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感恩教育的实践

点赞:7930 浏览:3215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理上产生认可并希望回馈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中国俗语讲“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动物尚有表达自己对于施恩的感谢之情,人类则更加需要注重对感恩意识的教育.目前,高校大学生中感恩教育的开展还处于“流于表面”的阶段,对学生感恩意识的教育很难由表及里的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因此,感恩教育的不断推进还需要社会各界投入更多的精力.文章主要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乏力的现状入手,着力探讨新时代中运用网络推进感恩教育的可能性及实践探索.

【关 键 词】感恩教育;易班网络;意见领袖;网络骨干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乏力的现状

浙江吴华岳所做的针对五所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的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识到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帮助,但也不能忽视有部分学生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感激之心,缺乏健康向上的心态.这主要体现在:第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受社会一些负面价值观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表现出冷漠旁观的态度.曾几何时,路边遇见跌倒的老人会有多少人伸出援助之手,而今依旧被大众视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又会有几个做出同样善意的举动;曾几何时,为了追求真理半夜点着蜡烛苦读却怕浪费了半滴灯油,而今又有几个大学生能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放下手中的IPAD认真聆听老师的教诲.第二,“人情”重于“感情”.由于多元开放的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追逐个人利益的过程中逐渐遗忘了他人,面对社会上存在的极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缺乏抵抗力.90后大学生在处理社会交往方面相对于70后和80后更加显得圆滑世故,真正的朋友、家人之间的感情甚至比不上在他们心目中更加有利用价值的人情,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来培养“人情”,更有甚者牺牲了自己的真爱来换取所谓的“前途”.第三,“人人为我,我为自己”.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子女百依百顺导致当代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比较少的考虑别人的感受,这种在被溺爱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常常会把他人对自己的好看成是理所当然,受人恩惠而不懂回报.

针对上述大学生群体感恩意识薄弱的现实,许多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但收效并不显著.高校感恩教育乏力的现状却愈发明显,其中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首先,高校对感恩教育的力度不足.大部分高校还是更加注重学生的智育,即便是刚刚从升学率中摆脱出来的大学生,又在为毕业后可以有个稳定的工作一头扎入书堆,学生最终依旧是沦为考试的工具.其次,感恩教育流于形式.高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通过开展形式各异的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却收效甚微,不论是感恩征文,亦或是演讲比赛,这些形式各异的活动更像是一场“感恩秀”,大家互相PK看谁的形式更新颖、更吸引眼球,却忘记了活动真正的目的.而学生也只是些“表演者”,很少有人真正会去思考活动究竟是为了什么.再次,高校很难建立完善的感恩评价体系.感恩标准很难被界定并且不能进行量化,学生的考试成绩可以用分数来衡量,但对于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并不能进行量化,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回馈.如何使大学生能够将感恩的行为真正化为是出于内心的表现,这是高校感恩教育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

二、网络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感恩教育如何更加贴近学生且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理从而影响大学生的行为,这是感恩教育突破的重点亦是难点.互联网自从成立那日起就飞速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2011年1月《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止到2010年12月底,中国网络规模达到4.57亿,其中大学生占总数的很大比例.这足可见网络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据调查,有64%的大学生每日上网时间超过5小时,其中20%的大学生每日上网时间超过10小时.因此,高校感恩教育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占领网络这块阵地.

网络因为其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其中的主力,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大家更可以畅所欲言,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变成了一种潜移默化.利用网络的这种特性开展感恩教育,使教育走出课堂会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减少抵抗心理,特别是将感恩这种精神深深的植入大学生的脑中,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这也需要将教育走出课堂,走进网络.

网络感恩教育必要性分析的最后一点是营造社会感恩文化氛围.社会感恩文化氛围是影响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和感恩行为实施的最为关键的因素.要培养社会感恩氛围就需要大众媒体的宣传,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新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的便捷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甚至某些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纸媒和广播电视.将感恩教育搬上网络这个虚拟社会,在网络视频、游戏角色、论坛贴吧中体现出感恩这种思想,既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新生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又能够对社会风气产生净化作用,使感恩精神成为社会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网络感恩教育的实践途径探索

目前网络感恩教育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纵观整个互联网,涉及到感恩教育的屈指可数.中国感恩教育品牌创始人彭成创办了感恩教育,他在对全国各类院校所做的数场题为“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的报告中得到了广大听众的好评.即使他的目的真的是为了激发学生们的感恩之心,那在网络上的推动也仅仅是浩瀚汪洋中投的一粒石子.不过基于企业运作模式下的感恩教育是否运用感恩教育进行炒作也是值得质疑的.高校的网络思政现在尚处于探索阶段,作为网络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感恩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会呈现出积极的态势,因此对于网络感恩教育的实践途径就成为高校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建立网络感恩教育平台

主流网站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有关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关注度中,主流网站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一些门户网站上关于社会时事的评论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主流网站常常以其信息的灵敏获得更多的点击率,社会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常常成为主流网站用来吸引更多网民的法宝,而网站里所散布的评论和观点很大程度上带有个人情感色彩,这些评论和观点一旦产生就会有其拥护者,大学生因为价值判断模糊经常会被一些错误的舆论所导向.因此,教育和社会相关部门加大对主流网站的监管力度对净化网络风气是十分必要的.上海在高校中开始探索属于大学生自己的主流网站,“易班”开始逐渐成为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这是上海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举措,也是网络时代凝聚学生、怎么写作学生、教育学生的新探索,它打破了传统互动类网站的模式,大胆融合了论坛(BBS)、社交网(SNS)、博客、微博、相册等主流的web2.0应用,学生可以再属于自己的网络天地中汲取信息,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以及泛娱乐化影响学生的成长.

感恩教育可以与类似“易班”这样的主流大学生网站相结合,在易班网站上进行形式各异的感恩教育活动,譬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可以在主页发起主题为“今天,记得给妈妈打等”的真情告白活动,通过简单的一句提醒让学生们意识到要记得父母的养育恩.此外,感恩教育也可开辟专属的主流网站,建立网络感恩教育资源库,比如汇集感恩教育电影、音乐、微电影专栏,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直观的感恩教育素材.

(二)对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

高校网络感恩教育的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感恩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拉扎斯菲尔德在二级传播论中提出“意见领袖”这个概念,生活在虚拟社会的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也对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选择方面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虚拟网络社区包括BBS、、微博等多种形式,在这个特殊的社区中存在一些交际面广,善于发表言论,阐述观点的人群,并得到其他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这个群体就是意见领袖.认同是意见领袖能够获得大众支持的关键因素,意见领袖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一方面,正能量型意见领袖能够通过在网络上散布具有积极引导力的言论使受众产生好的行为导向,譬如网络上关于张莉丽老师英勇救人的行为发布之后,就有许多跟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