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津银行业风险情况的调研报告

点赞:31347 浏览:14461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全面分析了天津银行业运行中存在的风险状况,总结了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主要措施.

关 键 词:银行业;风险;金融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392(2008)07-0010-03

一、天津银行业风险的特点及表现

(一)信贷管理工作仍比较粗放


一是贷前调查与审查不够审慎.部分银行对企业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关注不够,对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了解得不深不透,加之信用等级评定存在一定随意性,出现业务需求“倒逼”评级结果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信贷客户的细分以及信贷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部分银行片面强调贷款抵押担保,不注重对第一还款来源的分析和监控,不利于对贷款风险的控制.

二是贷后监控不到位.根据目前实贷实存的贷款支付方法,银行审批后将信贷资金转入贷款企业相关账户内由企业使用,银行进行相应的贷后跟踪.由于企业账户内资金周转频繁、流向复杂,加上银行科学管理的手段和技术仍不到位,难以监测企业每笔资金的用途和流向,给企业违规使用信贷资金留下空间.

三是贷款担保管理偏松.部分银行保证贷款、异地抵押贷款比例较高,对保证人担保能力的评价缺乏科学有效的工具,分析过于简单,标准把握偏松,第一还款来源一旦出现问题,执行担保的不确定性较多,对贷款的保障程度偏弱.

(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管理存在较大风险

一是缺乏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整体把握.目前银行主要通过信贷人员个人掌握的信息和信贷管理系统中的标注,采取手工查检集团关联方,由于信息不完整及系统功能落后,致使一家银行内部不能将集团客户的全部关联企业授信纳入统一管理.二是目前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管理模式,如整体授信、统一使用或分配使用额度以及单独授信,汇总额度等做法,可能导致超出担保能力对集团客户过度授信,集团客户改变信贷资金用途,集团客户内关联企业大量违规担保如多头担保、重复担保等问题.同时,风险管理手段也不尽完善,银行对集团客户核定最高授信额度时,多数银行只对集团客户的基本状况、财务状况、经营情况以及偿债能力进行初步的比率分析,缺乏对企业授信额度合理性的深度测算分析.三是银行间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目前的征信系统还不能全面覆盖集团客户内所有关联企业的贷款情况,揭示关联企业间的关联系统,使银行在授信时无法掌握准确信息.

关于天津银行业风险情况的调研报告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风险管理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高校、公路等项目贷款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2007年6月末,全市银行业高校贷款95亿元,公路贷款215亿元,全部为正常类贷款.但个别高速公路项目由于刚刚运营,尚处于培养阶段,对目前还款造成一定影响.从长期来看,这类贷款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回笼慢、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风险不容忽视.一是贷款有效担保不足.目前高校贷款绝大部分是信用贷款,其他抵押、质押和第三方保证方式的贷款比重很小.由于有关法律障碍,高校质押基本是某些收费权(如学生公寓收费权)质押,抵押基本上是某些非公益性资产(如学校商铺)抵押.二是贷款担保主体资格不符合规定.收费公路贷款的借款人均为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许多是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作为担保人甚至直接借款人,担保人资格不符合规定,此类贷款合同及担保合同通常具有法律风险.三是还款来源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高校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与学费收入,但全国高校预算内事业费却呈连年下降趋势,学生规模和学费标准也不可能大幅增长,因此部分贷款规模较大的高校还款前景堪忧.公路贷款主要以公路收费权质押作为贷款担保方式,但在许多公路项目建成后,实际收入普遍低于预期,致使贷款偿还困难.

(四)房地产贷款风险值得关注

2007年9月末,全市房地产贷款增加193亿元,同比多增75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4.4%,比去年同期高6个百分点,贷款向房地产集中的态势明显.在目前天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贷款潜在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是政策风险.受新“国六条”政策以及人民币贷款利率和房产交易税费提高等影响,以及市场因素造成部分房地产项目整体开发进度和销售进度放缓,有些开发商出现资金断层现象,住房开发贷款质量可能出现下滑.二是虚检测按揭贷款已成为个人住房贷款最主要的风险源头.虚检测按揭产生的原因有开发商资金短缺、投机客炒作、银行内部管控不严、公贷私放和内外勾结等.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成为个人住房贷款中危害最大并发生频率最高的问题.三是房地产波动风险.近年来房地产持续攀升,如果银行不对借贷条件,如首付款成数、抵押比例加以适当调整,一旦资产出现下调,将会影响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四是房地产开发贷款封闭监管困难.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常与多家银行业开展业务,一个项目也经常是由多家银行发放贷款,而且无土地抵押,房地产开发贷款专项管理和项目资金封闭运作难以执行,房地产开发企业挪用贷款风险较大.五是美国次债风波再次提醒我们,房价的快速上涨,往往掩盖了大量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在房价不断上升的环境下,银行要高度关注抵押物的风险.

(五)票据业务合规风险比较突出

目前银行票据业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风险:一是变造和伪造票据的风险.犯罪呈现“高智能的团伙犯罪”的特点,如果银行在审核方面不严格,犯罪嫌疑人很容易得手.二是对承兑汇票业务贸易背景的审查不严格,导致商品交易合同与增值税所反映的资金流向相反等,三是票据利率风险.由于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贷款利率,票据融资市场利率快速上升.如2007年1月份贴现平均利率为3.29%,到6月末,平均利率已经升至4.5%,如卖出票据就会形成利率倒挂风险.

(六)新型业务的风险逐步显现

1.存单仓单质押业务.一是对存单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全额保证金银行承兑汇票贸易背景缺乏调查分析,可能面临法律风险.二是通过不规范业务,将对公客户资金转为储蓄,并以储蓄存单质押对公贷款,实现对公存款向储蓄存款的转移.有的银行把存单质押贷款质押率定为100%,不符合银监会90%质押率的规定.三是仓储监管单位参差不齐,行业经验缺乏,管理不规范,对质押物的监管不到位.

2.理财业务.银行部分理财产品借道信托计划投资于资本市场,其资金运用的合规性问题值得关注.随着挂钩股票、基金、债券等理财产品的增多,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变动对理财产品的冲击加大,理财产品面临更多市场风险.同时,受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发展制约,银行投资渠道仍显不足,人民币理财产品结构仍较为单一,而外资银行凭借其在理财业务上的创新能力和更个性化怎么写作将给中资银行带来较大冲击.由于对投资者的宣传教育和风险提示不足,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投诉引发的银行声誉风险、法律风险不断加大.

3.网上银行业务.一是外部欺诈风险.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窃取客户账户、等信息,客户资金.二是网上银行业务虚检测交易.有些银行为完成网上银行交易额考核指标弄虚作检测,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无实际交易背景的资金划转,虚增了大量网上银行交易额,容易诱发金融风险.三是法律风险.网上银行业务涉及金融巨大,法律关系复杂,涉及众多当事人.目前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办法不健全,其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均有待加强,一旦发生信息泄密和客户资金盗用问题,无论是客户还是银行在维护自身权益时都面临举证困难的窘境.

4.业务.一是发卡业务未严格执行资信审批程序,未对申请人进行详细的资信调查.二是发卡业务未严格遵守授信额度管理制度,不遵循审慎原则评估各类的授信额度.三是发卡业务忽视合规性管理,不认真审核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资料,不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四是银行未采取有效措施密切监测和防范欺诈交易,致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虚检测资料或冒用他人名义申办大量获取较高的信用额度,直接透支取现或消费,或利用虚检测名义申请POS机具集中套取.

(七)市场风险不断加大

一是在现有市场条件下,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汇率变动,增加了银行防范汇率风险的难度.汇率风险影响到银行的当期损益并引起资本充足率的波动.客户特别是出口型企业的汇率风险对银行的潜在影响也将逐步显现.二是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银行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部分银行还不能做到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利差敏感性缺口和持久期缺口等静态、动态分析和管理,缺少风险管理与成本核算的经验、人才储备和IT支持.三是法人银行市场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缺陷.尚未建立市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市场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工作还有待加强.

(八)由不规范竞争引发的风险值得高度关注

一是减弱了银行市场议价能力.如有的银行合同利率下浮的贷款比重偏高,直接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也不利于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二是降低了授信准入条件.有的银行为满足客户需要,竞相降低授信准入条件或采取其他变通方式.三是客户资源个人化的不正常现象愈演愈烈.有的银行中层管理人员以拥有客户资源在行际间频繁流动,不利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人才队伍,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道德风险.

二、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主要措施

树立审慎经营和科学发展的理念

各银行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合规审慎的经营理念,以客户为中心,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要进一步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深化改革创新,加强企业文化和员工队伍的培育建设,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要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加强行业风险管理,在授信管理上要全面体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宏观调控政策要求.对高校、收费公路等已经出现风险的贷款要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加强房地产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住房消费贷款和商业用房购房贷款的管理.

坚持不懈抓好不良贷款双降工作

各银行要抓好坏账核销工作,各法人机构要加强贷款管理,加大坏账核销;各分行要摸清不良贷款底数,积极向总行申请核呆指标.要按照“账销、案存、权在”的原则,做好不良贷款的盘活和清收工作,确保不良贷款持续“双降”.对大额不良贷款要实行精细化监管,逐户跟踪,持续监测大额不良贷款变化、清收处置、资产保全等情况,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制定风险化解计划和清收处置方案.

加强内控执行力和合规文化建设

各银行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把加强内控执行力作为防范银行风险的重要工作措施.要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再评价,让规章制度覆盖可能出现的风险,把规章制度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岗位.要跟踪检查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建立完善内控执行力的考核评价机制,把内控执行力作为经营考核的重要内容.

深入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合规管理制度和配套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合规绩效考核、合规问责、诚信三项基本制度.要切实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从高管层做起,把合规管理作为银行所有员工的共同责任和风险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

积极推进发展模式转型

一是要继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不断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不断扩大中间业务规模和中间业务收入份额.二是大力开展中小企业贷款.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六项机制”建设,加强信贷品种和怎么写作创新.三是要做好机制创新.要加快内部流程的改造进程,实现机构扁平化、业务垂直化管理,前台销售、中台研发和定价、后台管理的紧密配合、有机协作.法人银行还要做好会计系统支持和相应IT信息科技的支持.五是天津银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等法人机构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激励机制.六是要抓好人力资源的引进培养工作.对创新成果和相关的员工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和激励.要建立有特色的金融企业文化,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减少人员在银行间的不正常流动.

进一步提高监管有效性

一是结合银监会对监管法规的全面清理修订,指导督促各银行准确掌握监管制度的变化给日常经营带来的影响,认真做好新监管规章制度在各银行的落实.二是发挥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的互动作用.结合“银行业非现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的数据和指标信息,积累全面非现场监管数据库,随时将有关异常变动信息反馈给现场检查监管组,并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有针对性的现场检查,全面提升非现场监测分析的深度和对现场检查的指导作用.三是实施“高风险严监管、低风险宽监管”的差别化监管政策.根据被监管银行的主要风险,确定不同的现场检查重点.四是建立监管协调工作机制.对涉及多家银行的集团客户贷款、大额不良贷款,成立跨部门的监管小组,摸清贷款的风险情况,采取联合检查办公的方式,实现对风险的全面覆盖.

课题组组长:张华

课题组成员:李均锋盖路杨克成

张娜何佳高颖卓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