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模式会计学原理教学实践

点赞:5227 浏览:1827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把学习过程放在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使学生通过相互讨论、相互协作来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近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很多学科的教学都开始尝试这一方法,但鉴于会计学原理课程的特点,PBL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难点,只有克服这些难点,才能促使PBL教学模式的应用落到实处,提高会计学原理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一、PBL模式简介

(一)PBL模式的含义PBL(Problem-Based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亦称“问题式学习”.它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Barrowsand于上世纪60年代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创,之后得以推广流行,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同,PBL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学习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即每次上课前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查阅相关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并在课堂上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这种模式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仅承担着引导、解释和评论的任务,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共同讨论来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二)PBL模式的步骤PBL模式的典型教学过程可表示如图1:

具体又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1)课前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个结构不良的开放的真实生活的情景来呈现问题,即设计生活中需要用相关知识解决的问题.(2)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以5到7人为宜,便于进行讨论和陈述.(3)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课前分头查阅相关资料,积累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小组内部相互交流所获得的知识,并讨论如何用所获得的知识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并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4)课堂讨论.课堂讨论中各小组派出一个代表陈述本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理论依据,之后各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如果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还需要研究另外一些新的学习议题,学生就需要再次分头查找资料,小组交流并讨论,展开课堂讨论,直到问题得到解决.(5)教师在课堂讨论中认真听取学生发言,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点评和总结.教师的点评是问题研讨的重要环节,教师在点评中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加以澄清明确,同时提出多条分析思路,从而开拓学生视野.(6)课程考核.采用PBL教学模式不适合运用传统的“闭卷考试”考核方式,而应采用开放式的考核方式,将平时搜集资料、课堂讨论时学生或小组的表现作为考评的主要依据,从而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模式会计学原理教学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会计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PBL模式的优点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PBL教学模式的优势明显:

(1)有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PBL模式下,教师不再进行“填鸭式”教学,而是让学生通过发现学习,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需要独立完成资料的查阅、搜集、分析、运用等一系列事项从而解决老师提出的与现实联系紧密的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探讨和反思,这不仅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小组讨论发言和课堂阐述观点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和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都会得到明显提高.在PBL模式下,学生被教师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中各成员从问题的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看待分析同一个问题,需要积极主动参与小组活动,互相学习,相互讨论,共同分析,合力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看似从“台前”退到了“幕后”,但其肩上的责任却更重了.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不仅需要掌握教学大纲、课程整体结构和整体教学思路,还需要针对课程的知识体系,理论联系实际,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巧妙地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查找资料,进行分析,并随时关注有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动向和进展,及时向学生传递最新信息;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讨论的范围和深度,及时引导和总结,才能驾驭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恰当评价.可见,在PBL模式中教师扮演的是一种统筹全局的幕后角色,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角色,教师要主动调整自身知识结构,并注重不同学科背景的知识积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PBL模式下师生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在交流中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从而做到因才施教.同时,PBL模式下把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懂得了为什么学习,学到的知识有什么作用,能解决什么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相长的模式取得的教学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效果.

二、PBL模式在会计学原理教学中的应用难点

(一)会计学原理的专业基础课性质限制了PBL模式的应用《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它所阐明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在会计学科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该课程操作性强,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尤其是掌握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编制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编制报表等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为专业课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会计学原理教学多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PBL模式的使用极其有限,原因之一是因为该课程是学生接触会计专业知识的第一门课,之前学生几乎没有任何基础,对于老师给出的问题,如果引导欠妥,可能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查找资料以及查找什么样的资料来解决问题.(二)大班授课不便于分组讨论和全员参与PBL教学模式的步骤之一是分组讨论和课堂发言,每组5至7人为宜,便于学生分工协作:既能分头查找资料,又便于进行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课堂讨论环节每组都要派出代表阐述本小组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使各小组能充分阐述并有足够时间相互探讨,同时为老师的点评和总结预留时间,每班最好分6组左右,这就要求每次上课的人数最好不超出50人.而在当前很多高校中,会计学原理作为专业基础课,往往是经济、管理的若干个专业并班上课,每次上课七八十人是正常现象,甚至有的超过100人.大班授课不便于分组讨论和全员参与,直接限制了PBL模式的有效运用.

(三)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不能满足PBL模式的应用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分明: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知识的输出者,只需要提前备好课,课堂上按既定的思路把知识教授给学生即可,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老师很容易掌控整个教学过程,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知识、应变能力、合作能力等的要求都较低.PBL教学模式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面看PBL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时间缩短,任务好像减轻了,但实际工作量却更重了.因为教师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需要在课前做大量准备工作,这些工作包括熟悉教学内容、搜集相关资料、掌握相关学科综合知识、设计讨论问题、预测课堂状态、准备应对方案、预备引导和评价策略等.可见,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管理者和评价者.准备充分才能有效调动学生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热烈浓厚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远比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高得多.但目前很多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还不能满足PBL模式的要求:一方面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已养成多注重本专业、本学科的理论积累和更新,对多学科的综合知识重视和积累不够;另一方面,目前很多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师往往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很少有机会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去实践锻炼,缺少会计实践工作经历和经验,其专业操作技能很难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势必影响PBL模式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也使教师在整个课堂引导和掌控中力不从心,不能对学生的讨论运用多学科综合知识或专业实践经验进行有效引导.

(四)学生的学习习惯较难适应PBL模式的要求,现有教学条件无法满足学生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课堂上被动地听老师讲解,课后只需用很少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可,很少主动积极的去搜集资料、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显得很轻松.PBL模式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课前做大量准备工作:首先要了解课程相关背景,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搜集、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认真深入地分析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支撑和实际方法;第三,开展小组讨论,各抒己见,通过深刻的讨论形成小组统一的解决方案,以备课堂讨论时提供.课堂上还要积极发言、热烈讨论、深入分析、再度提炼或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等.这些要求彻底颠覆了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学习习惯,不仅要求学生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还需要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因此会使自小就接受“填鸭式”教学方式并已形成被动学习习惯的学生很难适应.笔者在一个班级授课时的问卷调查数据可以证实这一点,课堂上笔者首先介绍了PBL模式的基本步骤,问卷设计了四个选项了解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态度,数据统计结果如表1.由表1数据可知,该班级有超过一半的学生不愿使用优势明显的PBL模式,究其原因竟然是嫌新模式“太麻烦”、“任务太重”.另外,由于教学设备有限,学生没有足够的电脑,对于需要课前了解的相关专业知识,很多学生不能做到随时查阅资料,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妨碍了PBL教学模式的实施.

(五)现有考核方式和评优方式阻碍PBL模式的应用PBL模式注重开放式教学,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在平时查阅、分析资料以及小组和课堂讨论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平时表现,而不能仅凭期末考试的一张试卷来定论.但目前很多高校初级会计学的考核方式大多是闭卷考试,一考定成绩,这对于平时课堂表现优秀但不喜欢死记硬背基础理论的学生来说显然不利,既不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老师做出客观积极评价.尽管有些高校允许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但申请、审核等手续多,影响教师改革考核方式的积极性.另外,目前高校奖学金的评定基本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开放式的教学及评分方式容易产生争议,也是教师谨慎使用的原因之一.

三、PBL模式应用于会计学原理教学的实施

(一)重视学期开始的入门引导,鼓励学生在广阔背景下认识会计在学期开始的一段时间,课堂上应以教师讲解为主,将课程内容向学生做整体介绍,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基本框架、基本理论等,并向学生介绍PBL教学模式.正式应用PBL模式之前老师要会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上涉及的与会计相关的各种宏观经济活动、资本市场波动以及公司经营管理等事例,在经济生活、商务活动等大背景下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会计是什么,为解决经济生活中的诸多问题需要掌握什么会计知识,了解会计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另外,要为学生介绍选择会计专业后需要学习哪些课程、掌握什么技能、完成什么学习任务以及如何获取学习援助等,以使学生对大学几年的学习有一个整体认识,有助于他们明确学习的方向,提高积极性,也为接下来PBL模式的应用奠定基础.一段时间之后开始使用PBL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地提出一些现实问题,通过学生查找资料、认真分析、小组讨论、课堂发言、老师点评和总结等一系列步骤,让学生根据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

(二)合理安排班级授课人数,发挥PBL模式的有效性改变大班合并上课的做法,按各个专业的自然班级分别授课.目前很多高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每个班级人数一般不超出50人,这正符合PBL模式对班级人数的要求,但由于教室、多媒体教学设施等资源有限,往往合班上课,不利于PBL模式的运用.一方面学校在课程安排上要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尽可能安排小班上课,既利于教学模式改革,又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如果不能做到全部小班授课,在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安排上,尽可能保证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授课人数符合要求;在确实无法保证相关专业人数限制的情况下,任课教师可以将班级分成两至三个大组,大组再分若干小组,搜集资料、小组讨论还是全员参与,但每次只随机抽取一个大组课堂发言,该大组内各小组可以展开课堂讨论,然后由老师点评、总结,其他两个大组若有不同意见课下可以反馈给老师,通过网络与老师再讨论、沟通.(三)加强理论学习,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PBL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很多高校会计学教师不具备开展PBL模式教学的理论宽度和实践基础.要想满足PBL教学模式需要,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输出者”的定位,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明确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评论者;其次,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PBL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以及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才能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效应用PBL模式,引导、控制好整个教学过程,提高PBL模式的教学效果.同时学校要真正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为教师提供相应平台,制定计划性强、规范有序的培训方案,如加强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安排专职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聘请企业相关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教师,或由企业专业人才和专职教师相互配合,共同对PBL模式应用中的问题设置、课堂讨论进行磋商等,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将“应试型”的双师落实为“实践型”的双师.

(四)采取激励措施,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长期以来,会计学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应用起来得心应手、毫不费力.但采用PBL教学模式,则要一切重新开始,既要积累大量相关学科基础知识,随时关注、掌握学科理论前沿,在课前课后做更多准备工作,又要有很强的组织、应变能力,以应对整个教学过程尤其是课堂讨论中随时突发的各种意外,这无疑给教师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量和压力,没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和一定的激励措施,会计学教师很难主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因此学校应采取一定措施,支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如安排教师外出学习,为教师提供在真正的PBL课堂上观摩和实践的机会;采取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对善于改革且成效明显的教师给予精神、物质上的奖励,通过减免教学工作量、发放奖金、提供培训机会、提供休检测时间等措施,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五)改革考核方式,改善教学条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教学模式中会计学原理往往是期末通过闭卷考试进行考核评分,在PBL教学模式中必须改革这种考核方式.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第一,参考文献的数量及其对文献的分析、评述和引用情况,参考文献与所持观点的联系程度.这主要考查学生在课下的学习态度、自学能力、分析和应用能力等.第二,研究方法的可行性、论据的充分性、小组讨论结论的合理性.用来考查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是否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课堂发言的结构和内容安排是否逻辑严谨、层次清晰,语言表达是否流畅,观点阐述是否有力得当.这主要是考查各小组学生在小组讨论阶段是否互相配合、通力协作完成任务,同时也能了解学生的专业沟通和表达能力.当然改革考核方式需要教师在开学初即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这样才能促使学生重视平时的任务,积极搜集、整理、分析资料,认真开展小组讨论,踊跃参与课堂发言.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每个小组制作PPT课件,通过幻灯片演示阐述本小组对所研究问题的分析与看法,并在考核成绩中考虑PPT课件的制作及质量.


此外,学校应积极改善教学条件,不仅能在上课时提供多媒体教室供学生展示资料和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课后也要保证学生有广泛的途径查阅、搜集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本文系南阳师范学院校级教研项目《PBL模式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校级精品课程《会计学原理》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