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多难此登临

点赞:4023 浏览:149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09年是自美国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全球金融经济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能否独辟蹊径.

很多分析表明,从目前最新动态判断,2009年全球经济仍将是充满变数和动荡的一年,整体形势甚至可能要比2008年更为严峻.

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还没见底的征兆.美欧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破产还在持续增加,而且银行资产大幅度缩水.已注资200亿美元的花旗银行,目前市值缩水到1/10.按照日前IMF总裁拉托的判断,“如果金融机构和其融资功能不恢复到正常状态,实体经济难以运转起来.”

另一方面,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迅速扩散.除了去年下半年以来通用汽车为代表的汽车业的亏损、破产和萧条还在持续蔓延外,原本被经济学家认为可能率先复苏的日本电子业,也出现了全行业性的急剧衰退,日本十大电器公司统统亏损.

伴随着越来越大的市场风险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相互传染,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迅速抬头,一种“去全球化”的逆潮在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间浮现出来.无论是美国国内市场喧嚷的“雇佣本国员工条例”和“购写国货”,还是欧美保护主义者在全世界寻找危机“替罪羊”的言行,危机肆虐下的全球经济体间的不信任,自保情绪以及政策合作协调机制薄弱,正在加剧新一轮更大规模金融海啸爆发的可能性.

反思“美国冲击波”

中国的许多经济学家和政府经济部门的官员一直有着较深的“美国情绪”.过去十年,在他们的言谈话语中间和制定的经济政策中间,明显透露出一点:美国发展经济的经验,尤其是美国人利用金融市场发展经济和创造财富的经验,应当成为中国未来继续改革开放所要参照的不二标杆.这次经济危机的发生,及时地提醒我们应当审慎而又深长地思考这一问题.

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形容美国经济,正在“像癌症一样扩散”.美国经济衰退已经持续了一年,至今还没有看到好转的迹象.被寄予厚望的奥巴马“新政”最近出台几大措施,成效尚难以预期,并未给水深火热的市场带来足够信心.

于是,美国内外对美国经济今年能否走出衰退的怀疑正日渐增强,特别是银行体系的继续恶化,使得对美国即将爆发第二波金融危机的忧虑甚嚣尘上.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最新的美国经济数据中.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去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3.8%,经济紧缩下滑速度创下26年来之最:出口急剧放缓,环比增长大幅下降19.7%;今年1月份失业率达到7.6%,为16年来最高水平.

银行、楼市和消费被认为是压在美国经济头上的三座“大山”.今年以来,美国不到两个月时间再倒闭14家银行.到目前为止,此轮金融危机已造成美国39家银行倒闭;楼市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新房开工量比前一个月下降16.8%,这是美国新房开工量连续第七个月下降,2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再次降至历史低位.

而且,以上种种数据表明,这场危机还没有出现明显见底的迹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月18日大幅下调了今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由去年11月预测的下滑0.2%至增长1.1%之间,下调至下滑0.5%至增长1.3%之间.

有专家分析说,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表层原因是美国银行或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对持有次级资信评级(还款能力较差,收入不稳定)的个人和机构发放大量贷款,加之美国经济逐渐下滑,这些个人和机构收入水平逐渐下降,导致还款能力逐渐下降,日积月累引发不能按期还款的现象大量发生,造成银行收不到应该收的钱而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因此由次贷危机引发变成金融危机.所以,大量银行和金融投资机构倒闭,连锁反应影响到世界相关国家的经济下滑和金融机构出现挤兑风潮,蔓延成全球金融危机.

而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在美国制造业转移的情况下,中下阶层的收入难以提高,加之美国经济逐渐下滑,部分中下阶层的个人失去还款能力,最终形成了次贷危机并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

美国中下阶层之所以出现如此的状况,与美国制造业的衰落有直接关系.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美国考虑在全球进行产业配置,将自己逐步失去比较优势的制造业进行产业梯度转移,降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怎么写作业.这就是所谓的“非工业化”政策.为推行“非工业化”,在贸易方面,美国逐步撤销了制造业产品进口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美国非工业化政策的举措看起来是非常符合全球化初衷的,即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从而达到提高全球化收益的结果.不过,这种做法的一个直接结果却是美国制造业的衰落.

美国的大量失业也与制造业衰落紧密相关.自衰退结束以来(2001年11月至2003年9月),制造业裁员达126.9万,是所有行业中就业岗位减少最多的.为什么制造业的衰落会引起如此大规模失业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比起其它产业,制造业在创造就业方面有优势,即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就业机会的锐减带来了美国中下阶层收入不足以还贷所引发的次贷危机.

2009,中国经济三种走势

目前,国家出台投资4万亿拉动内需的措施刺激了国内外相关人士的神经.有外媒形容“中国投资4万亿震撼力堪比北京奥运”,国内媒体关于4万亿的种种分析文章也层出不穷.无论舆论怎么评价,“4万亿”确实振奋了各行各业民众的信心,远比“雪中送炭”的意义来得更为深刻.

展望2009年,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着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国家信息中心将2009年国际经济环境分为轻微衰退、低速增长和轻微复苏三种情

境,相应设计了三种不同力度的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模拟预测了三种可能情景下的中国经济走势.

第一,平稳增长情景:GDP增长8.5%左右.如果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经济体低速增长但没有陷入衰退,国际石油和粮价年均水平比去年有所下降,国内外没有突发事件发生;党,国务院扩大内需新举措得到全面落实,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并根据实际运行变化,围绕“保增长,促转型”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或增加预算内投资2000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保证对普通住宅、经济适用房等房地产项目的正常贷款.

这一情景的特点是考虑国内外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宏观调控明确“保增长、促转型”的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作出重大调整,给社会强烈的政策预期引导,防止了经济景气连续惯性下滑,为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加快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提供较为宽松的景气环境.从现在掌握的信息资源分析,2009年出现这一情景的概率预计达到60%左右.

第二,快速增长情景:GDP增长9%以上.如果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在2009年出现复苏,世界经济实际情况好于预期,国际石油水平低干2008年,国内外没有影响经济发展的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同时,扩大内需投资规模迅速形成实际工作量,实行“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财政发行建设国债或增加预算内投资3000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8%左右,向在建和新开工投资项目(包括房地产)提供充足的贷款.

这一情景的特点是国际经济表现好于预期和宏观调控全面扩张政策的力量重合,较好维持了经济景气,继续保持就业扩大的局面,但可能进一步加剧能源、环境压力,通货膨胀的压力较大.出现这一情景的概率预计在20%左右.

第三,大幅调整情景:GDP增长8%以下.如果中国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轻微衰退;国内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到5%以下,投资新开工项目明显减少,虽有灾后重建等政策性投资支撑,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14.5%左右,增幅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4%,也比上年下降8个百分点:由于国内景气下滑,进口增幅下降,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3%和8%,贸易顺差同比减少20%.经济增长率可能下滑到8%以下.由于经济景气明显回落,物价上涨压力减弱,居民消费上涨1%左右.

万方多难此登临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这一情景的特点是国际环境剧烈变化,使经济降温过快,就业压力更加突出,金融坏账快速浮出水面.我们认为,中国宏观调控的前瞻性、有效性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必然会根据经济运行变化适时调整政策力度,这一情景发生的概率仅为20%左右.

金融危机的辐射效应

按照受冲击的顺序及性质,有专家将新兴经济体国家分成三类:

第一类为金融开放过度的新兴经济体,也是受金融危机冲击的第一波国家.金融风暴后,波罗的海三国、匈牙利等所谓转型经济体首当其冲,东亚地区的越南和韩国,也较早陷入金融危机.这些新兴市场吸引的投资大部分是以银行债务为基础的金融产品,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外资快速抽逃,造成这些国家股市缩水,本币贬值.

第二类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主要是包括中国、越南在内的一些亚洲新兴经济体.金融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造成世界市场收缩,需求减少,导致这些国家和地区出口贸易下滑.受此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今年可能要明显下滑一段时间.

第三类为资源出口国.主要代表如俄罗斯,巴西和中亚国家等.金融危机冲击市场,资源下降则直接影响这些国家的收入.由于在过去几年资源高企时期积累下数额不菲的外汇,这些国家的困难还能够应付,但世界经济如果不能在一两年内走出衰退,矿产资源回升乏力,这些国家的经济和财政问题就会凸显出来.


金融危机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表现在多方面.

首先是金融.表现为外资撤退,股市缩水,本币贬值.去年下半年开始,资金从新兴经济体的股市大量流出,而且形势越来越严峻.联合国预测,2009年流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将大幅下降65%,从2008年的3911亿美元降到1353亿美元.其中外国直接投资下降10.8%.

其次是实体经济.金融危机持续导致全球资产严重缩水,社会财富骤减,消费支出下降或推迟,对能源、工业产品的需求也随之下降,从而造成全球生产和贸易大幅萎缩.

其三是影响社会和政治稳定.由于经济原因引发社会冲突和政治动荡,在亚洲地区早就不是个别现象.

危机中的机遇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表示,金融危机能使中国企业变得更加成熟.刘积仁指出,金融危机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展现竞争能力的必修课,中国企业应该把金融危机看成是一种机遇.

他分析说,首先我们看一下过去发生了什么变化事实上我们今天看到的经济危机,能够波及到全球,本质上是经济全球化这样的一个大的全球的行动所带来的一种结果,大家知道,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事实上是从发达国家开始的.

当时的目标是为了发达国家能够在经济上,包括在意识形态上,使得全球成为大同,包括苏联的解体,包括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我们中国把它看成一种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不管怎么样,我们加入到了市场经济的这种阵营.我们从体系上,从整个的风险控制上,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已经成为跨国公司一个核心的竞争能力,也成为中国企业发展和崛起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今天中国在这些软件和怎么写作的行业,不仅仅是为中国建立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本土的市场,也因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融入全球,而使得这个产业有了更光明的前途.这就意味着在今天这样一种大格局下,我们看不出来经济在衰退.

10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背景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根据国务院部署,由国家发改委与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措施.

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这十个行业,有的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的是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有的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其中九个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占GDP的比重达到1/3,规模以上企业上缴税金约占我国税收收入的40%,直接从业人员约占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30%.从解决“三农”问题看,纺织和轻工的食品、造纸、家具、家电、皮革、日化等部分行业,相当的产值来源于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涉及3亿农民,吸纳进城务工近6000万人.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船舶和装备制造作为重要的基础装备工业,在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高速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使中国社会信息化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怎么写作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其增加值占全部怎么写作业增加值的16.5%,占GDP的6.6%.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际化面临的发展和建设任务艰巨,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可预见的将来,这些行业的地位和作用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