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业内部审计风险

点赞:3393 浏览:101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交通行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

(一)交通行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因素具体包括:(1)交通行业内部审计机构建立模式不合理.1989年,根据交通部《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暂行规定》各级交通部门开始组建内审机构,带有很大的强制性,而不是基于加强管理的内在需要建立起来的.降低了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难以正常开展工作,引发审计风险.1996年交通部以部令1号发布《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之后,交通主管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为加强自身管理的需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审计机构的地位有了明确的行业规定,从而增强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审机构置于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厅长、局长、经理、院长等)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使内部审计作为各级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由此,当单位利益同个人利益相一致时,内部审计人员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往往对不正当的行为采取默许的态度.且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处于平行的地位,致使许多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缺乏自身应有的地位和威信,根本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引发审计风险.(2)交通行业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不健全.由于内审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致使交通行业内部审计治审不力.内部审计法律依据不充分,不健全,或出现空白,使得内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只有依靠经验和知识进行职业判断,并实施定性分析,审计结论的权威性和正确性大受影响,因而增大了审计风险.(3)被审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如果内部控制系统健全,就能有效地阻止差错的产生或检测差错所在,为审计工作的防范风险提供客观依据.(4)交通行业内部审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及审计内容的拓展,行业审计风险加大.一是交通工程项目多,投资大.有公路、桥梁、航道、码头、站房、场地、仓库等多种工程,且投资巨大,少则几百万元,多则上亿元,内审工作责任重大.二是交通行业管理部门种类多,差别大.公路、航道、运管、港监等,其规费征收、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各有特点,内审工作范围扩大.三是交通企业业务经营广,除水、陆、港、工外又有销售、怎么写作等“三产”,为增强市场竞争力,交通企业经营业务相互渗透,内审风险加大.


(二)交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因素具体包括:(1)审计人员的素质.交通行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偏低,年龄偏大,突出表现为人员结构老化,知识更新慢.二是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部门或从其他部门改行而来,专职人员少,人员多,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现代审计技术手段掌握不够,电算化内部审计几乎从未涉足.(2)交通行业内部审计人员选用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影响.如果审计程序和方法选择不当,会造成审计时间延长,成本增加;也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审计内容,未能觉察重大的错弊行为,未能收集到充分可靠地审计证据,使审计结论与实际不符,导致审计风险.

交通行业内部审计风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交通行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一)加强风险控制具体包括:(1)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交通行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之前,根据行业特点要对审计对象进行审计风险预测,力求客观、全面的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采取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设立审计意见箱、公布审计等方式全面了解被审单位内部架构情况.同时,要特别注意了解被审单位职工反映较普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对上述资料收集和整理,准确确定适用的行业制度、法律法规,研究减少审计风险的办法和措施,评估审计风险,确定有效的审计范围,分析选择风险最小的方案.(2)科学借鉴审计人员的审计结果.科学借鉴以前审计人员的审计文书,从中分析审计问题的内容和产生的原因,为实施审计确定重点;同时,也为合理配备审计人员和合理分布审计力量做好准备,以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和避免审计风险.(3)实施承诺制度,转移审计风险.为避免审计风险,在审计组正式审计前,应由被审计单位对其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做出承诺,是否存在或有事项,对未决诉讼、债务担保等情况做出说明,填制“承诺书”,以明确划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从而转移风险责任,防范审计风险.(4)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建立审计权威性.只有从制度上真正建立起由本级第一负责人直接领导的内审工作机构,减少干预,为审计人员撑腰,独立于各职能部门,并对其进行监督,且严格执行审计回避制度,才能控制风险诱因,保正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内审人员的风险承受力,建立审计工作权威性,最大限度的避免审计风险.(5)建立上下结合、下审一级的交通行业内部审计体系.由于客观地位的局限,内部审计无法对本单位领导者和同级管理层进行审计,为弥补这一控制的薄弱环节,应由上级交通行业内审部门负责对下级管理层的审计,多层次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各级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防范审计风险.

(二)严格审计程序具体包括:(1)周密制定审计方案,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中,除按照审计方案编制的一般方法进行外,还必须将审计风险的控制点找出来,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按测试结果增加对控制薄弱环节的审计程序,加大抽取的样本量,扩大函证的范围,分析坏账准备是否足额提取,对存货、固定资产等实施监督盘点,提取减值准备、折旧费是否足额,通过控制测试和实质测试,控制审计风险.(2)依法实施审计,准确恰当定位.在实施审计过程中,要尽量掌握完整的财务资料,同时,也应当在全面审计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审查和核实,要注重对审计风险控制点的审查和分析.对每个审计事项要从实际出发,选用适当的审计依据,做出科学的判断,从而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定性.(3)评价客观公正,处理处罚适当.审计评价要在内容、方式、标准和用词方面准确规范,评价要有合法、充分的依据.在评价的基础上,处理处罚要客观公正,事实要清楚明确.另外,审计报告等审计文书是审计行为的载体,在审计报告出具前必须认真推敲,措辞达意,力求无懈可击.

(三)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制定职责明确的管理制度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交通行业内部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可以通过综合培训和考试合格上岗相结合,及每年一定时间的后续增教育等方式方法,增强审计人员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有利于审计人员自觉执行审计操作规范,准确运用审计依据,更加适当地进行审计处理.同时,审计人员要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审计纪律.(2)健全审计项目责任制,明确划分审计人员职责.建立项目主审负责制,明确主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主审人员要对审计方案制定的重点内容、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依据、形成的审计报告等审计资料负责;复核人要对提供的一切审计资料、依据的法规制度以及审计报告的表述等负责;要确定审计报告审核制度,集思广益,准确界定问题的性质,掌握好处理处罚的尺度,形成审计工作“复核制”,化解审计风险的责任落实在各级复核审定关口的责任人,以避免职责不明.(3)落实审计人员岗位责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审计人员的职责划分清楚后,把各自的责任落实到位.