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走进鲁迅”课程项目专家证会纪要

点赞:7953 浏览:2374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基于南京师大附中历史文化的传统、语文组深厚的教研基础以及时代生活的需求,自2010年下半年起,南京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便着力于建设以“走进鲁迅”为主题的课程项目.2012年9月,“走进鲁迅”课程项目通过评审被确立为2012年江苏省课程基地项目.虽然课程项目已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积累,但建设课程基地对于南京师大附中语文组而言却还是新鲜的尝试.为了推敲课程基地建设计划的可行性,也为了进一步提升“走进鲁迅”课程项目的实施质量,5月30日下午南京师大附中特邀新课程专家、鲁迅研究专家、基地建设专家、中学语文教育专家等汇聚一堂,召开了小规模、高规格的“走进鲁迅”课程项目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有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杨九俊老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杨启亮老师,江苏省作家协会创研室主任、江苏省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汪政老师,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徐兴无老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王栋生老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曹勇军老师,南京市教研室教科研管理中心主任、中学语文教研员徐志伟老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京鲁迅纪念馆创办人许祖云老师,南京鲁迅纪念馆创办人暨第一任馆长徐昭武老师.南京师大附中党委书记陈汇祥老师、副校长贺东亮老师以及参与“走进鲁迅”课程项目建设的部分教师也参加了会议.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走进鲁迅”课程项目专家证会纪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程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在论证会上,南京师大附中“走进鲁迅”课程项目负责人倪峰老师先从硬件建设(南京鲁迅纪念馆增容扩建)和软件建设(从必修到系列选修再到实践活动的多层次课程框架)两个方面介绍了课程项目建设的整体情况.针对“走进鲁迅”课程基地建设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规划,与会各专家分别交流了自己的看法.

王栋生老师的发言始终强调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他认为应该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课程基地建设如果能够影响教师,局部改变教师的面貌,引导教师读书学习,这也是一种成果和进步.在课程开发方面,王老师回顾了2004年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大附中开设《中学鲁迅作品选讲》选修课程的往事.这次大学教授进中学的教学实践在国内语文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次选修课讲义的基础上,钱教授与南京师大附中语文组教师又合作推出了苏教版选修教材《鲁迅作品选读》.王老师认为这门课既然是在附中创设的,就应该继续下去,不能在当代附中人手中中断,必须有人能做起来坚持下去.王老师以为《杂文读写》选修课程的创意很好,能将文本阅读和写作实践相结合,最好能继续扩大其影响效能.《图说鲁迅小说》选修课程的设想也不错,也可以做一些文章,参与教师最好能兼具文学与美术两方面的较高素养.


徐志伟老师提到,巴金先生晚年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二十一世纪的任务依旧是“反封建”.启蒙依旧很重要,也是育人的主题之一.课程基地的建设应该从鲁迅这里获取新的思想资源、精神资源.徐老师指出“走进鲁迅”课程项目前面一阶段的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但还要进一步超越:首先,要树魂立本,确定课程建设的主导理念和整体目标.其次,附中课程基地的建设要能够引领高中学习方式的革命.第三,审美思维、理性批判思维的涵育培养应该成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点目标.第四,课程实施方式的改进还有相当提升的空间:是否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体验、合作、探究、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的应用)?课堂教学方式能否静悄悄地变革(如引入“颠倒课堂”、渗透“e学习”)?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是否能有些新的探索尝试,由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转变为为学生学习的评价?等南京师大附中语文组应该检测借“走进鲁迅”课程项目写出高中语文课改的大文章.

许祖云老师认为在应试教育盛行、高考妖魔化的背景下,建设这样的课程项目实在难能可贵.课程项目的实施者应该思考:以“鲁迅”的名目建设课程基地,我们的责任是什么?许老师提醒大家,不要忘了“民族魂”这三个字,不要忘了鲁迅的“立人”思想与启蒙思想.许老师特别提到《旧期刊中的新文学风景》的选修课程角度新,立意好,很有创意.这让他想到了五四前后的《学衡》杂志.《学衡》杂志中很多人都与附中有关联,像胡先、柳诒徵、邵祖平等.当年南京师大附中曾经从出版社写来整套的《学衡》杂志影印本.在20世纪初期,《学衡》是与《新青年》相对立的杂志,代表不同的文化立场.我们今天该如何评价当年那一批有着留洋背景的《学衡》人的文化选择?这也是个值得深入挖掘的课题.

徐昭武老师回顾了南京鲁迅纪念馆的建馆历程,着重提到鲁迅的“立人”思想.鲁迅尊重个人、张扬精神的思想,应该是我们建设课程基地的思想基础.徐老师以为中学生来学习鲁迅,最好是从作品入手,精读细读,读深读透,要借助作品认识鲁迅其人其思想其精神世界.徐老师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穿越时间的隧道,与鲁迅进行生命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当鲁迅和我们同龄(十七八岁)的时候,他在此地做了些什么?他在思考些什么问题?等

徐兴无教授以为在越来越注重技能培训、功利主义学习观盛行的时代风气下,我们建设以“走进鲁迅”为主题的课程项目具有中流砥柱的意义.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国学热、民粹主义思想盛行,鲁迅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批判精神、启蒙的意识在当代尤为可贵.批判不是为了打倒什么,而是为了突破,为了争取自由,这是具有当代意义和时代精神的命题.徐老师说起南京大学文学院建立有吴俊、王彬彬教授领衔的“新文学研究中心”,拥有自己独立的图书馆和民国文献特藏室.作为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老师表示南京大学文学院愿意为“走进鲁迅”课程基地提供学术和资源上的支持帮助.

关于选修课程及相关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发建设,徐老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设性意见:1. 选修课序列的设计虽然能体现出范围由小到大的变化,但最好还能拉开层级梯度,体现出由浅入深的逻辑层次.2. 《杂文读写》选修课课程内容的设计也可以注意到杂文小品的两大源头,一是西方小品文,二是中国古代的杂文小品.3. 《图说鲁迅小说》的课程设计关键是鲁迅作品的接受问题,看不同的艺术家(读者)是如何理解阐发鲁迅作品的,从中看出时代时代文化环境与个性的差异,这是一种涉及多重对话的课程.4. 《鲁迅启蒙文选讲》与《鲁迅与中国文化》这两个课程设计可以合并整合,可以设计一个学生自己搞的模拟学术研讨会的实践活动.期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过《鲁迅批林批孔文选》虽产生于特殊年代,却是一个很好的选本,能看出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不好讲,太专业,涉及的文本也大都是冷僻的.如果改换成《汉文学史纲要》可能更好些,一方面文笔好,是极棒的阅读文本,另一方面视野宽,观念不过时,比较适合高中生阅读.6. 研究性课题可以引导学生做巴金与鲁迅的比较研究. 曹勇军老师提出关于课程基地的建设,有几组关系要搞清楚:首先,课程基地与新课改是什么关系?或许可以认为,课程基地是从物化的角度进行探索,以技术化的方式对课改进行第二次的推动.其次,课程基地的课程建设与现有课程是什么关系?在实施过程中最好能做到将这两方面勾连、打通.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也要靠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第三是课程基地与教研组的关系.曹老师认,为到了成熟阶段,两者应该是合二而一的.曹老师认为基地建设必然会面临诸多困难,首先要做起来,不要有太多顾虑,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不断调整完善.其次是要坚持,具体来说:1. 先要做好模型建构,用最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基地课程的框架,突出精神内涵,用精神引领整个基地的建设.2. 要有规划意识,注意分阶段分步骤的拟定目标,明确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3. 过程记录非常重要,最好能搞一个基地建设的简讯.把日常的工作都记录在案.4. 要为参与基地建设的老师们着想.大家凭什么参与这一项工作?用什么来吸引老师们?更具体一点,基地建设的负责老师应该有经费使用签字的权利,定好费用账目的使用规范.

汪政老师也认为课程基地是新生的事物,应该先做起来再说.目前课程基地规划中有些设想非常好,比如将美术与文学打通,跨学科组合.鲁迅的确对中国木刻艺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汪老师提出有几个核心问题应该进一步明确:中学学习鲁迅什么?中学的鲁迅学习怎么定位?我们走进鲁迅课程基地的目标是什么?遵循鲁迅“立人”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应该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主题.针对课程的开发建设,汪政老师还提出了两个观点:1. 倒读鲁迅,由人及文:最好能更多关注鲁迅这个人.学习鲁迅自然应该知其人、读其文,我们通常是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来了解鲁迅其人,而课本中鲁迅的作品又实在是很有限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反过来,先知其人,再读其文?了解鲁迅其人能更好地学习鲁迅的作品.从鲁迅的书信、日记、回忆录入手,为鲁迅的著作编写提要,这样我们所感知的鲁迅才是去标签化、符号化、娱乐化的活生生原生态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才能吸引学生去认识他了解他阅读他.读鲁迅应该是一辈子的事.2. 鲁迅不死,关注当下:鲁迅是不死的.鲁迅的精神、鲁迅的传统存活于当下的语文生活当中,而不是仅仅在教材中的几篇选文当中.只有明白这点,我们才能懂得鲁迅何以不死.我们的选修课程的设立能否关注一下鲁迅在当下语文生活中的存在,比如说“在场主义”直面现实问题的文学创作,比如说以刘亮程为代表的当代乡土文学创作?其间都有对鲁迅精神的传承,也都有值得当代高中生关注的文本.

对于课程基地建设,杨启亮教授认为应该要明确几个问题:1. 课程基地该如何定位?――是着眼于思想政治方面的宣传推动,是强调学生的个体成长(立人),还是突出选修课程的建设?2. 这是为谁而设立的课程?对于尚在高中阶段的未成年人,我们要给他们些什么?对此应该心中有笔账.中学毕竟是基础教育,如果把大学里的事情都做了,那还要大学干什么?3. 这是为了什么的课程?在“做人”与“做语文”上有什么样的定位?这个课程体系对于“做人”的影响与思想政治课有什么区别?如何避免政治工具性的偏差?最好能把语文与其他学科有个比较清晰的界定.4. 这个课程该如何去做?是否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鲁迅存在的那个时期,那些大家他们是如何学习成长的?他们的成长经历能否给我们一些启示?很多地方不必搞那么细,那么面面俱到,最好能宽松一些,随意一些,有点自由,有点弹性.

最后发言的杨九俊副院长认为南京师大附中“走进鲁迅”课程基地整个计划方案已经做得比较好了,能想到的都已想到,很难再有大的突破.但大家必须要明确“究竟为什么要做”的问题.课程建设必须要有团队,要有个主持人,要用“走火入魔”的态度去做.不然,这样的计划是很难做好的.杨副院长提醒项目组,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与学校文化以及其他课程项目组合融通.课程建设不能孤立于学校的整体目标之外.而学校也应该在制度上对课程基地予以支持,不同层面的课程活动应该有不同的制度.杨副院长鼓励南京师大附中课程项目团队要有向往未来的意识,要面向更广阔的天地.南京师大附中做这件事应该有超越课程基地层面的内容,比如聘请特约研究员,吸引外面的社团或鲁迅研究者、爱好者前来交流访学.以南京师大附中在中学的地位,做一件事就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南京师大附中应该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