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文化对大学校园影响的

点赞:5888 浏览:203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文化社会功能的推动下,网络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关键还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推动者,同时也是受网络文化影响最大的群体,网络文化对大学校园的影响作用举足轻重.

[关 键 词 ] 网络文化 大学生活

网络本身是一项科技技术,但由于广泛地被人们使用后,由网络技术而衍生出来的网络文化也就逐渐地占到了历史舞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可不关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一、网络文化兴起的主要原因

网络文化的兴起从技术支持层面上讲主要是得益于网络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截至2011年12年,中国网民总数达到5.13亿人,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38.3%,而且普及率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还在逐年上升.网络变成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虚拟场所,越来越多的人把网络作为了解信息、浏览新闻、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网上交易的主渠道,越来越多的人借助博客、微博等进行文化创造、参与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已经较大程度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网络文化的兴起从社会关系层面上讲主要是由于当今世界“全球化”的需要.所谓“全球化”,是指人类从以往各个地域、民族和国家之间彼此分隔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走向一个全球性社会的变迁过程.全球化意味着全球范围内人们的社会交往越来越频繁,相互关系越来越紧密.网络为全球化提供了一个快捷交往的全新通道,网络文化也就成为世界文化发展较快的那一部分.东、西方文化通过网络的交流,已经不再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传播和交流,而是体现为相互理解基础上的深层文化认同,相互吸收着对方文化的精髓.

网络文化的兴起从内容形式层面上讲主要是文化媒体多元化的推动.从书籍、报刊、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到现代的网络,文化媒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尤其网络文化内容的产生,为网络文化的丰富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首先是内容生产的社会化.在网络博客、社区、微博、互动游戏中,每个网民既是传播的消费者,又是传播内容的提供者和创造者;其次是内容生产商业化.许多大型商业门户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网站,产生了网络平有的文化特色,比如百度、搜狗等;再次是内容生产娱乐化.让网络文化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有丰富的娱乐性,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大大增强了网络文化的传播范围和效果.

二、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网络文化具有补偿性、极端性和大众性等主要特征.互联网是有巨大吸引力的虚拟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展现自我,并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获得尊重、友情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很多人来说,现实生活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如“芙蓉姐姐”、“犀利哥”等网络名人,就是利用了网络文化的传播成为在社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因此网络文化具有“补偿性”特征.

网络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使得在极短时间内,数量巨大的人群卷入到讨论中.人们互相攀比、逐步强化,产生了极其强大的群体极端化效应.如2007年的“周老虎”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网络上聚集了大量人气,“挺虎派”和“打虎派”在网络上相互交锋,构成了一个社会极端事件.事实上,如果没有网络,这一事件要在短时间内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因此网络文化具有“极端性”特征.

网络文化是“草根文化”,有着很强的大众性.从互联网上可以及时收集到大量信息,使得少数人很难垄断所有信息和知识.在传统媒体上,普通民众缺少话语权,只有在网络上,他们才敢畅所欲言,表现出对传统的颠覆和对权威的挑战.根据人民网舆情检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功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体事件的30%.如“最牛的钉子户”、“天价表县委书记”等话题,都是民间通过网络反映出来的.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校园的影响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96.1%,中国的网民中大学生占有很大比例,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得信息,认知世界,通过网络进行交际娱乐.高校也通过BBS、校园网等为学生提供平台和信息怎么写作.根据一项调查,大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平均在两小时左右,大学生上网的目的分布大约在以下几方面:浏览新闻获取信息占28%,上网游戏、聊天的占51% ,绝大多数学生的上网内容都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有着深刻的影响.网络是必不可少的情绪交流和舒缓工具,在信息时代已经不可能完全排斥网络,从这一点来说,当代大学生是网络发展的受益者,但也是网络低俗文化的最大受害者.

一是网络文化提高了大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及时和大量的信息,让大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积累更多的知识.同时由于网络具有信息识别功能,让大学生们减少了筛除不必要信息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据调查,当前高校中三分之一的大学生都拥有了自己的电脑,利用网络辅导学习的学生占到了绝大多数.

二是网络文化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网络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与网络有关的程序设计、游戏竞技、网店创业、网上购物等内容进入了大学生文化生活,网络文化能够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灵感,能够创造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社会奇迹.

三是网络文化解决了大学生人际交流缺陷的困惑.当代大学生多为80、90后,也就是独生子女群体,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强烈,进入大学独立生活阶段,由于缺少了亲属的帮助,迫切需要沟通、寻找同伴和增加归属感,于是就利用网络虚拟空间便捷地寻求到援助和共鸣,以解决自身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及烦恼,促进了情感表达和自我完善,同时这样就避免了现实社会中可能暴露身份和隐私而带来的尴尬.

尽管网络文化能够给大学生带来很多便利和益处,但也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

一是网络文化挑战大学生德育教育.由于网络信息发布的虚拟特质和低门槛特点,使得互联网上的信息质量完全取决于信息发布者的个人素质,这将很难保证信息的真实、客观和准确,也很难保证各种言论能够遵守社会公德的要求.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依然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不良信息的诱导下,由简单的浏览到深刻的认同,由无意交流到有意追求,陷入到某种可能对身心健康成长不利的“亚文化”追逐和模仿的“漩涡”当中不能自拔.这些从网络虚拟世界中习得的“恶习”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选择,影响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 二是网络文化诱发大学生“网瘾综合症”.对网络的依赖,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过渡的依赖就会导致“网瘾综合症”,特别是网络游戏可自由发泄、获得成就感的特征对于普遍存在崇尚自由、渴望摆脱束缚的当代青少年来说无疑具有很大吸引力.这是网络文化带来的心理疾病,虽然没有吸毒那样严重,但同样会对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很大伤害.

三是网络文化制造了人际交流的新屏障.由于网络文化虚拟性,大学生可以在虚拟空间畅所欲言,一旦回到现实世界,有些就不自觉地警觉起来,不愿说真话,不想发表真实感想,造成了人格世界的两重性,使人际交流出现了新的障碍.同时,面对面的语言交流能力也在下降,表现在网络上语言丰富多彩,现实中哑口无言,似乎离开了网络就无法正常表达了,这样对大学生来说是无益的.

四、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的引导和管理,使当代大学生在全球化影响下的社会转型期能够健康成长,真正成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合格和可靠的接班人.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基于网络文化对大学校园影响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网络文化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一是要把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总体规划中进行专项规划,不仅要考虑中长期的硬件投入,更主要的是要不断加强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建设,必须在大学校园里要建立起一支熟悉网络应用技术、思想品德过硬师生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并通过他们的努力,使校园网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二是要严格规范校园网的管理.校园网有必要通过技术手段,如防火墙技术、技术等来提高网络监控和管理的水平,对网站信息的编辑上传进行制度化规范,对有害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消除.要通过分析监控,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防微杜渐”,从而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三是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网络道德实际是社会道德的延伸.网络作为一种虚拟世界,不同于现实世界,但网络的后台始终是人在操作的,操作人的道德水平将通过网络信息的发布间接或直接的反映出来,构成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大学要高度关注网络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分析当前网络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进一步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树立健康规范的网络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