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酬递增与经济波动的微观机制

点赞:13622 浏览:584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报酬递增,经济波动,市场饱和点

汤向俊(1981―),男,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127),博士.研究方向:经济增长理论.任保平(1968―),男,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127),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增长理论.

一、引言

自KydlandandProscott[1](1345-1370)引入技术进步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根源以来,因其在回答经济波动方面较好的一致性,引起愈来愈多的认可.HodrickandProscott[2]认为经济波动的时间序列具有以下特征:(1)消费具有很强的波动性,波动程度相当于产出波动的三分之一,(2)投资具有更强的波动性,波动程度是产出波动的三倍,(3)产出对趋势的偏离具有持久性.KydlandandProscott的研究认为TFP的波动具有高度的持久性,并且解释了产出波动的主要部分.关于中国经济波动特征研究与国外存在显著差异,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居民消费和投资波动幅度都比产出波动幅度更为剧烈,其中投资波动幅度更大.[3](3-11)

虽然KydlandandProscott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经济波动特征,但也面临众多批评:(1)忽略货币因素,无法回答货币在经济周期中扮演的角色,[4](3-18))(2)该理论成立的一个重要检测设是劳动力的跨期替代,这在现实经济中并不显著,[5](706-724))(3)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技术创新,但无法说明技术倒退.[6](79-90))面对如上批评,Schreft[7](283-296)和FreemanandKydland[8]对货币在经济周期中的角色作出了回应,Hansen[9](309-327)则对劳动的跨期替代引起的周期波动,作出了回答.但对技术倒退的存在没有给予有力的回应,只是Rebelo[10]认为像大萧条这样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经济不利冲击与错误的政策联系在一起,很难将技术因素分离出来考虑.国内对于真实经济周期的研究主要以文献介绍和实证分析为主,对于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中的技术倒退现象鲜有涉及.鉴于此,本文试图回答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无法解释的技术倒退问题,我们主要从报酬递增角度进行分析.报酬递增引起的经济增长思想,自亚当•,斯密开始就是经济学分析的重要问题之一.但因报酬递增的存在,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形成垄断,这对坚信完全竞争思想的古典经济学家来说是个两难的选择,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马歇尔引入外部性的概念才得到部分解决.此后,虽然扬格继承了斯密的报酬递增引起经济增长的思想,但并未引起重视.这一问题直到Dixit和Stigliz[11](297-308)提出的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多样化模型,每种产品只有一个生产者,产品之间有不变替代弹性,每种产品可以享受报酬递增的效果,但是在模型中检测定存在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每个企业可以自由进出,市场具有竞争特性,市场结构变成垄断竞争.

报酬递增对经济的影响,将导致经济呈现多重均衡,经济在不同均衡之间的转换将产生波动.Murphy,ShleiferandVishny[12]引入耐用品生产分析报酬递增,因耐用品存在折旧,劳动者跨期最优化行为虽然使经济发生波动,但繁荣和萧条都不会持久,此外他们检测设资本市场存在不完美和劳动力享受专业化的好处不能在部门间流动,部门间发生贸易以享受报酬递增的好处,同时部门之间的经济波动呈现同步性.报酬递增在需求角度表现为“正反馈”机制,即随着使用同一产品的其它消费者数目增加,每一个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将增加,[13](424-440)“正反馈”机制又被称之为网络外部性.“正反馈”机制的经济分析主要集中于微观领域,宏观政策含义分析较少.

总之,现有文献对知识溢出、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引起供给边因素产生的报酬递增使得经济波动分析较多,但对需求边引致的报酬递增,尤其是将供给边与需求边结合起来的报酬递增效应鲜有涉及.报酬递增效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知识溢出、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等要素的累积性和溢出,将会导致成本的下降、收益的增加和生产率的提升,这些我们将其看作为供给边因素产生的报酬递增,此处的报酬递增不完全与生产规模有关,二是需求引致的报酬递增效应,主要指的是因需求量的扩大而导致效用或收益递增的效应,因而可以使产品需求达到一定的市场规模,促进生产的专业化与分工深化.本文与一般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引入报酬递增分析方法,因市场饱和点①的存在,使报酬递增发挥作用存在需求约束,这一方面利于理解经济波动的微观形成机制,可以回答真实周期理论无法解释的存在技术倒退的困境,另一方面通过促进创新,尤其是缩短技术和产品创新周期可以有效平滑经济波动的幅度.二、模型及分析

(一)检测设

本文的一般均衡模型包含两类参与者:消费者和厂商.消费者消费两类商品:农产品和工业品.这里的产品消费主要指最终消费品,因为最终消费品的消费可以引致中间产品的生产,最终产品的生产波动可以通过引致需求的作用引起整体经济波动.

1消费者的决策.消费者将全部收入用于消费,消费者对工业品消费的偏好除了与自己对该产品的消费有关,更重要的是效用依赖于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量.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i等于xi+(yi+yj)γ,γ>0(1)

xi表示消费者i对农产品的消费量,yi表示消费者i对工业品的消费量,yj表示其他消费者对工业品的消费量,γ代表个人及他人消费工业品总量的效用弹性,γ越大,消费者所享用的报酬递增效应越强.

我们将农产品看作计价物,工业品为P,收入为M,从而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为:xi+Pyi等于M(2)

一阶条件解得:xi等于M+Pyj-P2-γ•,γγ-1(3)

yi等于(1λP)1-λ-yj(4)

将(3)、(4)式代入(1)式,效用函数为:

U等于M+Pyj-P2-γ•,γγ-1+(1λP)1-λ(5)

2生产者的决策.为方便分析,我们采用Krugman[15](483-499)的分析方法,检测定企业只使用一种要素――劳动力,从而企业的生产函数为:LI等于α+βy(6)

LI为企业所使用的劳动力,y表示生产的产品总量,α表示企业以劳动为度量单位的固定成本,β为表示企业以劳动为度量单位的边际成本,随着企业产量的增加,每个产品上的平均固定成本会下降,从而该企业的生产函数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

利润函数为:π等于Py-w(α+βy),(y等于yi+yj)(7)

S.t:yi等于(1λP)(1-λ)-yj

一阶条件解得:P等于γ•,(-αβ)(γ-1),(γ为奇数)

(8)

我们由(8)式可知,效用弹性γ越大,生产者具有的定价优势越强,我们将其看作垄断势力越强.

将代入利润函数得:π等于γ•,(-αβ)(γ-1)•,y-w(α+βy)(9)

3模型及均衡分析.我们分析均衡条件下需求边报酬递增效应对产出和消费的影响,均衡时,利用方程(9)解得利润为0,从而可得均衡产出为:

y等于waγ(-αβ)(γ-1)-wβ(10)


(10)式中的γ(-αβ)γ-1代表水平,可以看出,γ越大,生产者所确定的最优产出越小,这与我们对(8)式分析相一致,说明γ越大,生产者垄断势力越强.

命题一:γ越大,消费者所享有的需求边报酬递增效应越强,则厂商的垄断势力越强,厂商所享受的需求边报酬递增效应越显著.

(二)市场饱和点、创新与经济波动

1折旧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分析的是最终产品,一般指的是耐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有一重要特征,个人或单个家庭最优消费量为单一产品.我们检测设不存在产品的折旧,从而在市场饱和点,产品的销售量:

YM等于f(L):YL(11)

YM表示产品销售量的最大值,当消费者对产品拥有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在一定水平下,销售量将大幅度减少,需求曲线趋于垂直,需求弹性将趋于无穷小.企业为获得新的产品销售,必须进行产品创新,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赢得新的销售市场.

我们将折旧率设定为k,也可看作为产品寿命的长短,如果存在折旧,则k取值范围是[0,1],折旧率越大,市场饱和点到达后,仍然存在大量的产品更新需求,市场饱和点对产品生产的影响不显著.产品折旧率越小,市场饱和点到达后所产生的需求曲线垂直程度越明显,从而经济的波动程度越明显,我们对折旧率影响经济波动的分析与Young(2000)相一致.

命题二:折旧率的大小,影响经济波动的水平,如果产品折旧率越小,市场饱和点到达后,市场的需求弹性趋于无穷小,经济波动程度强,反之,如果折旧率越大,消费者对产品拥有量到达饱和点后,仍存在更新换代,产出将趋于平稳,经济波动程度弱.

2创新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对于创新的分析,我们采用Grosan和Helpman[16](1214-1229)分析产品创新的方法,检测设产品具有垂直差异的品种或质量种类,qm表示第m代产品的质量,检测设每一代产品所提供的效用均为上一代产品所提供效用的ρ倍,从而有qm等于ρqm-1,其中,ρ大于1.我们沿用Aghion和Howitt[17](323-351)的检测设,将创新看作为服从泊松分布的随机过程,参数为φ,从而创新的成功率取决于μl.其中,μ为企业在产品方面的生产率,l为企业在创新方面的研究人员投入数量,为简化分析,检测设这一研究投入可以保证φ研究成功率.于是,我们可得企业创新的利润:π等于φR-wl等于(μR-w)l等于(μyqm-w)l(12)其中,R表示企业获得的产品创新收益,yqm表示质量为qm的产品销售量.

注:图中的Q表示消费者对产品的拥有量,Q表示消费者产品拥有量的饱和点,y表示该产品产量.

下面我们分不同情形讨论折旧、创新因素对经济波动的影响.(1)不存在折旧、不存在创新.我们由图(a)所示,如果不存在产品创新,当消费者对产品的拥有量达到饱和后,产出将明显下降,经济出现拐点,经济波动幅度较大.(2)存在折旧,不存在创新.我们可以由图(b)中,如果不存在产品创新,当消费者对产品的拥有量接近饱和点后,产出的变化主要依赖于折旧,产量增长速度将出现拐点,但经济波动幅度小于不存在折旧与不存在创新.(3)不存在折旧,存在创新.我们由图(c)所示,如果不存在折旧,当消费者对产品的拥有量达到饱和点,产出下降明显,此时,如果实现产品创新,产品的升级换代将使新产品呈现报酬递增特征,经济波动幅度,相较于(1)中的情形有所降低.(4)存在折旧与创新.我们由图(d)所示,当消费者对产品的拥有量接近饱和点,产量增加出现拐点,因为产品创新的存在,虽然在短期内出现下降,最终将依赖于产品创新走出产出的低谷,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图(d)中我们实际上检测设产品创新的起点是市场饱和点Q,如果创新起点提前可以降低经济波动幅度,这也就意味着通过缩短创新周期,可以有效降低经济波动的幅度.

命题三:技术冲击可以使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呈现报酬递增的特征,但因市场饱和点的存在,产出将出现拐点,出现经济波动,只要进行产品的创新,就可以使产品实现升级,再次呈现报酬递增效应,在产品升级换代之间也出现经济波动,但相对于不存在创新情形下,经济波动幅度减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缩短产品创新周期,将有效降低经济波动幅度.

(三)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的相互影响及经济波动最终产品的生产需要多种中间产品投入,对于中间投入品,我们采用D-S分析方法,中间产品的生产者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从而每一个企业只生产一种中间投入品,最终产品生产将引致中间投入品的需求.

我们采用安虎森[18](35-70)分析中间产品多样需求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方法,检测定最终产品的生产需M种中间投入品,从而最终产品的生产采用CES形式有:

Y等于∑Mi等于1y(i)(δ-1)/δδ/δ-1(13)

Y为最终产品的产出,y(i)为第i种中间产品的需求量,δ为中间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不同中间产品的替代弹性是相等的.与最终产品的生产一样,我们同样检测定,中间产品的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且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从而:l(i)等于α+βy(i)(14)

我们检测定中间产品的为p(i),从最终产品生产者的角度思考,最优化行为需要在产出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最小化中间投入品成本.即在(13)式约束条件下:miny(i)∑Mi等于1p(i)y(i)(15)

采用拉格朗日方法,求解最优化的一阶条件为:y(i)等于λδYp-δ(16)


我们由(16)式可知,最终产品的产出Y变化,直接引起中间投入品y(i)的变化,具有协同波动效应.

命题四:最终产品需求量的波动,将引起中间产品的波动,当一种最终产品所需的中间投入品种类越多时,最终产品波动引起的中间投入品产量波动越大,因此,经济波动程度将增大.

中国近30年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在此过程中相关行业的波动,主导了中国经济波动的历程,这些部门的扩张有巨大的报酬递增效应,增长是通过不同主导产品和部门不断重复发挥报酬递增效应引起的.中国近30年的耐用品消费表现出,由数十元的耐用消费品,转变为数百元,后数千元,直至数万元的消费结构升级过程,消费结构升级将引起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影响经济增长与波动.刘树成、张晓晶和张平[19](10-21)对此进行了总结,认为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可分为四个阶段:(1)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以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为代表的“四大件”的生产与消费是引起经济波动的第一阶段,(2)80年代中、后期以彩电、音响、洗衣机、电冰箱“新四大件”为代表的家用电器行业引领的第二阶段,(3)90年代初、中期以房地产和轿车行业为代表的第三阶段,(4)2002年以后,房地产和轿车行业引领经济波动进入第四阶段.此外,他们还从理论上论证了中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中国经济进入以房地产和汽车产业为主导的阶段后,因这些产业中间投入品种类增多,产业关联度增强,所以经济波动幅度也将变大.

三、结论及启示

本文引入报酬递增和市场饱和点分析方法,分析技术冲击引起经济波动的微观机制,对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无法解释的存在技术倒退的困境做出了回答,通过缩短创新周期将有效降低经济波动的幅度.随着产品拥有量的上升,供给边与需求边报酬递增效应的共同作用将引起产出的加速上升,但当产品的拥有量达到饱和点之后,必然面临产出下降,如果想走出经济衰退的困境,只有通过产品升级换代才能实现.


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呈现报酬递增的特点,而且这些产业因中间产品涉及面广,产业链长,这些产业的投资所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增大.其中,房地产建设投资规模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已达到18%左右,但是,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阶段,仍然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向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仍有很大空间.汽车产业在政府的刺激政策下,表现出了旺盛的消费力,2009年汽车消费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居民消费进入了新阶段.

在经过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经济进入了以房地产业和汽车业为主导的新的周期阶段,加上这些产业生产所需中间投入品种类越来越多,产业关联度越来越强,在未来一段时间经济波动幅度也将变强,经济调控的难度也将变大.

总之,本文的分析对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更具启发性,经济波动是经济增长过程的一部分,波动是无法避免的,我们所应该做的是鼓励技术进步,降低经济波动的幅度,促进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注释:

①本研究的市场饱和点主要指的是当消费者对某种耐用品的拥有量达到一定水平后,需求将不再增加或需求弹性无穷小.

主要参考文献:

[1]Kydland,FinnEandPreseott,EdwardC,1982,“TimetoBuildandAggregateFluctuations",Econometrica,

(November).

[2]Hodrick,RobertandEdward

Prescott,1980,“Post-warBusinessCycles:AnEmpiricalInvestigation",WorkingPaper,Carnegie-MellonUniversity.

[3]卜永祥,靳炎.中国实际经济周期:一个基本解释和理论扩展[J].世界经济,2002(7).

[4]Kydland,FinnE.andEdwardC.Prescott,1990,“BusinessCycles:RealFactsandaMoaryMyth,"FederalReserveBankofMinneapolisQuarterlyReview,(14).

[5]Ball,Laurence,1990,“IntertemporalSubstitutionandConstraintson

LaborSupply:EvidencefromPanelData",EconomicInquiry,

(October).

[6]Mankiw,N,Gregory,1989,“RealbusinessCycle:Aneo-Keynesian

perspective",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summer).

[7]Schreft,S,1992,“Transactioncostsandtheuseofcashandcredit",EconomicTheory,2(2).

[8]Freeman,SandF.Kydland,1998,“Moaryaggregatesandoutput",mimeo.

[9]Hansen,GaryD,1985,“IndivisibleLaborandtheBusinessCycle",JournalofMoaryEconomics,(56).

[10]S.Rebelo,2005,“RealBusinessCycleModels:Past,Present,andFuture",WorkingPaper.

[11]DixitAvinashKandStiglitzJosephE,1977,“MonopolisticCompetitionandOptimumProductDiversity",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67.No.3(Jun,).

[12]Murphy

KevinM,AndreiShleiferandRobertW.Vishny,1989,“IncreasingReturns,DurablesandEconomicFluctuations",NBERworkingpaperseries.

[13]Katz,M.L,andShapiro,C,1985,“Network

Externalities,CompetitionandCompatibility",AmericanEconomicReview,75(3).

[14]Young,AndrewI.2000,“Demand-SideIncreasingReturns:ImplicationorEconomicGrowthandFluctuations",Workingpaper,EmoryUniversity.

[15]Krugman.P,1991,“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sgeography",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99(3).

[16]GeneM.GrosanandElhananHelpman,1991,“EndogenousProductcycles",TheEconomicJournal,101(September).

[17]Aghion,PhilippeandHowitt,Peter,1992,“AModelofGrowththroughCreativeDestruction",Econometrica,60(2).

[18]安虎森主编.空间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9]刘树成,张晓晶,张平.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J].经济研究,2005(11).

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FluctuationsintheMicro-Mechani:

TheoryofFrameworkandPracticeinChinaTangXiangjun1RenBaoping2Abstract:Thispaperthroughtheintroductionofincreasingreturnsandthemarketsaturationpoint,theD-Smodel,analysisofthemicro-mechaniofeconomicfluctuationcausedbytechnologyshocks,toanswertherealbusinesscycletheorycannotexplaintheexistenceoftheplighttechnicalbackward,technologiesandproductsbyshorteninginnovationcyclecaneffectivelyreducethemagnitudeofeconomicfluctuations.The

analysisshowsthattechnologyshocksandmarketdemandcausedbysaturationpointconstraints,contributetoanunderstandingofconsumerdurablegoodsandindustrialupgradinginChinaoverthepastthreedecadescausedbyfluctuationsintheeconomy,Atpresent,China'seconomyhasenteredarealestateandautomotiveindustriesledthenewroundofcycle,becausetheseindustriesoftypesofintermediateinputsincreased,industriallinkagesignofstrength,economicvolatilitywillincrease,regulationwillbedifficultforlarger.

报酬递增与经济波动的微观机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产品创新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Keywords:IncreasingReturn,EconomicFluctuation,MarketSaturation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