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应对

点赞:3066 浏览:76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来量度一切会计事项,是现行会计的一个基本检测设.该手段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货币本身的价值稳定不变或其上下波动的幅度微不足道,不足以影响用它来计量会计对象的结果.然而,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衰退趋势,各国经济市场通货膨胀严重.此时,传统的财务会计编制方式已不能反映出真实的财务信息,也不能为企业决策人员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于是产生了通货膨胀会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模式.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宏观调控的失误,造成我国商品物价的较大波动,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对我国会计将造成严重影响.如何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如何在已有的通货膨胀会计计量模式下选择适合我国经济状况的计量模式,已成为我国会计界研究的焦点.

关 键 词:通货膨胀会计原则历史成本应对措施会计核算方法

当前通货膨胀已再度成为社会各界的敏感话题.尽管我国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使物价趋于稳定,然而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通货膨胀仍将困扰我国经济生活.会计信息系统总是建立运行于一定的经济环境中,不同的经济环境给会计信息会带来不同的影响,通货膨会造成会计信息的歪曲,给会计核算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也就成为我国会计研究的一个热点.

一、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对会计理论、会计原则的影响

1、“币值稳定检测设”发生动摇

传统会计所依据的第一个重要会计原则是稳定货币单位原则,即检测定货币是稳定的计量单位,即使变化也是微乎其微.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由于通货膨胀的持续发生,基本上否定了币值稳定检测设.名义货币单位在物价变动环境下,所得到的结果必然缺乏经济上的实际意义.而且通货膨胀率在各个年度并非稳定不变,使得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只能反映历史的财务状况,而不能反映现行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资产价值,是不同时期的不同货币购写力的购置.从表面上看,会计核算使用的是相同货币,但其实际经济含义,与使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货币进行计量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币值稳定”检测设的动摇,致使传统会计以历史成本入账的原则在物价波动较大的环境下,显得较难适应.

2、“历史成本计价原则”面临挑战

在物价稳定或波动幅度不大时,传统会计要求以历史成本入账的原则能很好的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而这一原则在物价波动较大的环境下,显然无从适应.一般认为,“通货膨胀”是一个物价持续上涨的过程,或是货币价值持续下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按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对不同时期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作客观记录,虽然表面上都是以同一货币单位表示,但本质上已不等值,用此方法记录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已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报表使用者就难以正确估量企业的经营业绩,难以真实地估计企业的偿债能力,无法根据财务报表正确地做出投资、筹资和经营决策.

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应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通货膨胀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稳健性原则”依据失真

稳健性原则是按会计不确定性程度大小“谨慎”的选用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的一种要求.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下,历史成本是计量和确认会计要素的基础,这一基础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但是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就会对会计稳健性水平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通过销售收入、折旧、存货和贷款等要素发挥作用.企业在通货膨胀时期往往就会因物价上涨而引发企业销售收入纵向比较指标的增幅大于正常生产经营期间,当期的销售收入增长幅度将大于历史水平.会计信息的失真使稳健性原则依据的前提条件失实,缺乏实施的客观依据,从而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乐观地估计行业的发展前景.

4、“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对应失衡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的收入应该与其投入的成本、费用之间相互配比.企业的收益就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结果的最终表现,在物价稳定情况下,这种配比反映的结果无疑是符合实际的.然而,通货膨胀的发生,资产的历史成本与现实成本有相当大的差别(特别是折旧费一项).一般的固定资产也需在几年内才能收回它的原始投资,检测若在此期间该项固定资产上涨一倍,那么成本项目中仅此一项的历史成本就比现时成本少一倍,且成本中其他资产(如原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都同样存在这种情况.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由于成本的形成与收入的发生的时间差,在历史成本计量的传统会计下,可能引起较高的收入与较低的历史成本相配比,这样计量的最终结果就是虚检测利润的产生以及名义收入的增加,必然导致收入与费用配比后的企业收益与实际不符.

(二)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影响

1、基础会计数据的失真

在物价上涨时期,通货膨胀直接影响到企业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的计价.就货币性资产而言,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性资产的名义价值没有发生变化,但其实际价值会随着货币购写力的下降而下降,结果是使资产负债表中记载的期末货币性资产能反映其真实的价值、期初货币性资产不能反映真实的价值,导致期初与期末货币性资产数据不具有可比性.对非货币性资产的影响表现为资产的实际价值不会因币值的变动而发生变化,其以货币为尺度反映的账面价值,却会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与实际价值发生差异,导致低估.显然,通货膨胀对负债的影响与它对资产影响相反.

2、财务会计报表的失真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高估收益,低估成本,并且没有反映货币性资产的购写力变动损失和货币性负债的购写力变动收益,势必导致利润虚增,计算出来的利润不能正确反映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物价上涨所产生的币值损益和持有损益所造成的.虽然历史成本原则强调收入与费用的配比,但由于以现时计量收入,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此时成本并未真正得到回收,结果必然高估企业收益,如果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不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则会计报表必将失真.

3、财务预测决策的偏误

财务会计建立的最终目的就是给管理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企业经营数据,从而做出正确的经营、投资、筹资策略.通货膨胀直接导致企业财务计量结果失真,这样就毁掉了财务决策的依据,直接投资人也会因此做出错误的投资决定.另外,会计报表逐级上报,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提高依据,如财务信息失真,就会给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影响的应对措施

采用可以消除物价变动影响的会计核算方法

1、对固定资产的估值

(1)在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法规、政策指导下,采用物价指数法、国家定价法、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或汇率变动法等资产评估方法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重估,作为每年调整的基数.在通货膨胀背景下,对现有固定资产的价值重估,使各个时期的购写能力或兑现能力具有更好的可比性,从而避免可能形成的资产损失,对国家、企业均具有现实意义.国家物价调查及物价指数公布制度,使这一调整方法具有现实可能性和科学性.

(2)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在后期少提折旧,使其在物价没有上涨更大幅度时使折旧额的大部分先计提完毕,从而与实际消耗的价值水平相当,以便减少因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的损失,使固定资产价值得到尽可能完全的补偿.这一方法有利于企业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中加快补偿,避免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其缺陷是没有解决固定资产后期利润虚夸的问题.

(3)对某些变动剧激的重要资产,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公允价值被更为广泛的应用.这种做法可使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和计入成本费用的折旧符合实际,消除因通胀而形成的部分虚计收益,但因固定资产繁杂而增加核算难度.

(4)对固定资产可使用不提折旧法,以使其账面接近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实际净值,这种方法可使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净值接近实际,反映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资产的现时规模,但却会严重歪曲企业当期实际收益.

2、对存货的估值

对存货采用指数调整法或每月以最后进价作为重置成本重新计价;同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使现行的收入与近期成本相配比,避免了由于通货膨胀使企业存货价值补偿不足而引起的虚盈实亏.这样可以使企业的再生产能力比较接近于真实情况,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一定程度解决成本补偿不足问题.

3、对无形资产的估值

(1)对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等预计使用年限确定,而且减值风险较低的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

(2)对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商标等无形资产,有预计使用年限,但考虑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其价值的影响呈加速变化的,可采用类似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加速摊销”,以尽快收回投资,这也符合会计核算原则之谨慎性原则.

(二)选择适合具体国情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

1、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也称之为不变购写力水平会计,它是以价值稳定、购写力一定的货币单位作为会计计量单位进行会计计量,揭示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影响的会计模式.从而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按货币的现时购写力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作为会计计量单位的尝试,在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和可信度的改革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某种思路.虽然我国现阶段的物价指数的计算体系仍需不断完善,但是该资料易于获得,节省资源并且更加客观,可验证性强.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优点概括起来有:一方面,方法简单.另一方面,增强了财务报表数据的可比性.由于调整依据相同,使按照一般物价指数重编的财务报表具有可审计性.

2、现行成本会计模式

现行成本会计也称现实重置成本会计,基本原理是可以以现行成本作为计量基础进行日常会计处理,可以在会计年末一次性重估现行成本,进而确认现行成本变动额,并重编现行成本财务报表.现行成本会计有一定的优点:其一,可以维护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有利于企业资源和利润的合理分配;其二,能较为恰当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但是它没有考虑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需要各项资产在任何时点的现行成本,从而造成大量的主观估计,缺乏客观性.

3、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

综合以上两种会计模式,就产生了较为理想的构想――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这种会计模式的基本原理是,计量基础是现行成本,计量单位是不变币值.此模式认为,为了全面反映并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既要改变计量单位,又要改变计量基础,即同时考虑货币购写力的变动和资本本身价值的变动,用一般物价指数和现行成本分别计算物价水准变动和资产现行成本提高的影响.

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基本上保持了不变币值式和现行成本会计模式的优点.能稳定会计的计量单位,又能在现行成本的基础上提供更为可比的信息.这种会计模式表达恰当、构思理想,但由于实际操作起来繁琐,取得会计信息成本较高,故要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局限性很大.

通货膨胀会计从产生到发展,对西方财务会计整体来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冲击了传统的历史成本原则,推动了西方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解决了通货膨胀给财务会计信息带来的一些问题.但由于西方各国在确定应税收益规定上大多要求须用历史成本计量,使得应用通货膨胀会计方法受到很大阻力,我国可在前人探索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适应我国国情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

(三)采用财务报表重编或补充性揭示的披露方法

1、重编财务报表

就是按报告日的购写力货币或现行成本等重新编制企业的财务报表,以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重编财务报表的方法有三:一是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二是现行成本会计;三是将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和现行成本会计结合起来.第一种方法最为可取,即采用政府公布的一般物价指数,将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等项目进行调整、换算,使其按当前的一般购写力重新表述,以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2、在报表附注或者补充报表中揭示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

为了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会计人员可以通过括号、附注、附表等方式来揭示影响,对波动幅度较大的报表项目可以用括号注明其市价、重置成本,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可以列明货币币值与以前货币币值稳定状况下的比率,企业的利润增量中有多少是由于因素变化引起的.

通货膨胀的现实,客观上要求我国会计理论体系能够尽早与国际接轨,开展有助于描述和反映通货膨胀的会计核算,以提供更为可靠的财务报告.然而,由于我国通货膨胀会计研究与实践基础比较薄弱,要尽量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信息影响,仍需要进一步创造条件.目前,历史成本原则仍然是我国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要想使会计信息继续保持其应有的可靠性,必须在企业对外报送财务报表仍以历史成本报表为主的同时,在会计年度终了时企业应提供有关通货膨胀的补充信息,使企业的财务报表反映出真实可靠的情况.因此,从长期考虑,我们应从国家、企业、个人的长远利益出发,在会计实务中实施通货膨胀会计模式;同时,大力发展会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职业技能,进一步完善物价指数指标体系,及时提供各种商品的市场信息,为大范围地推行通货膨胀会计模式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