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研项目指导中发现的问题解决思路

点赞:5183 浏览:139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目前开展大学生科研项目已成为各高校提高人才创新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科研训练能为学生提供课堂之外的学习体验,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但在大学生科研项目指导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通过合理的解决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指导效果和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 键 词 】大学生科研 SRTP 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泸州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071,2012072,2007223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03-01

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以增强学生的竞争实力,已是教育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全国各高校对本科大学生也普遍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正是其中一种形式.我校为了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励大学生崇尚科学、开拓创新,从2008年起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学生科研资助项目.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本文就近年来指导大学生科研项目的实践以及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思路,为今后能更顺利地完成科研课题的指导提供参考.


1.大学生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的问题

我校一般在每年的9月启动次年大学生科研资助项目,由系院安排指导教师,再由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由学生确定研究方向、题目和撰写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指导教师最后把关来完成项目申报.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 选题缺乏专业性和创新性

目前,一般认为大学生科研活动是一种课余活动,是“大学生群体在学校的组织引导下,依靠教师的指导帮助,主要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学术活动”[1].许多本科生对大学生科研项目有浓厚的兴趣,也很积极主动寻求指导教师的帮助,但是在科研项目申报初始由学生自己所提出的项目选题却基本没有太大的创新,甚至很多选题完全没有经过科学的严谨的思考,而是想当然的主观的提出一种观点.原因可能在于本科生科研缺乏有效的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途径,使得他们在科学选题方面缺乏必要的学科和专业性指导.一部分学生是参与指导教师科研课题中的子项目,选题则相对有较好的专业性和创新性.

1.2缺乏文献查阅知识

尽管学校要求本科生科研项目的申请者必须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并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但是这些学生在申报项目时仍然暴露出他们对文献查阅、资料收集方面的巨大弱点.

1.3申报书完成质量差

由于文献查阅知识的匮乏,本科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均不能完整规范正确的完成申报书的撰写,特别体现在“立项依据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这一项目的完成上,质量较差.大部分学生对于申报书的撰写都是“零基础”,这将耗费指导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开展科研活动中的问题

目前在大学生科研项目的管理和考核上,重立项和结题,轻过程指导,轻人才培养[2].这样的“结果导向”考核方式对本科生引发了许多问题.

2.1科研活动与日常学习冲突

由于本科生初次进入科研领域,自身对科研活动有畏惧,每个环节都需要指导老师进行引导和传授,这必然会使学生花费较多时间去学习和领会,而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日常的学习任务已经非常重,同时还要忙于英语和计算机考级以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果太强调科研活动,必然会造成本科生们的“旷课”与“缺课”,因而影响日常学习的进行.如果利用周末和节检测日,由于一些科研实验有连续性,这又会使科研活动进展不顺.

2.2指导老师的兴趣和指导效果降低

本科生科研知识缺乏,时间无法保证,在重视结果的前提下,项目会更多的依靠指导老师自己或研究生的参与,而不能放手让本科生去自主完成,这会极大的降低指导老师对大学生科研的兴趣和指导的效果.实际上,对本科生科研的关注点不应是科研成果,而是学习过程和效果,过程的训练远重于结果的获得[3].

大学生科研项目指导中发现的问题解决思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针对以上在大学生科研项目申报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的思路:

3.1本科生科研基础知识的提前储备

本科生科研训练已成为教育发达国家为提高人才创新质量而采用的基本对策[4].在我国,本科生科研将越来越被重视和推广.为帮助本科生更好的了解科学研究,更顺利地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在新生入校后,就应该在其学习课程中加入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研究结果分析和论文写作等一系列知识的学习,应先列为选修课,再逐步转变为必须课,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储备科研基础知识,逐步学会从事研究工作的步骤和方法,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探索精神和意志品质,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5].

3.2将科研项目纳入学分管理

在20世纪80年代,国外很多大学已经把本科生科研活动纳入专业教学计划,有相应的学分,并作为常规教学管理[4].但是我校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时间较短,目前还不具备将其作为常规教学任务管理的条件.

3.3改革考核方式,既重结果更重过程

本科生科研项目应该是通过科学研究的过程来锻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2].为提高指导教师的兴趣和指导效果,可以将大学生科研项目计算为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作为教师的日常工作而不是额外工作.由指导教师安排指导时间、指导方式和考核办法,并负责按计划对学生的科研学习进行指导.当然,指导老师也要同样重视科研项目的结果,要求学生科研严谨的对待科研成果,重视论文或者研究报告的写作和答辩的质量,了解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甚至激发深入研究的动机[6].

由于我校开展大学生科研资助项目尚处在初级阶段,需要不断的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改进.作为指导老师,也应该不断反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以便能更顺利地完成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