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在高校会计学专业应用

点赞:5824 浏览:199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大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高校所传授的知识只有与工作环境相联系才有助于未来职业的发展.因此,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培养方向应以知识和能力并重,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要突出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形成较强的从事财务会计及相关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能力,适应市场、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形成与培养.造就一批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拓宽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基于此,笔者设计了有利于会计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会计学专业学生能力要素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主要从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会计专业而言,应以培养掌握高级会计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使本科会计专业的学生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能够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形成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实务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等,使毕业的学生一进人工作岗位即能很快适应并能进行会计的账务处理等一系列工作.这就要求在会计教学时要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培养要关注其职业能力的形成.为探讨会计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笔者以宁渡工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为对象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分析.

(一)调查设计对该校会计学专业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调查内容侧重于工作以来的感受;在校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吻合程度.在校进行的实习实验是否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在校形成的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等,该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和访谈方法进行.

(二)会计学专业学生能力要素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后,又聘请了宁波市不同行业的9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了研讨,确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素,主要包括6大能力,即:准则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科研和创新能力;遵循职业道德和养成职业价值观能力.以上6大能力领域又可细分为143项专项技能.其中的能力领域是相关专项技能的任意组合;专项技能是每个学生利用其所学知识和技能去有效地从事某一具体工作的能力.专业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仿效、学习、练习反馈等过程掌握各项专项技能,由不会到会到熟练,从而达到自动化式的定型.当然,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大学四年期间,通过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修正、优化、整合,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掌握或基本掌握职业能力框架中的大部分专项技能.从而形成相应的会计职业能力,达到对接社会市场、培养有用人才的要求.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成与内容

就会计学专业学生来说.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对其职业能力的形成是―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时,应以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为前提.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设计,具体可通过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社会实践两种方式进行.

(一)校内模拟实习校内模拟实习可分为手工模拟和计算机模拟两个环节.其中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分为平时的课后模拟和综合的实验室模拟.课后模拟是针对课程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单独进行的模块实验.它以会计理论课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为依据,按理论教学进度分阶段组织实验,以解决专业课学习中某一方面的实务操作问题.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充分理解会计的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专业学习中的某些关键点和难点.课后模拟侧重于知识点的巩固,它将实验教学融入到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等专业课之中,将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综合的实验室模拟就是利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对一定时期的经济业务(来源于企业)进行会计核算,通过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计算成本、利润和编制会计报表,熟悉会计循环过程和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技能.综合的实验室模拟的重点是识别、审核和整理原始凭证,根据经济业务正确地编制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明细账和日记账,编制科且汇总表,进行成本核算,设置并登记总分类账,期末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综合的实验室模拟能增强学生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模拟实验所使用的经济业务资料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且是经过认真挑选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经济业务,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进行模拟实验时学生可以通过定期轮换实习内容,达到实践的系统全面性,因此,模拟实验可以说是一种在仿真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相对真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可以起到和社会实践相同的教学效果,甚至还能克服社会实践的某些不足.对学生掌握具体会计准则的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模拟实验是组织学生利用会计模拟实习软件系统,在计算机上根据模拟实验资料进行会计处理.其主要内容有输入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明细账和日记账、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开设并登记总分类账户、编制会计报表.在目前会计信息化普及的背景下,学生应当学会在计算机上从记账凭证输入到自动登记账簿和生成会计报表的整个会计处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

(二)棱外社会实践校外社会实践包括参观观摩和在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可通过以下环节实施:感知实践、工商实训、诃研实训、毕业实习等.感知实践和调研实训是组织学生到企业、事业、社会相似度检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单位参观调研,了解其经营管理活动、生产工艺流程、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内容.通过参观调研,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其对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鼓励学生善于从中发现问题,进而研究解决问题.工商实训、毕业实习等是指让学生到实习现场,实际参与实习单位的业务操作.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条件下得到真实的业务技能训练,促使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提高逻辑思维和职业判断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并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有利于职业价值观的养成.

以上实践环节内容的设计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与本学期开设的理论课程密切相关,二是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各环节的具体安排如下:第2学期安排2周的感知实践、第3学期安排2周的工商实训,以提高学生认知社会的实践能力;第4学期安排2周的文献检索、第5学期安排2周的调研实训,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精神、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第6、7学期安排4周撰写学年论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书面和文字的表达能力,并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奠定基础:第8学期一般安排4周专业实习、8周毕业实习并提交毕业实习报告,通过毕业实习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为毕业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同时,第8学期还安排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实践教学在高校会计学专业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实践教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此外,还设计了一些其他实践环节作为对以上实践内容的补充.如:文献检索方法应用;经济大讲堂;ERP模拟训练;职业经理人大赛;财会信息化竞赛;暑期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从不同的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实践教学体系组织与实施

为了实验有效进行,有必要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组织,并制定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加以保障.

(一)制度保障对每个实验环节都编写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指定专门的指导教师,并制订《会计模拟实验室管理制度》、《会计信息化实验室管理制度》、《校外实践指导教师职责》学生每完成一个实践环节,都要填写详细的实验手册,强化实践过程中的计划、管理与控制,以增强社会实践的有效性,为此编写了实习指导手册.在内容安排上,涵盖了财务会计、审计及理财等方面最基本的会计相关工作.学生写出的实践总结报告,教师给予细心指导和批改,最后由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谈收获、谈改进,再由教师进行相应的总结.

(二)条件保障加强校内实验室软硬件条件的建设.学校建成了专门的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作为会计专业实验室,可以进行本专业的会计电子模拟实验、会计信息化实验、会计手工模拟、ERP模拟训练等.其中的《会计实验》和《会计信息系统》是校内实验的两门主要实验课程,都具有综合性实验的特点,分别在第4、第5学期开设,采用的实验教材和实验应用软件不断修订、不断更新,内容紧密结合实际,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为了实施以上实践环节,学院和教研室积极拓宽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相似度检测机构等的联系.建立比较稳定的关系,签定合作协议.目前已与宁波地区近20家企业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帮助其进行科研攻关,向企业提供优秀的专业人才,企业则每年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实习,形成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从而使企业成为学校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习场所.

(三)实施组织在每个环节的组织形式上,都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实行合作性学习方式.分组操作时,遵循混合编组的原则.既关注每个小组学生的成绩差异、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家庭背景--差异,又尽可能使小组成员各具特色、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注意组员必须分别承担互补的、有内在关联的角色,并分别制定各自的主要职责.每个实践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的是学生,他们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同组织、实施、完成整个实践过程.指导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提供建议、适当的介入与干预、游走与观察、总结评估与反馈等,是指导教师在实践管理中的职责.

合作性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完成实践教学规定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合作中得到全面的发展.立足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实践;培养学生健康向上、敢于探索、积极开拓创新的精神,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宽容大度、团结合作、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增强自信与团队观念,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相互合作与沟通.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合作性学习形式的实践环节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得以充分的实现.

(四)考评机制加强并优化了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工作.考核内容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主要考核动手能力;主动性;熟练程度;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等.二是实践报告,主要考核文字表达能力;材料组织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概括能力等.对第一部分主要是由实践小组的组长和班委会成员对每位同学考核;对于第二部分主要是由指导教师对学生考核.考核一般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分制.每一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后,都将测试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方式多样化,一般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个人和小组相结合.考核时间分为平时和实习结束后,并多注重平时的测试,测试不一定是卷面形式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某一环节的具体操作过程、案例分析、也可以是自由讨论的笔录.考核类型与题目不一定要有+标准答案,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余地,注重测试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融会贯通的能力.

在以上每一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后,都进行、收集资料和相关数据,并进行总结,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分析原因,加以完善.该环节主要通过座谈讨论、调查问卷、走访了解等方式来完成,这是一个多循环的过程.

目前,实践教学体系已稳步运行,教学效果也已初步显现.根据该校教务处的评教材料看,连续几届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程度都达到98%以上.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会计准则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分析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科研和创新能力;遵循职业道德和养成职业价值观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下一步将继续采取试验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对以上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情况与效果通过问卷及访谈的形式进行追踪调查,将调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此作为专业教学效果鉴定的有力证据,并对设计的职业能力框架内容不断修正,完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