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重工输血

点赞:14296 浏览:661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海航集团倒金字塔式的全产业链扩张,能否成功

将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海重工”)运作到A股上市,是海航集团眼下最重要的资本运作之一.这家造船厂资产规模近200亿元,超过海航旗下大多数企业,放到海航整个产业盘子中也是一个不小的角色.如顺利上市,金海重工将成为海航旗下规模仅次于海南航空的上市公司.

在海航集团上市运作团队看来,2012年的市场情况最为有利,但金海重工高管表示,如果一切运行顺利,2011年就有可能登陆A股主板市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金海重工各项财务数据已经满足A股上市的要求,两支投行队伍各自为其IPO和借壳双向运作,加上海航集团旗下大新华物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新华物流”)的大额订单,金海重工的高管们自信这家船厂将跃居国内交船规模第二名.

首轮私募

10月16日,金海重工的高管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证实,金海重工将最快于明年登陆A股市场.作为上市之前的冲刺,将在年底前完成第一轮私募.金海重工计划引进不超过10名战略投资者,以30%的股权融资45亿元.

“首轮私募资金将用于补充流,改善负债率,扩大规模,为上市做更充分的准备.”这位高管告诉记者.

由于目前正值PE热潮,市场上的各类投资基金十分充裕,另外金海重工上市准备工作已近半程,在启动私募的消息传出后,市场反馈效果较好.金海重工财务总监在10月16日晚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过程中,仍不时有机构投资者致电询问入股事项.

金海重工明确表示,不会考虑券商直投公司入股,一般规模和普通类型的PE也不在考虑之列.考虑到民营造船厂的身份,金海重工有意引入了政府背景的产业引导基金,已经确定引入一家船舶类产业投资基金.

海航集团派驻金海重工的高管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金海重工有意利用造船厂所在地附近岛屿群优势,配合参与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计划.9月13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前往金海重工考察.基于这一考虑,金海重工也属意大型能源类央企,已确定引入一家大型石油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

此外,另一家大型资源类央企也在首轮私募名单中.

目前,金海重工还未最终敲定上市方式,除了直接IPO,并不排除借壳的可能性.在海航集团下面的上市公司方阵中,除*ST汇通正在装入租赁资产外,还有两家正在清理债务的壳公司.金海重工一名高管透露,有券商在为其运作借壳事宜,但上市前的所有投行工作目前仍由海航自己的投行团队运作.

在海航集团正式收购金海重工当天,海航集团、金海重工原股东上海舟基集团曾与安信证券签署了运作金海重工上市的战略协议.海航集团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只是延续舟基集团此前与安信证券签订的协议,目前安信证券在运作借壳上市,但安信证券并不一定是最终选定的保荐机构.

金海重工输血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重工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海航的资本运作一般都是自己的投行团队做的,到上市前再选保荐机构和承销券商.”上述海航集团人士告诉记者.

从收购到首轮私募进而运作上市,海航在金海重工资本化的道路上大步快进.根据记者获悉的资料,按这次私募的股权数量及募资总额,金海重工的估值已经较海航进入时翻了两番多.虽然不愿直接表达成“占了一个大便宜”,但海航集团相关人士在向记者谈及金海重工收购一事时,也禁不住表达出对这笔交易的骄傲.

“猎食”舟基集团

2009年7月10日,金海重工前身舟山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下称“金海湾船业”)的股东结构正式一分为二,舟基集团将50%的股权出让给大新华物流公司,后者为海航集团旗下物流资产运作平台.按实际计入金海湾船业资本金的金额计算,大新华物流付出的成本为8.55亿元.

大新华入股的同时,舟基集团控制人、金海湾船业的创始人黄善年让出公司高管位置,派出代表李国锋接任.李国锋一直效力于舟基集团,至今仍担任金海重工总裁一职,负责实际的运营管理工作.

8月4日,大新华物流和舟基集团同比例增资2亿元,金海湾船业的资本金增加到21.1亿元.8月13日,两家公司继续增资1亿元,金海湾船业实收资本增加到23.1亿元.经两轮增资,大新华物流以11.55亿元的代价,获得50%的股权.

9月30日,舟基集团将20%的股权转让给大新华物流,海航集团在金海湾船业的股权比例上升到70%.

记者从金海重工的资产负债表中查询到,经两轮增资,公司负债表中权益部分增加的资本公积为1.5亿元左右.如果按此溢价幅度,海航支付的代价可能为20亿元左右,但实际投入金海重工的资本金为16.17亿元.

海航集团一位管理层向记者透露了一些收购金海重工的初始交易细节.大新华物流组建之初,正值金融危机前航运及造船市场火爆之时,国内不少船厂的手持订单都排到2012年以后.大新华物流曾向金海湾船业订船,但因金海湾手持订单太满无功而返.但也是此时,金海湾船业进入了海航集团的视野.

恰逢金融危机,全球航运、造船市场遭受重创,大量造船公司因撤单及信贷紧缩而导致资金链岌岌可危.金海湾船业也是国内遭受重创的船厂之一,另一方面,其创始人黄善年正被有关部门调查,大新华物流于此时介入金海湾船业.

2009年6月,大新华物流向外界证实向金海湾船业采购了30艘轮船,这些船将于2010年~2012年陆续向大新华物流交付.上述海航集团管理层告诉记者,金海湾船业因这部分订单向大新华物流形成部分债权,后来双方决定将部分债权转股,但该人士并未透露具体的债权情况及转股比例.

大新华物流到底为控股金海湾船业支付了多少代价,无论是海航方面还是金海湾船业方面皆没有正面披露过这一数据.金海重工现任总裁李国锋今年10月16日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透露,海航方面并没有向金海重工注入资金,只是通过拆借资金和信用额度缓解金海重工资金紧张问题.

2009年11月,舟基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ST汇通公告更换高管,新上任的董事长和财务总监均来自海航集团.两个月后,*ST汇通宣布停牌进入重大重组,直到2010年5月,一纸公告披露了重组方案为海航旗下的渤海租赁将借壳*ST汇通上市.

通过舟基集团的交易,海航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一箭双雕,既成功控制了一家大型造船厂,又获得了一个现成的干净壳公司.

负重输血“金海湾”

经第一轮私募,海航在金海重工的股权份额将稀释到55%左右.金海重工的高管透露,这次出让的股权是由海航和金海重工原股东舟基集团同比例出让.目前海航和舟基集团的持股比例为70%:30%,未来这一比例不会发生改变,“我们与舟基集团有这方面的协议.”

如果融资顺利且投资者认购踊跃,海航方面表示可以考虑拿出更多的股权.

这是海航入主以来首次大规模从外部输血金海重工.虽然拿下股权的具体成本不详,但在此之前,海航旗下的大新华物流可谓是负重累累才啃下这块难得的肉骨头.

大新华物流2008年进入投产开业阶段,经先后收购天津海运和烟台海运等地方海运公司,以及组建几家轮船运输公司,2008年底大新华物流集团的总资产从原来的4亿元增加到12亿元左右,资本金10亿元.


2009年底,经增资扩股,大新华物流资本金增加到20亿元,总资产也迅速增加到78亿元,其中大部分为股权投资增加部分,这一项由前一年的6亿元快速增加到56亿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大新华物流的流动负债部分也出现了约54亿元的增加额,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增加额度有限,主要增加的是其他应付款,由年初的2.7亿元增加到43亿元.

大新华物流2009年的财务报表并未将金海重工纳入合并报表.从2009年主要财务数据的变化来看,大新华物流当年进行了多笔股权投资,金海重工为其中一项.北京一家财务咨询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债务结构的变化来看,大新华物流可能存在大量投资未付现的情况,未来偿债压力比较大.

随后,大新华物流开启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即发行信托产品.

2009年8月24日,天津信托为大新华物流发行了一笔5000万元规模的信托产品,信托期限为1.5年,信托资金用于向大新华物流发放信托贷款,用于补充企业流动资金.该笔信托产品的预计年收益率为7.2%,如果加上5%左右的融资费用,大新华物流的融资成本在13%以上.

“在国内现行的企业融资环境中,信托融资属于成本较高的方式,一般在信贷紧缩的情况下比较容易获得企业的青睐.企业如果能拿到银行贷款,就不大可能选择发信托产品.”上述财务咨询公司负责人说.

除了股权投资,大新华物流对金海重工最大的输血是大额造船订单.李国锋告诉本刊记者,金海重工的订船付款规则与行业通行的一致,根据造船的不同进程,船东分5期付款.按照这一付款原则,以及船舶交付的时间,大新华物流将在2010年~2012年面临持续的大量资金的给付压力.

2010年初,大新华物流开始为这批船舶预付款发行一系列信托产品.天津信托发行了6只名为“大新华物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散货船预付款贷款系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产品,资金分别用于贷款给大新华物流用于支付6艘散货船第一期的预付款.

为发行这6只信托产品,大新华物流将其持有的金海重工20%的股权进行质押担保.

这6艘船中,有3艘为17.6万吨的好望角型散货船,2艘为7.96万吨的巴拿马型散货船.在信托计划中,为前者发行的信托规模为每只9240万元,后者为5600万元,信托期限均在2年以上,2年期的年均收益率为7.7%,2.5年期的为8.1%.

根据这一系列信托计划披露的数据推算,大新华物流首批30艘船的订单总金额约为117亿元,分五期支付,每期约要支付23亿~24亿元左右.

2009年9月,金海重工与大新华物流又签订了21艘新船订单,具体交船日期约在2012年左右.双方并未透露合同金额,按照同期其他船厂VLCC的订单情况,单船约在6亿元以上.按此计算,这批21艘订单总金额将在90亿元左右,单期预付款约为18亿元.

金海重工业绩风险

得益于大新华物流的贡献,李国锋对金海重工的交船量将攀升到全国第二位很自信.金海重工董秘告诉本刊记者,2010年全年预计交付24艘船,目前已经交付了15艘.另一方面,大新华物流的大量船舶已经进入建造阶段.

“2009年净利润3.29亿元,2010年预计盈利6亿元左右.”金海重工财务总监告诉记者.再加上2008年扭亏为盈9620万元,金海重工已经实现了三年连续盈利,毛利率保持在12%左右.其中从2009年开始,金海重工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率大幅增加.

这份靓丽业绩的背后是大新华物流一次性的订单,保证的是金海重工2009年~2012年订单交付期间的业绩.

记者根据船号从金海重工公开披露的新闻稿不完全统计,目前金海重工已经向大新华物流交付了一艘17.6万吨的散货船,开工在建的新船在17艘以上,其中17.6万吨的10艘以上,7.96万吨的7艘以上.而据金海重工披露的年中总结,目前船厂在建的船舶数量有34艘.这意味着,目前金海重工约50%的在建订单都来自于其关联交易.

与其他航运企业不同,大新华物流处于从无到有的发展阶段,大量采购新船很难成为企业发展的常态.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7月正值造船市场低迷,大新华物流对金海重工抛出的大额订单引起业界关注,但业界并未将这笔订单数量计入船市发展正常状态,认为其不足以代表船市动态.

因此,在大新华物流订单交付的同时,金海重工能否保证其接单量不会低于同期水平将是其业绩最大的考验.

另一个更严峻的考验是,海航能否为目前已经签订下的新船订单写单,这直接关系到金海重工收入的兑现.

大新华物流办公室相关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为了解决扩张收购与购写船舶的融资问题,公司已经成立了专门的金融投资公司,为大新华物流的产业进行资本化,进行多渠道融资.

“(海航)集团产业和资源很多,也会给大新华物流很多支持.”上述人士表示.

2010年9月2日,大新华物流与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的金融租赁公司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下称“国银租赁”)签署了船舶租赁战略合作协议,主要将在船舶租赁业务领域展开合作,合作涉及大型散杂货船舶20余艘,总金额高达12亿美元.

双方合作的形式为,国银租赁将从金海重工购写船舶,然后转租给大新华物流旗下的海运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大新华物流既为金海重工实现了销售收入和利润,也为组建航运队伍购写船舶解决了融资问题.

然而,这笔数量庞大的融资租赁合同仅仅覆盖了不足大新华物流新船订单的二分之一,仍然留给大新华物流很大的融资压力.

为了解决未来船舶融资的压力,海航进军船舶租赁行业.在与国银租赁签订合作协议当天,海航实业执行董事长谭向东对外透露,海航已经在上海成立了船舶租赁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7亿元,海航实业和大新华物流各占50%的股份,该公司主要的业务是购写船舶后转租给大新华物流或其他航运公司.

关于这家船舶租赁公司,海航早已经为其做好了融资及资本化的设计.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的一份海航为近期收购的挪威上市公司GTB股东所做的计划书中显示,海航计划成立一只规模为30亿美元的船舶产业基金.这只基金的第一项用途为投资这家位于上海的船舶租赁公司,计划将其打造成中国第一大船舶融资租赁公司,并于3年内实现IPO.

在这份计划书中,海航计划成立的船舶产业基金高达30亿美元.其中权益部分由海航集团出资4亿美元,中国投资者出资2.5亿美元,GTB权益加杠杆合计1亿美元,权益总计7.5亿美元,在权益基础上,海航计划加3倍杠杆,在中国市场上债务融资22.5亿美元.

海航的这一基金计划可谓十分庞大.目前国内最大的人民币产业投资基金为中信产业投资基金公司旗下绵阳基金,募资规模90亿元人民币已募集完毕.2009年年底,天津成立了国内第一支船舶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为200亿元,首期募集金额为28.5亿元,截至2010年年中,该基金募资约30亿元.

这条资金链如能打通,意味着海航将撬动庞大的产业链,一次孵化多家企业.据大新华物流高管透露,公司未来几年有意推动多家子公司上市.从目前海航的布局来看,这些打算上市的公司包括造船、租赁及航运物流.

一旦上市,这些公司难以规避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关联交易及风险捆绑.

“造船厂、航运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这些企业的风险传递非常快,如果关联交易比重过大的话,资金链应该说很脆弱,将来大风大浪来时就不好说了.”一位航运业研究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