化.各专业试点课程基于专业特性,自主选择改造的方式.如《路由与交换》课程,基于“校企合作”方式进行改造,调研企业及网络工程就业市场,修编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与具有工程经验的业师合作,确定教学内容和实验环节工程案例,构建工程项目实战群;采用“讲师+业师”的授课方式、运用“案例+模拟+实施”的学习方法、结合“项目递进式”教学法开展.

同时,学校将应用性课程建设作为“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实施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项目考核的重要量化指标,逐步构建课程改造的相应机制.

(2)实施 “课程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和“千人业师计划”.应用性课程的改革必须要有项目为载体来推进.通过《课程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学校在部分专业选取了共计40多门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基本的改革思路是围绕培养目标推进课程的应用性改造,通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团队建设”为两翼的应用性改革探索,凸显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应用性建设.该项改革部分课程参与了由美国马里兰大学和北京大学合作的行动研究项目“能动性、参与创新性学习与多元只能的开发”,突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学习与实践导向,体现了课程的应用性与开放性.今年,学校推出了“千人业师计划”,学校邀请1000 名行业企业的专家业师协同授课,覆盖所有专业类课程,逐步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习实训延伸到企业,以深化课程的应用性改造.目前,已有100名业师进入课堂协同教学,学校将以此为载体,推进教学实践基地、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应用教材、应用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推进课程的应用性改造,为应用性人才培养怎么写作. (3)向应用性课程体系转换.加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是应用性课程的核心目标.学校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为核心,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整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应用性和实务性;通过提高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工科专业实践课占总学时的比例不低于30%,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课占总学时的比例不低于25%,并将进一步提高到30%、35%左右;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加强岗位导向和实用性.实行三学期制,把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集中安排在夏季学期,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教学质量.通过交叉复合与资源整合,拓展校内外实验资源和实习基地,坚持“综合、开放、共享”的原则,大力推进实验室开放工作;加大了实验教学内容整合的力度,提高实验室开放率,以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已占实验总量的83.13%.通过素质拓展学分的创设、毕业论文(设计)互通机制的构建,不断彰显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4)多种途径推进应用性课程改革实施.应用性课程的实施需要相应的途径来实施,学校主要抓好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改革教学方法.以项目为抓手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质量工程”实施过程中,我校连续启动两轮教学方法改革项目的申报和立项资助,共计立项170余个教学方法改革项目;遴选出共计37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校级核心课程、特色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建设了2支省级教学团队、5支校级教学团队,3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同时,我们每学期常规性开展 “中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课堂教学公开示范课”观摩活动、教学技巧研讨会等,各教学单位也结合自身实际,纷纷开展教学方法的交流活动,如语言学院开展的“说课比赛”、怎么写作业学院的“团队教学和合作性学习”、现教中心的“问题教学法”、信息科技学院的“项目教学法”等.

二是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 “双师型”队伍是应用型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前提.学校一方面通过引进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业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加强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学校制订《青年教师下企业的若干规定》,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以下企业产学研合作、业务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在校外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锻炼,并将之作为岗位聘任、职务评审的重要条件,切实提升教师实务教学水平.目前全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已近30%,较好地满足了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还通过多种形式邀请来自业界的学者、专家和技术工程师与本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设计项目等方面进行交流.

三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应用性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新途径,制订了《关于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意见》,邀请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及相似度检测机构参与学校培养体系、课程体系以及课程设计工作,邀请业师开展教学与研究工作,不断推进校企合作.目前,学校建有123个各类合作基地,开展了财通订单班、浙旅英才班、山可能源班、中天班以及立元班等多个校企合作班人才培养,有效地推进了应用性课程的实施,促进了应用性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