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点赞:4691 浏览:144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资源包括耕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草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及物种资源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危机,本文通过对科学技术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及农业资源中一系列问题的阐述.总结了农业可持续利用的思路及具体方法,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 键 词: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G3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202-02

1科学技术的发展

50万年前,人类掌握了利用火的技术,从而导致了制陶术、冶炼术,出现了铜、铁制工具,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16世纪中期,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拉开了第一次科学革命的序幕,太阳中心说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17~18世纪,蒸气机的发明,人类社会工业文明有了大发展.19世纪,法拉第划时代的发现奠定了电机的理论基础,为人类打开第二次科学革命的大门.随后,不仅是电动机取代了蒸气机,而且相继发明了电报、、电灯、电影、电视、电脑,并于20世纪初进人第三次科学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丰富多彩、繁星闪耀的世界.

而科学的发展,又推动了技术的发展,相应的三次技术革命也与科学革命一道,使生产规模和劳动生产率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提高.

目前,工业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有60%~80%是依靠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取得的,有的工业部门甚至是100%地领先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在当代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往往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标志.因此,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2生命的产生和人类社会进步

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农业资源均是以人为主体的条件下来进行讨论、研究的,离开了人这一主体也就无从谈其他.人的历史较之地球的发展则显得特别的短暂,我们现在所生存的地球是距今46亿年发展起来的,在其形成之初至距今37亿年前,地球上没有生命,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在南非距今37亿年前的变质岩中发现的蓝绿藻遗迹.原始生命的出现,改造了地球环境,先是使还原性的原始海洋变成氧化性,然后是消耗大气中的CO2,释放出O2.这是地球上生命参与地球演化的一次革命.

地质历史时期不同生命形态的产生、演化、绝灭,都是与环境的演变密切相关的.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演化、发展的趋势是:生物体由简单到复杂、适应能力由弱变强、生存空间由小渐大.最终在200~300万年前,地球上人类从哺乳动物猿类那里分化出来.在50~100万年前,人类掌握了利用火的技术后,地球环境中就明显地留下人活动的烙印.而地球到目前为止是人类借助先进的仪器如哈勃空间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宇宙探测器等所能观测到的150亿光年之内的无数星球中唯一具有生命的一颗星球.

人类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壮大的过程为:在距今4万多年前的中石器时代初期,全世界有约300万人,在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约500万人,在8千年前还不足1000万人,此后随着农业的出现和生产力的提高,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至纪元初期世界人口约2亿,1650年前后约5亿,1830年10亿.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而快速发展.之后加速发展,到1930年达20亿,1960年30亿,1976年40亿,1987年50亿,目前近60亿.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发展速度也非常的快,1664年1亿,1762年2亿,1790年3亿,1834年4亿,1949年5亿,1954年6亿,1964年7亿,1969年8亿,1974年9亿,1981年10亿,1988年11亿,1996年12亿,2000年13亿,用1956年美国人口学家赫茨勒在其《世界人口危机》一书中提出的“人口爆炸”来描述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再确切不过的了.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逐渐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也创造出人类社会所不愿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一系列问题.

3农业资源及其危机

农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内人口的粮食等必须品的来源,要维持一个人的生命和生活,仅食物消耗就需1斤菜、1斤米、1斤水,燃烧1斤煤及向环境中排泄1斤废弃物.那么从1830年以来人类为生存从地球环境索取了3.4×1018(g)物质(相当于现存于陆地生物量的100倍,土壤总有机质的30倍)、排泄物达8.5×1017(g).其中前四项的内容几乎都属农业资源,由此一项,农业资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我国的农业资源曾经一度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中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人口爆炸”,人均资源量极少.

3.1耕地资源

总土地面积9.60×106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南北长5500公里,东西宽5000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2/3,平原占1/3,人均土地面积不足15亩,耕地仅为世界的1/9,1.33×108公顷,人均耕地仅只1.2亩,离人均耕地下限的0.8亩为时不远.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非农业用地迅速增加,耕地逐年减少.1958年~1993年间,我国累计减少耕地2.57亿亩,年均净734.3万亩,1994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071.8万亩,减少数量比上年增加14%,其中国家、集体、个人建房占用206.9万亩,占19.3%自然灾害毁地185.1万亩,占17.3%.而减少的都是优良高产耕地.目前中国耕地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全国已有1/3的省(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而东部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人均才0.5亩左右.面积减少、耕地质量退化、水土流失严重、肥力衰竭、土地盐碱化和土壤污染等严重威胁着中国土地的安全.

3.2水资源

我国多年平均降水(不含台湾)6.19×1012立方米,相当于年水汽输入总量1.82×105立方米的1/3.由于受到季风的影响,中国降水分布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雨季越来越短,降水量越来越少,降水集中性越来越强,降水变率越来越大.地表水多年平均2.71×108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8.288×1011立方米.我国淡水资源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占有量只233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4,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的问题日益严重,1993年全国570个城市中300个不同程度缺水,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而我国水环境中78%的淡水污染物超标,40%的水资源已不能饮用,500多条较大河流中已有400多条被污染,大小湖泊2.4万多个,80%以上受到污染的危害,地下水的污染总量也达到50%.4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由于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资源不足,导致人地关系紧张.然而人在地球系统中,只是系统中的一分子,人生活的环境是由众多成分共同组成,中国古代就已辩证地明晰了天一地一人的关系,现代生态学的研究结果也证明“天人合一”现在是而且将来也是人对自然的态度.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因而可持续思想在人类社会造成了各种灾难之后于1992年重新提出,立即受到全世界的响应,而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又是其他持续发展的基础.怎样才能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呢?

4.1资源的高效利用

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利用率和生产力,通过合理布局和技术应用,使各项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完善和统一.

4.2资源的节约

由于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各种资源均严重地不足,而资源的浪费对其可持续发展是一极大的阻碍,如粮食浪费,中国每年生产5.0×106吨白酒,耗粮1.25×107吨大米,生产啤酒6.54×106吨,耗粮1.5×106吨.酿酒用粮相当于全国1个月的口粮,相当于3500万亩粮田的产量总和.因此资源的节约是可持续利用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

4.3资源保护

资源受损,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于恢复的,如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即是如此,而这些资源可能就是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依托.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①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最大限度提高土地生产率;

②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

③用一种较丰富的资源代替另一种紧缺的资源,或用别的资源替代农业资源;

④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既要保护也要开发,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才符合现代的人地关系;

⑤在利用国内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可以更为有效地保护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⑥在中国的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中国模式的生态农业;

⑦开发新的资源来源,森林、海洋等具有极大的潜在供应食物的能力,如海洋占据地表79%的面积,贮存着数量惊人的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A、生物资源:从食用价值来说,在不影响生态平衡的条件下,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亿吨水产品,能满足300亿人口一年的食用;B、盐类资源,仅食盐总量就达5亿亿吨以上,够人类用十几亿年,已探明的元素达80余种,而且含量十分巨大.如黄金550万吨、白银5亿吨、镁2100万亿吨、铀45亿吨、钼137亿吨、锂2470亿吨等,在陆地上可供开采的许多元素濒于枯竭的情况下,海洋无疑是柳暗花明的新天地;c、矿产资源,前景广阔.如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海岸滩涂的砂矿以及洋底锰结核矿和被誉为“海底金银宝库”的热源矿床.

科学技术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科学技术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⑧加强污染治理,使环境污染对农业资源的破坏减少.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必须与政策相结合,人类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才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即按照人类社会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适当地位,依据生态系统的整体运动规律来认识和处理人地关系.使目前人均耕地逐年减少、森林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危害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等全球问题得到缓解,最终使人类社会与地球环境达到协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但也必须坚持可持续的观点.而由于人口的巨大压力,要达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关键的一个方面即是人口数量的有效控制,如果人口总数量不能降下来,则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只是一句空话.人类要生存,社会经济要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生态观为指导,自觉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等原则,在促进自然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污染和生态失衡.将人类社会在地球环境中的活动制约在地球生态环境能容忍、承载的阀值范围内.要着眼于子孙后代的未来,永保地球为人类及其它生命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