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探析

点赞:18808 浏览:828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财务风险评价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对企业可能出现的主要财务风险进行的超前管控,是实现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以赢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来自国有企业内外部的各种财务风险不断呈现出来.因此,为了科学、有效地防范与规避财务风险,国有企业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本文将就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完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财务风险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关 键 词: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一、引言

财务风险是指受内外部环境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化,国有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掌握有效防范与管控财务风险的能力.虽然我国国有企业在经历了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的改革后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但由于体制、经济和历史等原因,其财务风险管理仍处于风险发生的事后总结弥补与减少损失阶段,而没有实行科学、有效地事前与事中监控.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营标准滞后性引发的财务风险

当前多数国有企业没有制定统一、明确的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和经营质量标准,具体表现在:缺乏具有科学性与指导性的财务预算编制基础,会计核算方法与手段比较落后、标准不一致;缺乏科学的交易审批与客户资信管理体系;一些亏损企业不仅存在挤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问题,还存在为了原材料等经济资源而拖欠债务人资金导致商业信誉下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二)缺乏科学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引发的财务风险

一些国企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母公司的会计政策不能及时、有效的贯彻、落实到子公司;缺乏有效地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财务监督机制和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使得企业财务部门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容易引发财务风险;不少国有大中型企业仍采用对下属企业的管理模式对子公司进行管理,资金的切块使用使各子公司甚至各个部门都设置了资金账户,资金的分散化也会加大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

(三)投融资决策不当引发的财务风险

国有企业投融资决策采取由企业负责人报有关政府部门审批后执行.我国国有企业存在乱投资、乱担保、乱拆借等问题,有些甚至在资产负债率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盲目投资扩张,有些违规使用银行信贷资金进行股票或房地产投资、非主业投资、境外投资、高风险投资活动等等,并且不严格按照规定向国资委报告,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起步晚,与企业经营环境不相适应

由于体制、经济和历史等原因,我国关于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所能依据的模型较少,当前国有企业多采用以单变量模型进行财务比率综合分析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方面都较落后与国外企业.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评价体系已经不能与国企经营环境相适应,在实际工作中操作性不强;并且由于这种方法对信息的反应有限,使得企业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信息资源,从而不能更好地对政策、环境等变化作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加大了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与企业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

当前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设计还不够全面、归类不够恰当,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净利率等相关指标主要来自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而较少考虑来自流量表和上市公司提供的其他数据,导致评价结果不能真实反应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短期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的分析不足.国有企业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得到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这两个指标从静态角度反映一定时期存量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但是,在企业流动资产质量很差时,就算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很高,仍然不能有效保障企业按时偿还到期债务;评价指标不能有效反映对于没有在财务报表数据中反映出来却会增加企业变现能力和短期债务负担的因素.此外,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并不能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的均衡情况,从而不能全面反映国企的运营能力.

2、对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不足.如果国有企业资产质量较差,资产负债率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长期偿债能力;如果企业运用会计手段进行利润的相关调节,会虚增企业利润,使得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也不能真实的反应企业实际偿债能力.

3、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不足.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等盈利能力指标基本上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的评价会计数据的指标,这些指标只能分析盈利能力的量,而不能反映企业流入的盈利状况和盈利能力的质,从而难以进行科学、可靠地财务风险评判.

(三)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缺少行业针对性

当前不同行业的国有企业采用的是通用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而不是根据各行业的特点制定的适合自身实际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现有的评价体系主要注重财务定量数据的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定性因素,造成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风险的防范预测能力可能失真.

三、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针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以不断完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从而有效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强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

(一)综合运用与企业经营环境相适应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财务风险评价方法不仅包括单变量判定模型、多元线性评价模型、综合评价法、概率模型等静态财务风险评价方法,还包括动态的神经网络分析模型.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应当将财务管理中边界不清、不一定量因素和定量指标相结合进行财务风险的综合评价,即应用多元统计学原理进行多元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财务风险的主要指标,并计算各种指标发生的概率,最终确定综合指标以明确财务风险发生的范围.

(二)优化现有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非财务风险评价指标

1、优化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运营能力指标.运用以资产负债表和流量表数据计算出的到期债务比,从动态角度反应一定时期经营流量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运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负债流量比,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流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流动负债的偿还;运用可动用资源与本期预计支付比指标,从动态角度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变化,以及映特定期间内可动用资源是否能满足企业当前的支付水平;运用应收账款平均占用期指标和存货平均占用期指标,较为准确的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变动情况、均衡与否,从而有效避免由于销售季节性等原因而导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不能如实反映企业应收款与存货的实际状况.

2、优化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运用动态反映国企最大支付能力的债务总额比率;运用偿还比率反映国企当前经营活动所具备的提供偿还长期债务能力;运用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企业以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

3、优化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并引入非财务评价指标.运用销售率和资产率分别反映企业主营业务和资产的的收现能力;运用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以能较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收益状况.此外,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国有企业应当科学引入人力资源状况分析、产品市场占有能力和企业发展潜力等非财务评价指标.

(三)建立健全各行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国有企业有必要按照行业分类与特点建立健全不同行业财务风险评价模型,从而增强各行业之间财务指标的可比性.例如,当前高新科技行业的主营业务成本只包括产品成本,其巨额研发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使得行业的毛利率高于传统制造行业,降低了通用财务风险评价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四、结论

财务风险评价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必须认清自身所建立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体系的完善,做到资本结构、财务风险与企业价值的优化均衡,实现综合竞争实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