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之我见

点赞:4207 浏览:1193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作为素质和知识水平都较高的群体,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法律意识非常淡薄,甚至缺失.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是关系到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大事.

[关 键 词]法律意识;大学生;现状途;朗读

一、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的意义

大学生在我国各个领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民族前途国家命运.积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之我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首先,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其次,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需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的法制观念的现状不容乐观,部分大学生对法制教育缺乏兴趣,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种类增多、频率增加,呈现高发的态势.这表明,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已刻不容缓.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一)法律常识较为缺乏

现行的高校《法律基础》课时有限,不可能对法律知识进行系统地讲解,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受专业的局限.对专业的法律知识难以深入把握.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历史及现实造成了大体法律认识水平不高的状况,甚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社会接触中出现许多法律盲点.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主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高低的主要依据,掌握法律知识的多少、法律水平的高低与法律意识成正比.但是,除了法学院校外,不少高校法律基础课课时过少,造成部分大学生法律概念淡薄,法律常识缺乏.

(二)法律认同感不强

传统中国社会消极的法律观念影响着新生代大学生建立现代法制理念.我国受封建专制统治近两千年,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被封建宗族观念、封建特权思想、社会人情观念和“厌讼”、“息讼”观念所侵蚀,身为社会群体的大学生也无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出现了与新时代社会进步极不相容的大学生法律观念滞后现象.主要表现为部分大学生运用传统手段解决法律问题,权大于法思想根深蒂固.虽然部分学生坚决反对人治对滥用权力者表示极大不满和忿恨.但当自己遇到法律问题时.不是求助于调解和诉讼等法律手段予以解决,而是求助于某些权力;部分学生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法制要求.但却缺乏身体力行,依法办事仍不能成为习惯,遇到问题多寻求行政途径或者其他方式解决很少寻求法律保护.

(三)重权利轻艾务

法律最核心的内容即是权利和义务.享有权利就必须履行义务,权利和义务具有天然的统一性和平衡性.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是法律的践行者必须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权利主体’更应该履行自己相应的义务.须知自己权利的得来是受他人的尊重和认同的结果.作为法制时代的权利人,更应该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就是践踏自己的权利.当前部分大学生没有树立起权利和义务观念,只是自私的认为自己是权利主体,涉及自己利益的时候全然不顾他人,当自己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益时不仅不顾及,甚至极力逃避、推卸责任期望能法外开恩、法里容情,缺乏承担法律责任的意识和勇气.校园即是―个小社会,在小社会中没有养成尊重他人权利履行自己义务的良好习惯.就不会树立起真正的法律权利义务观.

三、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要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需要结合学生社会实践.对其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唤起他们对自由、权利、秩序以及法律的憧憬和期待进而增强其法律意识.

营造法律意识教育的良好环境

高等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是―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需要制定长远的规划.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只有三方同心协力’构筑起一个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体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跨世纪人才,才能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学校树立“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观念.首先学校所有规章制度应该切实保障学生的权利,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一致,不能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在日常管理中,特别是对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要依法照章处理,决不能因人而异、因人而改,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给学生树立“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榜样.建立法制化的校园环境应着重防止高校管理中的权力“越位”现象的出现,其核心内容是防止高校行政权力的泛化,应强化高校管理制度的法制化,实现权利义务的平衡.其次'要建立健全申诉机制,鼓励、允许和支持学生进行咨询和申诉,使学生的合法权益能得到及时的保障.社会更应加强法制建设、法制教育的宣传.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保证法律的科学性、合理性,改善法律实施的状况,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个国家国民法律素质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国家法制化、化的程度.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现代法律意识培养,不仅对中国的法治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只有对法律的充分信仰,人们才会将法律内化并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将规范化的法律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区.法律的表现形式虽只是字面条文,但是它却反映社会人文关怀,体现、保障并实现着正义,正是这一点使之能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并为每一个公民所信奉.因此,对大学生传授法律知识时,应注重引导大学生用现写作技巧念来评判与思考法律条文所体现的价值观,是否充分满足了现代正义观的要求.让大学生真正领悟法律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对法律的情感和发自内心的对正义的信仰达到一种对心灵的契合,大学生才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去遵守法律、尊重法律,最终完成法律意识的理念升华.

(三)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培养现代权利义务意识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法律意识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观念,它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自发养成,正确的法律认知需要学校的系统教育.为此,要切实把《法律基础》课纳入教学计划,普及法学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从而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黄稻,社会主义法制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谢尚果,大学生法律意识研究及其提高的途径[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3]郭声龙,应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7),


[4][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