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现状

点赞:3104 浏览:76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近几年来,国际贸易融资逐渐得到关注和运用.本文阐述了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现状,并提出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对策.

【关 键 词】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对策

一、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现状及影响因素

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入世后,进出口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的需求强烈,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却发展缓慢,无法与现实贸易融资需求相匹配.影响外贸企业开展国际贸易融资的因素有很多:

(一)内部因素

1.企业自身信用状况较差

企业自身信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自身的贸易融资资格.首先,外贸企业缺少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否完善是衡量企业信用的重要标准,涉及企业产权关系、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其次,外贸企业缺乏资本.存在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不稳定、无形资产难以估量等问题,使得企业融资后的偿债能力令人怀疑.再次,经营管理不规范,失信行为严重.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对企业信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违约、逃债、产品以次充好的现象依然严重.


2.风险意识淡薄

国际贸易融资涉及的风险种类相对较多,包含国家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等多种风险,而很多外贸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到各种风险对企业的危害.随着国际贸易写方市场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交易开始使用非信用证结算方式.这种商业信用的结算方式风险很高.外贸企业急于达成交易,往往忽略对进口方的资信调查,导致企业应收账款数额大幅提高.中国出口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额数字巨大而且增长迅速.随着时间的推移,应收账款收回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其中很大一部分将无法追回.

3.缺乏高素质业务人员

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国际贸易融资方式日新月异,趋于复杂化,已经从传统、单一的融资手段,发展成为新型、组合式融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外贸业务人员掌握的知识已经明显跟不上形势,一方面不能有效的利用国际贸易融资手段促成交易、降低自身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贸易融资中的风险认识,不会规避风险,往往将企业置于高风险的境地,最终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二)外在因素

1.国际贸易融资法规不健全

国内金融立法明显滞后于融资业务的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还没有将业务当中涉及到的诸多权利与责任给出明确的法律界定.当前金融机构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授信管理未与其他信贷业务的授信管理相区别,很多企业拥有良好的国际贸易业务,但银行没有建立逐笔业务测算风险的管理体系,影响了企业获得贸易融资.

2.政府对外贸企业的扶植力度不够

1994年和2001年先后成立了中国进出口银行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目的就是为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然而,目前两个机构却都因为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得外贸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得不到相应的信贷、保险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主要存在没有充分发挥政府出口信贷机构的作用,对外贸企业的怎么写作明显不足,市场定位不明确,与国内商业银行在业务上过度竞争等问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也因为自身的能力有限只能满足少数企业的投保申请,且将业务重点放在大型企业和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企业身上.

3.银行贸易融资对象集中、融资方式单一

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大都集中在大型外贸企业,数量众多的中小外贸企业获得的融资额很少.商业银行在提供金融怎么写作时,需要考虑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无疑大型企业在这些方面具有优势,理所当然成为商业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重点.另外,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人员、技术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导致银行提供的贸易融资产品,仍然以传统的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如打包放款、贴现、进出口押汇等.虽然这些业务风险较低,但是品种少,且功能单一.福费廷、结构性贸易融资等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开展较少且发展缓慢,难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要.

二、对开展国际贸易融资的建议和意见

发达国家国际贸易融资经验

1.完备的融资体系

发达国家融资体系一般由3个部分组成,包括:政府非盈利性的融资机构,提供融资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政府在融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以少量财政支出利用信用相似度检测的杠杆效应,带动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大量资金投向企业,这是贸易融资体系的最佳模式.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专门设立了政策性金融机构,虽然各国政府的金融扶持政策各有不同,但都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2.充分发挥国家进出口银行的作用

发达国家的进出口银行成立早、发展快,出口信用担保已经代替了完全利用政府财政拨款为企业提供融资的模式,成为进出口银行的主要业务.政府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运作,推动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不难看出,不论是完善贸易融资体系,还是建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都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而我国政府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改进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对策

1.政府方面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加大对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支持力度:一是健全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立法部门应尽快对国际贸易融资当事人的权利和责任在法律上做出具体的界定,避免因现有法律与国际惯例之间存在的差异,导致银行与企业在业务操作时产生的法律风险.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上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融资法律及相关国际公约,使其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惯例相接轨.

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现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国际贸易融资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是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干预.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应发挥其倡导性功能,逐步增加出口信用担保比重,引导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向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出口信用保险的财政扶持力度,提高中国进出口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促使降低外贸企业的保费,简化投保手续,加强对出口信用保险的宣传力度.

2.企业方面

一方面,应熟悉和掌握国际贸易融资的政策、法律和国际惯例.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对国际贸易融资的政策措施和法律规定是不一样的,在国际贸易融资时应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和惯例.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做法和规定,企业熟悉并掌握这些法律和国际惯例就能更好地开展国际经贸业务.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素质问题.这里包含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参与国际贸易融资的自身条件,包括稳定的出口渠道、产品知名度、相对稳定的国外市场、商品生产者实力和知名度、信誉等,二是参与国际贸易融资人员的素质,包括较全面的专业知识,熟悉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和操作程序,知道如何以最少的代价和风险获得所需的资金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能解决好国际贸易融资的成本与效益问题、风险控制问题.

3.银行方面

首先,银行需要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银行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要针对企业的需求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结构贸易融资方式,结构贸易融资要能够贯穿贸易活动的始终,为出口企业提供全程融资怎么写作,包括签约前的履约保函业务、签约后的融资业务、发货以后的账款催收业务等.

其次,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必须实施全过程的风险监管.做好融资前的调查,一方面了解企业的资信状况、履约能力、企业负责人品行、经营能力以及该单业务的盈利情况,另一方面严格审查上下游企业、国外银行资信及合同条款.做好融资过程中的决策和管理,因国际贸易是一种时效性极强的业务,任何贻误都可能导致交易的失败,因此要依据融资前调查结果及时做出融资决策,融资后则要严格关注资金使用去向,必要时可跟单操作.应加强事后跟踪,及时编制有关报表,分析考核各融资的额度、比例和期限,实行事后检查.

最后,提高贸易融资业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一项知识面较广、技术性强,操作复杂的业务,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因此,提高贸易融资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培训提高银行工作人员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使其能更好的运用专业知识处理各种结算业务、评价客户的信用、了解国际市场行情,达到有效控制风险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姜学军.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东北财经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